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表温差的自供电辅冷空气汲水自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7681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2:54
基于地表温差的自供电辅冷空气汲水自灌溉系统,采用为立体式结构:地面以上部分包含风力发电机1,太阳能电池板2,送风机3,集雨器4;地面以下部分包含制冷装置散热进气管道5,冷凝管道6,排气管道7,水箱8,毛细尼龙绳9,隔热管10,散热器11,隔热箱体12,制冷装置13,导热铜块14,冷凝管道15,控制核心单元16,集水箱17,抽水泵18。整个系统装置整体上在控制核心单元1,6的支配下,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供电,通过地冷资源和辅助制冷系统进行冷凝,由送风机实现空气的循环流通,集雨器收集雨水露水,尼龙绳实现毛细自灌溉溉,从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系统功耗,高效利用收集的水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
,特别涉及在干旱地区严重缺水环境下的植物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农业可用水量逐渐减少而粮食产量需求增加的客观现实之下,农业节水备受世人关注,因此节水灌溉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较快。根据“节流开源”的原则,总结如下1、节水灌溉技术 所谓“节流”即指节约水源的灌溉模式,目前普通农田的普遍灌溉方式为全面灌溉,水从地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所以也称为重力灌水法。该方法是较古老常用的一种方法、按其湿润土壤的方式不同,可分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而节水灌溉技术分为以下一些模式 1.1滴灌 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人创造了滴灌技术,是利用一套塑料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每棵作物根部,水由滴头呈点滴状缓缓而均匀地滴灌到作物根区的土壤中,然后渗入土壤并浸润作物根系的区域。滴灌技术虽然发展比较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需要较近而固定的水源,需要电能给蠕动泵供电,滴头在实际使用中容易结垢堵塞,且对土地平整度有较严格的要求,不利于在干旱无水源地区及山地进行推广,日常维护成本高。1. 2微喷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地表温差的自供电辅冷空气汲水自灌溉系统,包括地面以上部分:风力发电机1,太阳能电池板2,送风机3,集雨器4?;地面以下部分包含制冷装置的散热进气管道5,冷凝管道6,排气管道7,水箱8,尼龙绳9,隔热管?10,散热器11,隔热箱体12,制冷装置13,导热金属块14,冷凝管道15,控制核心单元16,集水箱17,抽水泵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洋蔡国田何农跃王炜刘宾夏云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海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龙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