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杆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36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蜗杆加工装置,属于机加工领域的一种加工装置,特别适用于加工蜗杆.该装置包括传动轴、调整装置、支架等.工具转轴与支架转轴间有一夹角,支架可带动工具一起绕支架转轴转动,支架和工作台之间布置了两套滑轮结构.加工蜗杆时,通过调整上述装置有利于齿形的准确,可达到理论计算值.避免了应用现有技术加工时产生齿顶变尖和齿面根切等缺陷.该装置使用简便,生产效率高.适用于铣床、磨床或普通滚齿机上.(*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机械制造领域的蜗杆加工装置。蜗杆传动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装置中。目前采用的蜗杆主要是园柱蜗杆和环面蜗杆。园柱蜗杆加工工艺简单,承载能力低。传动效率差;环面蜗杆分为直线齿廊环面蜗杆和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其承载能力、传动效率都优于园柱蜗杆。用现有的工艺装备加工多头、小速比的环面蜗杆是非常困难的,它会使蜗杆端部齿的齿顶变尖,齿面根切,从而降低蜗杆的承载能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向加工领域提供一种加工装置,特别是对蜗杆进行磨削的装置,它特别适于加工多头小速比蜗杆。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支架(16)、轴套(10)、电机(7)组成的机架连同轴套(10)中的轴(13)可在调整轴(17)上绕其轴线转动β角为0~42°,轴(13)Ⅰ-Ⅰ与调整轴(17)Ⅱ-Ⅱ轴线水平投影交角α为20°~45°,调整轴(17)被固定于连接件(11)上的轴承支撑,连接件(11)安装于调整板(12)的滑槽上,调整板(12)安装于底座(5)的滑槽上。支架(16)、轴套(10)、电机(7)固定连接为一体,称为机架。机架与调整轴(17)螺纹联接,机架可在调整轴(17)上绕其轴线转动,用来调整机架,在垂直平面上,绕调整(17)转动β,一般β角可调整角度为0~42°。调整轴(17)被固定于连接件(11)上的轴承支撑,并可以转动。连接件(11)可在调整板(12)的滑槽上滑动,滑动方向为调整轴(17)的轴线方向,调整板(12)安装在底座(5)的滑槽上,并可在其上沿垂直于调整轴(17)的轴向滑动,其调整是由调整丝杆来完成的。机架(3)的连接体轴套(10)内装有轴(13),它的一端与工具(9)相固联,另一端被皮带轮(15)、皮带(14)和皮带轮(8)连接在电机(7)轴上,当电机转动时,便可使工具(9)转动。在设计蜗杆加工装置时,轴(13)Ⅰ-Ⅰ与调整轴(17)Ⅱ-Ⅱ轴线水平投影交角保持一个定值α,其α一般为20°~45°。加工时,先调整支架(16),连接件(11),调整板(12),以此来确定工具(9)的加工位置,蜗杆(1)、工作台(2)和工具(9)同时转动来完成工具(9)对工件(1)的加工动作,蜗杆工件(1)和工作台(2)的转动是可按一定地速比i进行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加工的产品齿形精度高。特别对加工多头小速比蜗杆更为有效,避免了采用现有技术加工所产生的齿顶变尖和齿面根切缺陷,达到了理论计算的齿形要求。在保证蜗杆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前提下,使其加工工艺、调整使用取得了简单和方便的效果,提高的生产效率是非常可观的,该装置也可在滚齿机或机床上配套使用。在应用该装置加工蜗杆时,取α=20~45°、β=0~42°,加工6头~9头的蜗杆,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证明了本技术是一种理想的蜗杆加工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杆加工装置,由支架(16)、电机(7)、工具(9)、底座(5)组成,其特征在于:由支架(16)、轴套(10)、电机(7)组成的机架连同轴套(10)中的轴(13)可在调整轴(17)上绕其轴线转动β角为0~42°,轴(13)Ⅰ-Ⅰ与调整轴(17)Ⅱ-Ⅱ轴线水平投影交角α为20°~45°,调整轴(17)被固定于连接件(11)上的轴承支撑,连接件(11)安装于调整板(12)的滑槽上,调整板(12)安半于底座(5)的滑槽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杆加工装置,由支架(16)、电机(7)、工具(9)、底座(5)组成,其特征在于由支架(16)、轴套(10)、电机(7)组成的机架连同轴套(10)中的轴(13)可在调整轴(17)上绕其轴线转动β角为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华朱启庄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钢铁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