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并提供了一种拉丝机排线自动留头装置,它包括留头旋钮开关(SB)、前限位开关(SQ1)、后限位开关(SQ2)、交流接触器(KM1)、中间继电器(K1)、时间继电器(SJ)、排线电机(M)、电容(C)、电阻(R),开机送电时主控电路使中间继电器(K1)合上,排线电机得电开始作向前排线运行,当排线杆碰到前限位开关(SQ1)时,交流接触器(KM1)吸合,排线电机(M)反向运行,同时时间继电器(SJ)得电,当达到设定值时间继电器(SJ)延时断开,从而断开了交流接触器(KM1)吸合,排线返回,当排线返回到原点时碰触到前限位开关(SQ1)时,又向前排线,直到留够头时,反留头旋钮开关断开,正常排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丝机排线自动留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丝机排线自动留头装置。
技术介绍
拉丝机现有技术中的排线留头需要人工手动完成,工人劳动强度大,不方便。操作人员十分渴望实现排线自动留头。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拉丝机存在排线不能自动留头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丝机排线自动留头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它包括留头旋钮开关、前限位开关、 后限位开关、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排线电机、电容、电阻,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后限位开关的一端,所述后限位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前限位开关的一端,所述前限位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电源零线,所述前限位开关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a并联,所述留头旋钮开关的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留头旋钮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b的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 b的另一端串联所述时间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排线电机包括两个绕组,两个绕组的串联点连接电源零线,第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c的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c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和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的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第二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电容与电阻串联,所述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第一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第二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在开关机操作回路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本技术它包括留头旋钮开关、前限位开关、后限位开关、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排线电机、电容、电阻,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后限位开关的一端,所述后限位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前限位开关的一端,所述前限位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电源零线,所述前限位开关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a并联,所述留头旋钮开关的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留头旋钮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b的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b的另一端串联所述时间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排线电机包括两个绕组,两个绕组的串联点连接电源零线,第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c的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c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和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的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第二个绕组的另一端, 所述电容与电阻串联,所述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第一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第二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在开关机操作回路中。所以本技术具有排线自动留头功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它包括留头旋钮开关SB、前限位开关SQ1、后限位开关 SQ2、交流接触器KMl、中间继电器K1、时间继电器SJ、排线电机M、电容C、电阻R,所述时间继电器SJ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时间继电器SJ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后限位开关SQ2的一端,所述后限位开关SQ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前限位开关SQl的一端,所述前限位开关SQl的另一端连接交流接触器KMl的线圈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电源零线,所述前限位开关SQl与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开触点a并联,所述留头旋钮开关SB的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留头旋钮开关SB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开触点b的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开触点b的另一端串联所述时间继电器SJ的线圈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包括两个绕组,两个绕组的串联点连接电源零线,第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开触点c的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开触点c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Kl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和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闭触点的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Kl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第二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 与电阻R串联,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第一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第二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Kl的线圈在开关机操作回路中。本实施例控制程序开机送电时主控电路使中间继电器Kl合上,排线电机得电开始作向前排线运行,当排线杆碰到前限位开关SQl时,交流接触器KMl吸合,排线电机M反向运行,同时时间继电器SJ得电,当达到设定值时间继电器SJ延时断开,从而断开了交流接触器KMl吸合,排线返回,当排线返回到原点时碰触到前限位开关SQl时,又向前排线,直到留够头时,反留头旋钮开关断开,正常排线。本技术使用交流电机,维护简单,使用交流变频调速器,自带张力控制系统, 调速容易、直观、收线稳定、张力恒定,可自动排线留头。可广泛应用于拉丝机中。权利要求1. 一种拉丝机排线自动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留头旋钮开关(SB)、前限位开关(SQ1)、后限位开关(SQ2)、交流接触器(KM1)、中间继电器(K1)、时间继电器(SJ)、排线电机(M)、电容(C)、电阻(R),所述时间继电器(SJ)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时间继电器(SJ)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后限位开关(SQ2)的一端,所述后限位开关(SQ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前限位开关(SQl)的一端,所述前限位开关(SQl)的另一端连接交流接触器(KMl)的线圈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电源零线,所述前限位开关(SQl)与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开触点a并联,所述留头旋钮开关(SB)的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留头旋钮开关(SB)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开触点b的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开触点b的另一端串联所述时间继电器(SJ)的线圈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包括两个绕组,两个绕组的串联点连接电源零线,第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开触点c的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开触点c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Kl)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和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闭触点的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Kl)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交流接触器(KMl)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第二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与电阻(R)串联,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第一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第二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Kl)的线圈在开关机操作回路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并提供了一种拉丝机排线自动留头装置,它包括留头旋钮开关(SB)、前限位开关(SQ1)、后限位开关(SQ2)、交流接触器(KM1)、中间继电器(K1)、时间继电器(SJ)、排线电机(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丝机排线自动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留头旋钮开关(SB)、前限位开关(SQ1)、后限位开关(SQ2)、交流接触器(KM1)、中间继电器(K1)、时间继电器(SJ)、排线电机(M)、电容(C)、电阻(R),所述时间继电器(SJ)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时间继电器(SJ)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后限位开关(SQ2)的一端,所述后限位开关(SQ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前限位开关(SQ1)的一端,所述前限位开关(SQ1)的另一端连接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电源零线,所述前限位开关(SQ1)与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a并联,所述留头旋钮开关(SB)的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留头旋钮开关(SB)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b的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b的另一端串联所述时间继电器(SJ)的线圈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包括两个绕组,两个绕组的串联点连接电源零线,第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c的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c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和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的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相线,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第二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与电阻(R)串联,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第一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线电机(M)第二个绕组的另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K1)的线圈在开关机操作回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一致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