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329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包括左右两个立柱,按照工艺过程顺序,在两个立柱之间设置的功能机构有前导向辊、粘珠辊、粘珠箱、摆动辊、后导向辊以及升降缸等,同时还加装了除静电器,摆动器又包括拉簧、摆臂、滚轮和挂架;当本装置运转时,空气温度调节器同时工作,向本装置中的气流保护机构送气,使绕行至后导向辊表面的基幕的温度处于要求的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自动、连续的运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光幕的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反光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把光线逆反射回到光源处的特殊结构的PVC膜,由耐候性能良好的薄膜层,微小玻璃珠层,聚焦层,反射层,粘胶层及剥离层构成。主要用于各种公路铁路的导向牌、指示牌,矿山机场安全牌,舞台布景,商标、地名牌、车牌等。反光膜的主要质量鉴别点是薄膜的材质,玻璃珠的反光系数,布珠率,死珠率,颜色均匀度,耐候性, 粘胶层粘性等。其中,反光膜布珠的质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粘珠装置的性能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开发了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 包括左、右立柱,左立柱与右立柱之间从上到下依次的设有前导向辊、后导向辊、摆动辊、粘珠辊、粘珠箱和横梁,前导向辊与后导向辊之间设有除静电器,横梁的下端固定连接至少一个的升降缸,立柱的一侧设有电控箱和电机,摆动棍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摆动器,后导向辊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轮。右摆动器包括拉簧、摆臂、滚轮和挂架,拉簧的一端与摆动辊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挂架与右立柱活动连接,摆臂的上端与挂架铰接连接,滚轮设置在摆臂上, 滚轮与后导向辊端部的凸轮啮合连接,左摆动器与右摆动器为左右对称关系。横梁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升降缸,两个升降缸上部的活塞杆均穿过横梁、且与粘珠箱的底部固定连接,一基幕依次的穿行于前导向辊、粘珠辊、摆动辊、后导向辊和除静电器。粘珠棍与左、右立柱连接的端部均设有同步轮和轴承座,同步轮通过电机带动粘珠辊转动,电控箱与电机电连接。凸轮为多齿式凸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基幕由后导向辊导出后,经过除静电器的电离空气有效区,被有效的去除了经典,最后进入干燥设备。2)本技术性能良好,运转可靠,提高了布珠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局部细节图。其中,I-前导向辊,2-后导向辊,21-凸轮,3-摆动辊,4-粘珠棍,5_粘珠箱,6_左升降缸,7-右升降缸,8-电控箱,9-电机,10-除静电器,11-基幕,12-右立柱,13-横梁,14-左立柱,15-左摆动器,16-右摆动器,161-拉簧,162-摆臂,163-滚轮,164-挂架,41-同步轮,42-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包括左、右立柱14、12,左立柱14与右立柱1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的设有前导向辊I、后导向辊2、摆动辊3、粘珠棍4、粘珠箱5和横梁13,前导向棍I与后导向棍2之间设有除静电器10,横梁13的下端固定连接至少一个的升降缸6,立柱的一侧设有电控箱8和电机9,摆动棍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摆动器15和右摆动器16,后导向辊2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轮21。摆动器15、16包括拉簧161、摆臂162、滚轮163和挂架164,拉簧161的一端与摆动棍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挂架164与立柱14、12活动连接,摆臂162的上端与挂架164铰接连接,滚轮163设置在摆臂162上,滚轮163与后导向辊2端部的凸轮21啮合连接。横梁13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升降缸6、7,两个升降缸6、7上部的活塞杆穿过横梁13、与粘珠箱5的底部固定连接,基幕11依次的穿行于前导向辊I、粘珠辊4、摆动辊3、后导向辊2和除静电器10。粘珠辊4与立柱14、12连接的端部均设有同步轮41和轴承座42,同步轮41通过电机9带动粘珠辊4转动,电控箱8与电机9电连接。凸轮21为多齿式凸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粘珠箱5被升降缸6、7的活塞杆上移,被涂胶的基幕11被前导向辊I导入,从粘珠辊4的下半周绕过,粘珠辊4由电机9带动旋转,基幕11从被升降缸6、7上浮的粘珠箱5粘上微珠后,顺势绕于摆动辊3,抖落冗余的微珠,接着,基幕11由后导向辊2导出,且经过除静电器10的电离空气有效区内除去静电,进入干燥设备。本技术能实现自动、连续的运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包括左、右立柱(14、12),所述左立柱(14)与所述右立柱(1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的设有前导向辊(I)、后导向辊(2)、摆动辊(3)、粘珠辊(4)、粘珠箱(5)和横梁(1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辊(I)与后导向辊(2)之间设有除静电器(10),所述横梁(13)的下端固定连接至少一个的升降缸,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电控箱(8)和电机(9),所述摆动辊(3)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摆动器(15、16),所述后导向辊(2)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轮(2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摆动器(16)包括拉簧(161 )、摆臂(162)、滚轮(163)和挂架(164),所述拉簧(161)的一端与所述摆动辊(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挂架(164)与所述右立柱(12)活动连接,所述摆臂(162)的上端与所述挂架(164)铰接连接,所述滚轮(163)设置在所述摆臂(162)上,所述滚轮(163)与所述后导向辊(2)端部的所述凸轮(21)啮合连接,所述左摆动器(15)与所述右摆动器(16)为左右对称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3)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升降缸(6、7),所述两个升降缸(6、7)上部的活塞杆均穿过所述横梁(13)、且与所述粘珠箱(5)的底部固定连接,一基幕(11)依次的穿行于所述前导向辊(I)、所述粘珠辊(4)、所述摆动辊(3)、所述后导向辊(2)和所述除静电器(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珠辊(4)与所述左、右立柱(14、12)连接的端部均设有同步轮(41)和轴承座(42),所述同步轮(41)通过所述电机(9 )带动所述粘珠辊(4 )转动,所述电控箱(8 )与所述电机(9 )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21)为多齿式凸轮。专利摘要本技术的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包括左右两个立柱,按照工艺过程顺序,在两个立柱之间设置的功能机构有前导向辊、粘珠辊、粘珠箱、摆动辊、后导向辊以及升降缸等,同时还加装了除静电器,摆动器又包括拉簧、摆臂、滚轮和挂架;当本装置运转时,空气温度调节器同时工作,向本装置中的气流保护机构送气,使绕行至后导向辊表面的基幕的温度处于要求的范围之内;本技术能实现自动、连续的运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32B37/12GK202805887SQ201220395449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专利技术者陈一平, 高兰凤, 申宗恒 申请人:常州市日月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归反射反光幕粘珠装置,包括左、右立柱(14、12),所述左立柱(14)与所述右立柱(1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的设有前导向辊(1)、后导向辊(2)、摆动辊(3)、粘珠辊(4)、粘珠箱(5)和横梁(1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辊(1)与后导向辊(2)之间设有除静电器(10),所述横梁(13)的下端固定连接至少一个的升降缸,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电控箱(8)和电机(9),所述摆动辊(3)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摆动器(15、16),所述后导向辊(2)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轮(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平高兰凤申宗恒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日月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