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011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材的制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工艺:排模:选取直径为6.5的钢丝经过Φ5.90、Φ5.10、Φ4.40、Φ3.80、Φ3.30、Φ2.85、Φ2.50、Φ2.20、Φ19.5、Φ1.75、Φ1.55共11道次拉拔,其中每道次拉拔时用冷却水进行冷却;钢丝刁头:用链条将钢丝拔出2-3米后停车取下顶针,检查钢丝的直径,再把钢丝上固定在卷筒上;钢丝在卷筒上积累一定的量后,然后将钢丝绕过固定在工字轮上,然后进行下一道刁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线材表面光洁度高,适合于后续表面的电镀工艺,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材的制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金属丝网是我国传统的工业品,在科研、生产和生活等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金属丝网用到的线材是通过拉拔工艺得到的,拉拔工艺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加工方法,是在拉拔作用下,通过模具孔芯减小金属加工材料的截面积,以获得高精度、高光洁度的线材或管材的一种塑性加工工艺。而现有技术得到的线材表面光洁度低,不适合于后续表面的电镀工艺,强度和硬度低,无法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不适用于制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耗低、线材性能均匀的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工艺 排模工艺 选取直径为 6. 5 的钢丝经过 Φ5. 90、Φ5. 10、Φ4. 40、Φ3. 80、Φ3. 30、Φ2. 85、Φ2. 50、Φ2. 20、Φ19. 5、Φ1. 75、Φ1. 55共11道次拉拔,其中每道次拉拔时用冷却水进行冷却;钢丝刁头工艺 用链条将钢丝拔出2-3米后停车取下顶针,检查钢丝的直径,再把钢丝上固定在卷筒上;钢丝在卷筒上积累一定的量后,然后将钢丝绕过固定在工字轮上,然后进行下一道刁头。其中,所述钢丝的材质为Q195。其中,所述前9道工序拉拔采用钙系1#拉丝粉润滑,保证其润滑度好,线材表面不易拉花、拉断,后2道工序拉拔采用抽线油润滑,保证线材表面光洁度高,呈银亮色。其中,所述抽线油由白矿油和肥皂丝以重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得到。其中,所述拉拔速度10米/秒。其中,前9道用压尖的方式进行压尖刁头,最后2道次使用砂轮机砂磨成型后进行刁头。其中,所述钢丝拉拔时需要钢丝充分冷却。其中,所述钢丝刁头时保证钢丝的走向一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线材表面光洁度高,适合于后续表面的电镀工艺,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可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适用于制网。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工艺 排模工艺 选取材质为Q195、直径为6. 5的钢丝经过Φ5. 90、Φ5. 10、Φ4. 40、Φ3. 80、Φ3. 30、Φ2. 85、Φ2. 50、Φ2. 20、Φ19. 5、Φ1. 75、Φ1. 55共11道次拉拔,其中,每道次拉拔后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前9道工序拉拔采用钙系1#拉丝粉润滑,保证其润滑度好,线材表面不易拉花、拉断,后2道工序拉拔采用抽线油润滑,保证线材表面光洁度高,呈银亮色,抽线油由白矿油和肥皂丝以重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得到,每道次拉拔的速度为10米/秒。 钢丝刁头工艺 用链条将钢丝拔出2-3米后停车取下顶针,检查钢丝的直径,再把钢丝上固定在卷筒上;钢丝在卷筒上积累一定的量后,然后将钢丝绕过固定在工字轮上,然后进行下一道刁头。前9道用压尖的方式进行压尖刁头,最后2道次使用砂轮机砂磨成型后进行刁头。钢丝拉拔时需要钢丝充分冷却。钢丝刁头时保证钢丝的走向一致。本实施例制得的线材表面光洁度高,适合于后续表面的电镀工艺,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拉强度可达1000-1200MPa,可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完全满足制网的要求。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因此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排摸工艺和钢丝刁头工艺 排摸工艺 选取直径为 6. 5 的钢丝经过 0 5. 90、05. 10、04. 40、03. 80、03. 30、02. 85、02. 50、0 2. 20, 019. 5, Ol. 75, Ol. 55共11道次拉拔,其中每道次拉拔时用冷却水进行冷却;钢丝刁头工艺 用链条将钢丝拔出2-3米后停车取下顶针,检查钢丝的直径,再把钢丝上固定在卷筒上;钢丝在卷筒上积累一定的量后,然后将钢丝绕过固定在工字轮上,然后进行下一道刁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的材质为Q19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9道工序拉拔采用钙系1#拉丝粉润滑,后2道工序拉拔采用抽线油润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线油由白矿油和肥皂丝以重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速度10米/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前9道用压尖的方式进行压尖刁头,最后2道次使用砂轮机砂磨成型后进行刁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拉拔时需要钢丝充分冷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刁头时保证钢丝的走向一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材的制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工艺排模选取直径为6.5的钢丝经过Φ5.90、Φ5.10、Φ4.40、Φ3.80、Φ3.30、Φ2.85、Φ2.50、Φ2.20、Φ19.5、Φ1.75、Φ1.55共11道次拉拔,其中每道次拉拔时用冷却水进行冷却;钢丝刁头用链条将钢丝拔出2-3米后停车取下顶针,检查钢丝的直径,再把钢丝上固定在卷筒上;钢丝在卷筒上积累一定的量后,然后将钢丝绕过固定在工字轮上,然后进行下一道刁头。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线材表面光洁度高,适合于后续表面的电镀工艺,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文档编号B21C1/02GK102989802SQ20121058226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斯华 申请人:东莞市科力钢铁线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制网用五金线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排摸工艺和钢丝刁头工艺:?排摸工艺:选取直径为6.5的钢丝经过Φ5.90、Φ5.10、Φ4.40、Φ3.80、Φ3.30、Φ2.85、Φ2.50、Φ2.20、Φ19.5、Φ1.75、Φ1.55共11道次拉拔,其中每道次拉拔时用冷却水进行冷却;钢丝刁头工艺:用链条将钢丝拔出2?3米后停车取下顶针,检查钢丝的直径,再把钢丝上固定在卷筒上;钢丝在卷筒上积累一定的量后,然后将钢丝绕过固定在工字轮上,然后进行下一道刁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力钢铁线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