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和显示面板的贴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140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3:54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面板的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显示面板上贴附框胶,所述框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围成一收容腔;往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所述框胶围成的所述收容腔内注入水胶;将触摸屏面向所述显示面板上注有所述水胶的一面,施压贴合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面板。上述方法中触摸屏和显示面板可以调换。上述方法利用框胶的厚度限制了触摸屏和显示面板贴合后的间隙厚度,从而保证了每次贴合的厚度均匀。又因为有了框胶的限制,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的控制注入水胶的量,注入水胶的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贴合后溢出的水胶也就会大大减小,也就大大减少了擦拭溢胶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两平板部件贴合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应用非常广泛,为了方便用户操作,逐渐的将手机和电脑的键盘用触摸屏替代。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触摸屏通常是贴合在显示面板上,目前触摸屏和显示面板贴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框胶贴合,一种是OCA (Optical ClearAdhesive,光学透明胶)或OCR (Optical Clear Resist,光学透明树脂胶水,也称为“水胶”)直接全贴合。框胶贴合方式中使用到的框胶具有一定厚度,贴合后的触摸屏和显示面板之间会产生填满空气的间隙,导致触摸屏和显示面板的贴合不够紧密。OCA贴合方式需要针对触摸屏和显示面板的尺寸进行切割,剥离离型膜等操作,操作繁琐。OCR贴合方式避免了切割费用和轻重离型膜的使用,单一型号可应对多种产品,厚度可控制,工艺相对简单。但因为水胶具有流动性,所以在触摸屏和显示面板之间全贴合时,中间容易产生气泡,为了完全靠胶的流动来实现气泡挤出,就需要使用较多量的水胶,而水胶量较大时会导致触摸屏和显示面板贴合后固化前,边沿有较多的溢胶,必须有人工去擦胶,而且胶层的厚度不易控制,难以做到均一的厚度,打胶过程麻烦,且浪费胶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小溢胶且容易控制胶层厚度的。一种,包括如下步骤在显示面板上贴附框胶,所述框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围成一收容腔;往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所述框胶围成的所述收容腔内注入水胶;将触摸屏面向所述显示面板上注有所述水胶的一面,施压贴合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面板。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往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所述框胶围成的所述收容腔内注入水胶的步骤之后,所述将触摸屏面向所述显示面板上注有所述水胶的一面,施压贴合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显示面板上注有所述水胶的一面向下放置的步骤。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触摸屏面向所述显示面板上注有所述水胶的一面,施压贴合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贴合后的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水胶固化炉固化所述水胶。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往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所述框胶围成的所述收容腔内注入水胶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水胶完全注满所述框胶围成的收容腔,或将所述水胶喷注呈鱼骨图形,或用喷墨打印的方式以喷嘴平行扫描将水胶注入所述收容腔。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胶为双面胶,或半固化胶,或者显影固化胶。一种,包括如下步骤在触摸屏上贴附框胶,所述框胶在所述触摸屏上围成一收容腔;往所述触摸屏上的所述框胶围成的所述收容腔内注入水胶;将显示面板面向所述触摸屏上注有所述水胶的一面,施压贴合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面板。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往所述触摸屏上的所述框胶围成的所述收容腔内注入水胶的步骤之后,所述将显示面板面向所述触摸屏上注有所述水胶的一面,施压贴合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触摸屏上注有所述水胶的一面向下放置的步骤。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显示面板面向所述触摸屏上注有所述水胶的一面,施压贴合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贴合后的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水胶固化炉固化所述水胶。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往所述触摸屏上的所述框胶围成的所述收容腔内注入水胶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水胶完全注满所述框胶围成的收容腔,或将所述水胶喷注呈鱼骨图形,或用喷墨打印的方式以喷嘴平行扫描将水胶注入所述收容腔。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胶为双面胶,或半固化胶,或者显影固化胶。上述利用框胶的厚度限制了触摸屏和显示面板贴合后的间隙厚度,从而保证了每次贴合的厚度均匀。又因为有了框胶的限制,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的控制注入水胶的量,注入水胶的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贴合后溢出的水胶也就会大大减小,也就大大减少了擦拭溢胶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显示面板上贴附框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在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上框胶内注入水胶动作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与触摸屏贴合前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4的显示面板与触摸屏贴合前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显示面板与触摸屏贴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在显示面板上贴附框胶,所述框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围成一收容腔。所述框胶可以为双面胶,也可以为半固化胶或者显影固化胶。如图2所示,其为显示面板200上贴附框胶250后的结构示意图,由于框胶250具有一定厚度,使得框胶250在显示面板200上形成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的收容腔。步骤S102,往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框胶围成的收容腔内注入水胶。如图3所示,其为在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200上的框胶250内注入水胶260的动作示意图,水胶260可以使完全注满框胶250围成的收容腔,也可以是喷注呈鱼骨图形,还可以是以喷墨打印的方式以喷嘴平行扫描将水胶注入收容腔。步骤S103,将所述显示面板上注有水胶的一面向下放置。如图4所示,其为所述显示面板200上注有水胶260的一面向下放置后和触摸屏300配合的状态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5,其为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不意图,由于水I父260是具有流动性的,所述显示面板200注有水胶260的一面向下放置后,水胶260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水胶260表面的中间向下凸起,触摸屏300位于显示面板200的下方,后续便可施加外力使之相互靠拢贴合。步骤S104,将触摸屏面向所述显示面板上注有水胶的一面,施压贴合触摸屏和显示面板。请再参阅图5,贴合过程中,水胶260的凸起部分首先接触触摸屏300,然后在触摸屏300的挤压作用下向外扩散,如此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如图6所示,其为显示面板200与触摸屏300贴合后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200与触摸屏300间隔有所述框胶250,所述显示面板200、触摸屏300以及框胶250围成的密闭空间内填满有所述水胶260。步骤S105,将贴合后的触摸屏和显示面板通过水胶固化炉固化水胶。上述中,所述触摸屏和显示面板可以相互调换,如框胶改为贴附在触摸屏上,水胶注入到触控屏上的框胶围成的收容腔内。如图7所示,其为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701,在触摸屏上贴附框胶,所述框胶在所述触摸屏上围成一收容腔。步骤S702,往所述触摸屏上的框胶围成的收容腔内注入水胶。步骤S703,将所述触摸屏上注有水胶的一面向下放置。步骤S704,将显示面板面向所述触摸屏上注有水胶的一面,施压贴合触摸屏和显示面板。步骤S705,将贴合后的触摸屏和显示面板通过水胶固化炉固化水胶。其他特征与前述相同,不再赘述。上述利用框胶的厚度限制了触摸屏和显示面板贴合后的间隙厚度,从而保证了每次贴合的厚度均匀。又因为有了框胶的限制,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的控制注入水胶的量,注入水胶的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贴合后溢出的水胶也就会大大减小,也就大大减少了擦拭溢胶的工作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面板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显示面板上贴附框胶,所述框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围成一收容腔;往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所述框胶围成的所述收容腔内注入水胶;将触摸屏面向所述显示面板上注有所述水胶的一面,施压贴合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小杰
申请(专利权)人: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