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容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容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属于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其电容器以有机薄膜为介质,以薄膜上蒸镀而成的金属化层为极板。
技术介绍
技术ZL 200920046626. O提及了一种金属化薄膜大容量电容器,该技术披露的电容器还包括盒子、盒子内由若干并联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子组成电容组或若干电容组再经串联连接,盒子内用环氧树脂封装固化;两端的引线分别连接电容组的两端。从说明书附图上可见,该电容器的盒子不是全封闭结构。盒子内除电容组外,为固化的环氧树脂。如果使用显微镜观察环氧树脂,可以发现其表面分布着细小的空隙,而且通往电容器内部。即这种结构的电容器,电容组与外界并不是全隔离状态,在电容器运行时, 外界的气体和潮气会顺着环氧树脂内部的空隙,侵入到电容组内部,劣化电容器性能,降低电容器寿命。该技术中并联得到的电容组可再串联连接,其目的是适应高耐压要求的场合,提高整个电容器的耐压水平,但电容器串联带来的另一个结果为电容器的容量减小。如两个200V100yF电容器串联,可以得到I个400V50 μ F电容器,即用200 μ F得到了耐压翻倍的50 μ F,而且电容器体积增加了四倍。该技术权利要求2所述基膜的厚度在I 4 μ m,实际上电容器耐压水平和基膜厚度有关,更高耐压要求的电容器可以直接使用较厚的膜制造,不需要并联后在串联。另外,对聚酯薄膜来说制膜工艺极限为2 μ m,对聚丙烯薄膜来说工艺极限为3 μ m。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容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解决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外界的气体和潮气侵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容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电容器由若干并联的电容器芯子(1)组成,其特征是:电容器还包括密闭的金属外壳(2),绝缘隔离层(3),液体填充液(4),引出导线(5),引出端子(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电容器由若干并联的电容器芯子(I)组成,其特征是电容器还包括密闭的金属外壳(2),绝缘隔离层(3),液体填充液(4),引出导线(5),引出端子(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容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是电容器芯子(I)使用的金属化膜的基膜厚度为 2 μ m、2. 5 μ m、3 μ m、3. 8 μ m、4. 8 μ m、5. 6 μ m、5. 8 μ m、6. 3 μ m、6.6 μ m、6. 8 μ m、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源锋,汪秀义,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源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