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L型冲压件翻边角度不到位和翻边面不平的整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0168 阅读:10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L型冲压件翻边角度不到位和翻边面不平的整改方法,该方法通过旋转工艺角度和预留反弹工艺余量,使后面整改避免了负角,保证了翻边角度到位和后续可整改性;通过改进模具结构,让制件全部在凹模内,让翻边面在翻边过程中在同一方向上均匀受力,保证了翻边面的平整度,从而保证了冲压件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冲压件的整形整改方法,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L型冲压件翻边角度不到位和翻边面不平的整改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的L型冲压件如纵梁和小支架等需在冲压模具上进行冲压加工。L型冲压件在装配过程中,因在冲压加工时由于翻边角度上无工艺旋转角度,L型冲压件的翻边角度不到位,导致装配过程中匹配间隙过大,从而影响焊接质量;而且,冲压后的L型冲压件还存在翻边面不平的问题,因模具结构限制导致模具整改过程中后继乏力,导致L型冲压件翻边面不平的问题无法解决。如图2所示为未旋转角度之前的冲压件,这样冲压角度和L型冲压件的型面平行一致,不利于克服角度的反弹,同时不利于角度出现反弹时整改。L型结构的纵梁和小支架,占整车冲压件数量的10%_15%,因此,寻找一种能够解决L型冲压件的的翻边角度和翻边面不平整问题的方法,对提高整改效率和模具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该方法还要避免L型冲压件出现负角,如图3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L型冲压件翻边角度不到位和翻边面不平的整改方法,实现L型冲压件的翻边角度到位和翻边面的平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L型冲压件翻边角度不到位和翻边面不平的整改方法,L型制件冲压工序中,模具的凹模全部包含冲压件的翻边面,凹模侧部的工作面和凸模侧部的工作面为向外倾斜的斜面,凹模上部的工作面为向下朝凹模侧部方向倾斜的斜面,凸模上部的工作面为向下朝凸模侧部方向倾斜的斜面,将制件在模具上旋转2、度,制件上并预留反弹工艺余量;当制件冲压完成后的翻边角度大于90度时,补焊凹模侧部的工作面,补焊后的工作面要求没有凹坑和焊渣,表面光顺;并打磨凸模侧部的工作面,要求打磨光顺,并采用油石推光,没有坑包;当制件冲压完成后的翻边角度小于90度时,补焊凸模侧部的工作面,补焊后的工作面要求没有砂眼和裂纹;打磨凹模侧部的工作面,要求没有打磨痕迹,并采用油石推光,没有坑包。在补焊、打磨完成后,要求凸模、凹模之间的间隙均匀合理,制件不能出现拉伤、老毛等问题。在冲压工序中,当凸模向下运动时,首先和冲压件的板料接触;凸模继续向下运动,再接触制件的R角,两端角度呈V字型;凸模继续向下运动,凸模、凹模完全贴合,把制件全部压住,制件翻边角度压到位,L型制件压制完成;L型制件的过成型完成,凸模向上运动回位,由于制件在模具设计过程中留有反弹工艺余量,制件向外反弹,反弹量全部消除吸收,冲压件合格。所述制件在模具上的旋转角度为7度,所述制件上预留反弹工艺余量为2度。所述制件上的反弹工艺余量根据制件的材料牌号、板料厚度、制件结构和模具结构进行确定。所述凸模和凹模上打磨和补焊的尺寸与所述制件的反弹工艺余量相同。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通过设置L型冲压件的旋转工艺角度和预留反弹工艺余量,使冲压件在整改时避免了负角的出现,保证了翻边角度到位;通过改进模具结构,让冲压件全部在凹模内,让冲压件的翻边面在翻边过程中均匀受力,保证了翻边面的平整度;本方法保证了冲压件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的采用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技术介绍
中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
技术介绍
中的冲压件在冲压模具出现负角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凸模;2、凹模。具体实施例方式汽车上的L型冲压件主要是依靠成型工艺成型出来,翻边角度成90度或者大于90度。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L型冲压件翻边角度不到位和翻边面不平的整改方法,如图1所示,L型制件冲压工序中,模具的凹模2全部包含冲压件的翻边面,凹模2侧部的工作面和凸模I侧部的工作面为向外倾斜的斜面,凹模2上部的工作面为向下朝凹模2侧部方向倾斜的斜面,凸模I上部的工作面为向下朝凸模I侧部方向倾斜的斜面,将制件在模具上旋转2 7度,制件上并预留反弹工艺余量,这样模具的冲压角度和制件的型面不平行,当制件出现反弹时,为后面模具整改预留了角度;当制件冲压完成后的翻边角度大于90度时,补焊凹模2侧部的工作面,补焊后的工作面要求没有凹坑和焊渣,表面光顺;并打磨凸模I侧部的工作面,要求打磨光顺,并采用油石推光,没有坑包;当制件冲压完成后的翻边角度小于90度时,补焊凸模I侧部的工作面,补焊后的工作面要求没有砂眼和裂纹;打磨凹模2侧部的工作面,要求没有打磨痕迹,并采用油石推光,没有坑包。在补焊、打磨完成后,要求凸模1、凹模2之间的间隙均匀合理,制件不能出现拉伤、老毛等问题。在冲压工序中,当凸模I向下运动时,首先和冲压件的板料接触;凸模I继续向下运动,再接触制件的R角,此时制件呈V字型;凸模I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凸模1、凹模2完全贴合,把制件全部压住,制件翻边角度压到位,L型制件压制完成山型制件的过成型完成,凸模I向上运动回位,由于制件在模具设计过程中留有反弹工艺余量,制件向外反弹,反弹量全部消除吸收,冲压件合格。本实施例的制件在模具上的旋转角度为7度,制件上预留反弹工艺余量为2度。制件上的反弹工艺余量根据制件的材料牌号、板料厚度、制件结构和模具结构进行确定的,不同制件的反弹工艺余量可以不同。而且,凸模I和凹模2上打磨和补焊的尺寸与所述制件的反弹工艺余量相同。当发现制件向外反弹时(L型外),则通过打磨凸模1,补焊凹模2来进行整改模具,打磨、补焊的尺寸数量,与需要整改的反弹量一致。当模具上的制件无反弹,则模具保留现状,为模具批量生产后的磨损留一定的整改余量,方便后期维修模具。L型冲压件的R角大小要求合理,不能过大,否则容易产生起皱和反弹;R角大小也不能过小,否则容易产生缩颈、开裂。L型冲压件的转折处容易产生挤料,要求开适当大小的缺口,以解决挤料产生的反弹和其他变形;L型冲压件上非重要的定位孔,可以由冲孔落料加工,重要的孔必须是先成型后冲孔。L型冲压件在模具上旋转一个角度,主要是避免后期模具呈90度的情况,如制件出现角度反弹,整改模具时出现负角,从而导致出现问题无法整改的局面。本整改方法的主要措施如下1、通过旋转工艺角度和预留反弹工艺余量,使后面整改避免了负角,保证了翻边角度到位和后续可整改性;2、通过改进模具结构,让制件全部在凹模2内,让翻边面在翻边过程中在同一方向上均匀受力,保证了翻边面的平整度;3、通过改进冲压工艺和模具结构,保证了冲压件的精度。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汽车L型冲压件翻边角度不到位和翻边面不平的整改方法,其特征在于L型制件冲压工序中,模具的凹模全部包含冲压件的翻边面,凹模侧部的工作面和凸模侧部的工作面为向外倾斜的斜面,凹模上部的工作面为向下朝凹模侧部方向倾斜的斜面,凸模上部的工作面为向下朝凸模侧部方向倾斜的斜面,将制件在模具上旋转21度,制件上并预留反弹工艺余量;当制件冲压完成后的翻边角度大于90度时,补焊凹模侧部的工作面,补焊后的工作面要求没有凹坑和焊渣,表面光顺;并打磨凸模侧部的工作面,要求打磨光顺,并采用油石推光,没有坑包;当制件冲压完成后的翻边角度小于90度时,补焊凸模侧部的工作面,补焊后的工作面要求没有砂眼和裂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汽车L型冲压件翻边角度不到位和翻边面不平的整改方法,其特征在于:L型制件冲压工序中,模具的凹模全部包含冲压件的翻边面,凹模侧部的工作面和凸模侧部的工作面为向外倾斜的斜面,凹模上部的工作面为向下朝凹模侧部方向倾斜的斜面,凸模上部的工作面为向下朝凸模侧部方向倾斜的斜面,将制件在模具上旋转2~7度,制件上并预留反弹工艺余量;?当制件冲压完成后的翻边角度大于90度时,补焊凹模侧部的工作面,补焊后的工作面要求没有凹坑和焊渣,表面光顺;并打磨凸模侧部的工作面,要求打磨光顺,并采用油石推光,没有坑包;当制件冲压完成后的翻边角度小于90度时,补焊凸模侧部的工作面,补焊后的工作面要求没有砂眼和裂纹;打磨凹模侧部的工作面,要求没有打磨痕迹,并采用油石推光,没有坑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鲜光斌罗琳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