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缩管加热方法,热缩管通过加热炉加热,加热炉内设有贯穿孔,至少两热缩管穿过贯穿孔同时在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由于热缩管吸收的热能极少,加热炉的热能损耗主要为加热炉向外界散失的热能,加热炉加热2根以上的热缩管与加热1根热缩管相比,加热炉的热能损耗基本未有变化,而加热的热缩管数量为2根以上,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热缩管加热方法能够使加热炉节省将近一半以上的热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热缩管加热方法的热缩管扩张系统,包括一输送装置、一加热炉、一扩张装置及一牵引装置,由于采用至少两热缩管穿过贯穿孔同时在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的热缩管加热方法,能够使加热炉节省将近一半以上的热能,而且,扩张速度快、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方法及使用该加热方法的扩张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热缩管加 热方法及使用该加热方法的热缩管扩张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热缩管扩张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加热炉、扩张装置及牵引装置。热缩管扩张 系统在工作时,热缩管以单根形式在输送装置的输送下经加热炉加热后进入扩张装置进行 扩张,热缩管扩张后经牵引装置引出。加热炉设有贯穿其两端的贯穿孔,待加热产品从该贯 穿孔内穿过,通过加热炉内的热量对加热产品进行加热。然而,上述热缩扩张系统在热缩管加热时是以单根热缩管形式穿过贯穿孔在加热 炉内加热,由于热缩管吸收的热能极少,加热炉的热能损耗主要为加热炉向外界散失的热 能,该种加热方法造成了很大的热能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能耗的热缩管加热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缩管加热方法,热缩管通过加热炉加热,加热 炉内设有贯穿加热炉两端的贯穿孔,至少两热缩管穿过贯穿孔同时在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由于热缩管吸收的热能极少,加热炉的热能损耗主要为加热炉向外界散失的热 能,加热炉加热2根以上的热缩管与加热I根热缩管相比,加热炉的热能损耗基本未有变 化,而加热的热缩管数量为2根以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热缩管加热方法能够使加热炉节省将近 一半以上的热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加热炉热量进而节能、提高扩张速度和 效率的热缩管扩张系统。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热缩管加热方法的热缩管扩张系 统,包括一输送装置、一加热炉、一扩张装置及一牵弓I装置。进一步地,在所述加热炉与扩张装置之间设有纠偏装置。进一步地,加热炉为红外、远红外或真空加热炉。进一步地,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两输送滚轮及驱动该等输送滚轮的驱动马达。进一步地,扩张装置包括一扩张模具,扩张模具具有模具套及设置于模具套内的 至少两模筒,模筒上设置有若干抽气孔,模具套与模筒之间形成有真空室。进一步地,牵引装置包括至少两牵引滚轮及驱动该等牵引滚轮的驱动马达。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使用上述热缩管加热方法的热缩管扩张 系统,包括两输送装置、一加热炉、一扩张装置及两牵弓I装置。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再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热缩管加热方法的热缩管扩张 系统,包括两输送装置、一加热炉、两扩张装置及两牵引装置。如上所述,使用上述热缩管加热方法的热缩管扩张系统由于采用至少两热缩管穿过贯穿孔同时在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的热缩管加热方法,能够使加热炉节省将近一半以上的热能,而且,扩张速度快、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之输送装置、牵引装置的另一变化形式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输送装置10/10,输送滚轮11/11,加热炉20贯穿孔21扩张装置30/30,模具套31抽气孔321抽气孔321真空室33牵引装置40/40牵引滚轮41/41’热缩管50 纠偏装置60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热方法、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其揭示了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包括输送装置10、加热炉20、扩张装置30及牵引装置40。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10包括三个输送滚轮11及驱动该等输送滚轮11的驱动马达(图中未示),3个输送滚轮11相邻设置,热缩管50可分别设置于两相邻输送滚轮11 之间。加热炉20内设有一贯穿加热炉20两端的贯穿孔21。加热炉20可为红外、远红外或真空加热炉等。扩张装置30大致呈圆柱状,具有模具套31及设置于模具套31内的两模筒32,模筒32上设置有若干抽气孔322,模具套31与模筒之间形成有真空室33。在本实施例中,牵引装置40包括三个牵引滚轮41及驱动牵引滚轮41的驱动马达 (图中未示),三个牵引滚轮41相邻设置,热缩管50可分别设置于两相邻牵引滚轮41之间。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在工作时,两热缩管50分别设置于相邻两输送滚轮11之间即通过输送装置10输送两热缩管50同时在加热炉20的贯穿孔21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两热缩管50分别进入扩张装置30的两模筒32内进行扩张,扩张后的热缩管50分别通过两相邻牵引滚轮41即通过牵引装置40引出。由于热缩管50吸收的热能极少,加热炉20的热能损耗主要集中在加热炉20向外界散失的热能,加热炉20加热2根以上的热缩管与加热I根热缩管相比,加热炉20的热能损耗基本未有变化,而加热的热缩管数量为2根以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热缩管加热方法能够使 加热炉20节省将近一半以上的热能。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的扩张装置30对2个热缩管同时进行扩张,与现有技术之 仅能扩张一个热缩管的扩张装置相比,扩张速度快、效率高。请参阅图2,输送装置10’也可以为两相邻设置的输送滚轮11’,两根输送滚轮11’ 可同时输送2根热缩管50(2根热缩管50间隔设置于两相邻输送滚轮11’之间)。同理,牵引装置40’也可以为两相邻设置的牵引滚轮41’,两根牵引滚轮41’可同 时牵引2根热缩管50(2根热缩管间隔设置于两相邻牵引滚轮41’之间)。每一输送装置 10、牵引装置40可对2个热缩管50进行输送和牵引,节省输送装置10、牵引装置40的数 量。当然,每一输送装置10或牵引装置40也可输送或牵引I个热缩管50,这样,2根热缩 管的输送或牵引就需要两个以上的输送装置或牵引装置,即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还可以 为两输送装置、一加热炉20、一扩张装置30及两牵引装置。实际上,也可以是3根或3根以上的热缩管50同时在加热炉20的贯穿孔21内进 行加热,更能提高加热炉20的热量利用率,节省热能耗,相应地,扩张装置30的模筒32与 同时在加热炉20内加热的热缩管50的数目一致,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请参阅图3,其揭示了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 例类似,其区别在于在加热炉20与扩张装置30之间设有纠偏装置60,纠偏装置60能够 检测热缩管50的是否偏离并纠正热缩管50偏离。请参阅图4,其揭示了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 例类似,其区别在于两扩张装置30’替代扩张装置30,扩张装置30’为传统的扩张装置, 即每一扩张装置30’仅能扩张I根热缩管。类似于实施例一,每一输送装置10或牵引装置40也可输送或牵引I个热缩管50, 这样,2根热缩管的输送或牵引就需要两个以上的输送装置或牵引装置,即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 张系统还可以为两输送装置、一加热炉20、两扩张装置30’及两牵引装置。请参阅图5,其揭示了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 例类似,其区别在于在加热炉20与两扩张装置30’之间设有纠偏装置60,纠偏装置60能 够检测热缩管50的是否偏离并纠正热缩管50偏离。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热缩管扩张系统包括输送装置10、加热炉20、扩张装置30及牵 引装置40,至少两热缩管50同时在加热炉20的贯穿孔21内进行加热的热缩管加热方法, 由于热缩管50吸收的热能极少,加热炉20的热能损耗主要集中在加热炉20向外界散失的 热能,加热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缩管加热方法,热缩管通过加热炉加热,加热炉内设有贯穿加热炉两端的贯穿孔,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热缩管穿过贯穿孔同时在所述加热炉内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树峰,周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