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翻边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256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架翻边夹具,包括上底板,上底板下侧的中间设有上压头;上底板下方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底板,下底板上设有与上压头对应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头内设有可插入悬置总成上主簧和缓冲套总成的预压和限位机构,所述的底座内设有对悬置总成形成圆角受力的台阶,悬置总成设于上压头与底座之间,上压头与底座对悬置总成产生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定位准确、支架圆角受力使产品不易刮伤变形、减少工序、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结构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翻边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翻边夹具,用于将汽车悬置件中的主簧通过支架翻边,将各个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属于汽车零部件悬置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悬置件广泛的用于汽车发动机减振领域。其中,主簧和支架及缓冲套总成等一体的发动机悬置是很典型的一类结构。如图1-4所示,为悬置总成的结 构示意图,所述的悬置总成包括缓冲套总成9、主簧10、支架11。将支架11、主簧10、缓冲套总成9依次放入夹具组装在一起。为了提高支架11翻边后的主簧10位置准确,改善产品外观,减少总成的次品量及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减少工序,方便操作, 需要提供一种定位准确、高效、稳定的支架翻边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准确、高效、稳定的支架翻边夹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翻边夹具,包括上底板,上底板下侧的中间设有上压头,上压头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导柱,导柱设于上底板上;上底板下方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底板,下底板上设有与上压头对应的底座,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与导柱对应的导套,底座与两根导套之间分别设有可插入支架的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导套、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设于下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头内设有可插入悬置总成上主簧和缓冲套总成的预压和限位机构,所述的底座内设有对悬置总成形成圆角受力的台阶,悬置总成设于上压头与底座之间,上压头与底座对悬置总成产生压力。优选地,所述缓冲套总成的预压和限位机构包括上压头顶部的中心孔及上压头内壁边缘的凸齿,上压头外缘的内侧为向内凹陷的斜边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预压和限位一体、圆角支撑受力的翻边夹具。本技术在原有夹具上,对上压头和底座做了改进,改进后的上压头上加了中心孔进行限位和凸齿进行预压,使用改进后的夹具组装的产品与原有夹具组装的产品比较,不在会再因主簧无限位产生偏心;改进后的底座采用圆角台阶受力,这样改进后的夹具组装的产品与原有夹具组装的产品比较,不会再因支架底面直边受力,使支架在底部圆角部分产生变形和翻卷,外表面刮伤掉漆等不良现象。本技术的优点如下I、支架翻边后产品的主簧的中心位置都很理想、支架底部平整无翻边。这样既保证了总成尺寸使检具顺利完成检验而且保证产品表面无刮伤,减少补漆和校正工序,过程能力指数Cpk可以达到I. 67以上;2、生产效率非常高可以达到1000件以上/8小时,总成产品的次品明显降低,提高生产效率;3、操作方便简洁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减少工序。4、夹具结构稳定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I为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悬置总成中缓冲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悬置总成中主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悬置总成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架翻边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支架翻边夹具中上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支架翻边夹具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悬置总成放入支架翻边夹具中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侧视图。图中I、上底板;2、上压头;3、导柱;4、底座;5、导套;6、第一定位柱;7、下底板;8、第二定位柱;9、缓冲套总成; 10、主簧;11、支架;12、中心孔;13、凸齿;14、台阶;15、斜边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如图5-7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架翻边夹具的结构示意图,由上底板I及在其下方对应位置的下底板7组成。上底板I下侧的中间固定有上压头2,上压头2内设有可插入悬置总成上主簧10和缓冲套总成9的预压和限位机构。所述的预压和限位机构包括上压头2顶部的中心孔12,上压头2内壁边缘有一圈凸齿13,上压头2外缘的内侧为向内凹陷的斜边结构15。上压头2的两侧分别有一根导柱3 ;下底板7上侧的中间固定有与上压头2对应的底座4,底座4内设有对悬置总成形成圆角受力的台阶14,底座4的两侧分别有一根与导柱3对应的导套5,底座4与两根导套5之间分别设有可插入支架11的第一定位柱6及第二定位柱8。组装悬置总成时,先将支架放入底座4中进行限位,使支架11的两端分别对准第一定位柱6及第二定位柱8定位,然后将主簧10放入支架11中,主簧10上再套入缓冲套总成9 ;开启设备,使夹具的上底板I向下底板7移动,导柱3慢慢插入导套5中,同时上压头2对主簧10进行限位并且对缓冲套总成9进行预压力作用,接着在底座4的支撑下由上压头2对支架11进行翻边,直至导柱3、导套5完全契合,如图8-9所示,整个翻边过程完成。在翻边过程中,中心孔12先限制主簧10的侧滑移再由凸齿13预压缓冲套总成9, 然后由上压头2的斜边结构15导向作用产生弯曲经由圆角部分翻边。由底座4、第一定位柱6和第二定位柱8能精确固定支架11,使支架11的中心与上压头2对齐。上压头2中预压和限位结构可以对主簧10和缓冲套总成9进行限位和预压作用,从而保证主簧10压装后的位置精度。支架11翻边过程中由底座4内部的台阶14支撑受力,保证支架11底面的平整,避免刮花支架11。上压头2预压和限位一体结构,保证夹具良好的使用性。底座 4 的台阶14采用圆角支撑受力,保证悬置总成外观的优良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架翻边夹具,包括上底板(1),上底板(1)下侧的中间设有上压头(2),上压头(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导柱(3),导柱(3)设于上底板(1)上;上底板(1)下方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底板(7),下底板(7)上设有与上压头(2)对应的底座(4),底座(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与导柱(3)对应的导套(5),底座(4)与两根导套(5)之间分别设有可插入支架(11)的第一定位柱(6)及第二定位柱(8),导套(5)、第一定位柱(6)、第二定位柱(8)设于下底板(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头(2)内设有可插入悬置总成上主簧(10)和缓冲套总成(9)的预压和限位机构,所述的底座(4)内设有对悬置总成形成圆角受力的台阶(14),悬置总成设于上压头(2)与底座(4)之间,上压头(2)与底座(4)对悬置总成产生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翻边夹具,包括上底板(1),上底板(I)下侧的中间设有上压头(2),上压头(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导柱(3),导柱(3)设于上底板(I)上;上底板(I)下方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底板(7),下底板(7)上设有与上压头(2)对应的底座(4),底座(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与导柱(3)对应的导套(5),底座(4)与两根导套(5)之间分别设有可插入支架(11)的第一定位柱(6)及第二定位柱(8),导套(5)、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8)设于下底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加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