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浓缩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283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反渗透浓缩废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特别涉及电化学水处理。以电能作为激发能,采用三维催化氧化电解处理装置,所述三维催化氧化电解处理装置,包括阴极板、阳极板,在两极板间装有填充电极-催化剂颗粒,采用鼓入空气的方法活化阴极电极。提供了一种反渗透浓缩水经处理后废水中的COD含量降至60mg/L以下;流程简单、耗电较少、成本低、用途广泛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各类废水在中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超标排放的反渗透浓水,以及其他难降解废水。反渗透浓缩废水处理后,出水可达到COD≤60mg/L的排放标准,为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且绿色环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属于废水处理,特别涉及电化学水处理。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反渗透膜质量的提高和价格的不断降低,反渗透技术发展迅速,由于其具有物料无相变、能耗低、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于运行和管理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废水、污水回用处理领域。反渗透工艺的进水多为经生化处理后出水或水质恶劣的苦咸水,在除盐制取回用水的同时,进水中杂质被高度浓缩,产生原水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反渗透浓缩水(简称RO浓水),浓水中硬度、碱度、有机物等含量相对大幅提升,其主要成分包括盐、TDS (总溶解性固体)、D0M(溶解性有机物)及较高的C0D,其中COD多为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因此,反渗透浓水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土壤、地表水、海洋等产生污染;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其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不仅增加污水处理系统的水力负荷,增加污水处理费用,而且过高的总溶解性固体对活性污泥的生长也非常不利,影响污水处理场的达标排放,因此需要选择适宜的浓水处理方法。现有技术中,对反渗透浓缩水(R0浓水)的处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案第一类是直接排放或深井灌注,第二类是将浓水进行再利用,如余压利用、灌溉、养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渗透浓缩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电能作为激发能,采用三维催化氧化电解处理装置,所述三维催化氧化电解处理装置,包括阴极板、阳极板,在两极板间装有填充电极?催化剂颗粒,采用鼓入空气的方法活化阴极电极,包括如下处理步骤:步骤一.均质调节反渗透浓缩废水进入调节池,投加酸或碱调节进水pH值1~6;步骤二.催化电解处理步骤三.调节pH将经步骤二催化电解处理合格的废水pH调节至中性,实现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宗海潘咸峰刘婷婷王建娜黄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