【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金属材料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使用广泛的高速钢刀具主要是钨系钢和钨钥系钢。这两种钢的热处理工艺主要有二种一是传统热处理工艺高温淬火后需在一次硬化范围内三次回火二是深冷处理工艺高温淬火、一次回火后再放入深冷介质(一 196°C的液氮)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再经过二至三次回火。采用传统热处理工艺,高速钢刀具的红硬性(切削高温时的硬度性能)较差。而深冷处理工艺虽能达到高硬度、高红硬性和高耐磨性,但通常需要多次回火并且深冷温度也比较低,从节能和生产成本角度来看还不理想,而且其他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也不能通用,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它能提高高速钢材料工具的硬度、红硬性以及耐磨性,节省生产成本并且环保节能。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如下步骤,a、预加热,将制造成型的刀具通过普通加热炉加热至 700-850°C ;b、通过预加热后进行淬火加热,淬火加热温度为1230-1300°C,淬火加热两小时后放入航空煤油中进行冷却;C、回火,将淬火冷却后的刀具放入回火炉中进行回火,回火的温度为595_625°C,回火后放入机油中进行冷却;d、机油冷却后的刀具进行低温加热,加热后放入石英砂中自然冷却,低温加热的温度为150°C。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高了刀具的硬度、耐磨度以及红硬度,尤其是对高速钢材料的刀具效果更加明显。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预加热,将制造成型的刀具通过普通加热炉加热至700-850°C ; b、通过预加热后进行淬火加热,淬火加热 ...
【技术保护点】
刀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预加热,将制造成型的刀具通过普通加热炉加热至700?850℃;b、通过预加热后进行淬火加热,淬火加热温度为1230?1300℃,淬火加热两小时后放入航空煤油中进行冷却;c、回火,将淬火冷却后的刀具放入回火炉中进行回火,回火的温度为595?625℃,回火后放入机油中进行冷却;d、机油冷却后的刀具进行低温加热,加热后放入石英砂中自然冷却,低温加热的温度为150℃。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