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荧光碳纳米颗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439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荧光碳纳米颗粒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主要过程是: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结构导向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油溶性有机小分子、邻苯二胺(DAB)、芘(PY)、菲啰啉(PHA)为膨胀剂并作为目标荧光碳颗粒的碳源,在酸性水溶液体系合成膨胀剂/P123/二氧化硅复合材料。随后将该材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900℃,焙烧时间为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刻蚀除去粉体中的二氧化硅组分,并对其进行硝化以及钝化处理,最终得到具有水溶性单分散性荧光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物同时采用了表面活性剂P123为软模板和介孔二氧化硅为硬模板,所得到的荧光碳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软-硬模板路线自下而上制备荧光碳纳米颗粒的方法,属纳米功能碳材料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突光碳基纳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碳点(carbon dots)和纳米金刚石(nanodiamonds)等,作为一种新型的突光材料迅速发展起来。与半导体量子点相比,其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稳定的化学组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的细胞毒性等优点使荧光碳基纳米材料一出现,立即引起了化学家、材料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极大热情和 关注,在生物成像、疾病检测和药物等生命科学领域初步展现出了优良的品质。关于目前的发展现状,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目前报道的荧光碳基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自上而下的较多,且制备的纳米碳颗粒容易发生团聚,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97695.1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化学氧化碳电极制备荧光碳点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26320. 3公开了一种热解乙二胺四乙酸钠盐合成荧光碳点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601015. 5公开了一种通过脉冲或连续激光光束轰击含碳的靶材制备荧光碳点的方法;中国专利号2011103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荧光碳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艺过程和步骤:a.称取2.0?g的P123溶于75?ml?1.6?M盐酸溶液中,在40℃下搅拌至澄清后再将4.3?g?正硅酸乙酯加入到此溶液中;b.将上述溶液在40℃下继续搅拌65?min后,混合溶液呈白色雾状;在1000?rpm,5?min下迅速离心混合溶液,将得到的白色固体沉淀重新加入到含1.0?g?P123的75?ml?1.6?M盐酸溶液中;c.在混合溶液中加入2.0?g?均三甲苯,在40℃下强烈搅拌24小时,然后转移到373?K下水热24小时;d.上述水热产物经过滤洗涤后,在空气中干燥;e.将干燥后产物置于石英舟中,在氮气保护下放在管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丽杨玉星吴东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