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及使用其的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302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及使用其的背光模块,该导光板包括一主体部以及一喇叭形状部。主体部具有彼此相互平行一第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且喇叭形状部具有一第二上表面。喇叭形状部连接于主体部的一侧,且喇叭形状部的厚度随着与主体部的距离越远而越大,使喇叭形状部的第二上表面为一倾斜表面,其中喇叭形状部的第二上表面具有复数个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由于在第二上表面上设置了第一微结构,使第二上表面射出的光线可达到雾化的效果,且避免从第二上表面射出的光线过度集中于该处。藉此,从第二上表面射出的光线亮度可与从主体部的第一上表面所射出的光线亮度接近,以均匀化导光板从其上表面所射出的面光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导光板及使用其的背光模块,尤指一种具有喇叭形状(trumpet-shaped)结构的导光板及使用其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液晶显示器逐渐朝向薄型化的目标迈进,因此其背光模块的薄型化亦是重要的课题的一。为了薄化背光模块,背光模块的种类从直下式发展至侧光式。公知侧光式背光模块是将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使发光二极管的光线从导光板的侧壁射入,然后从导光板的上表面射出。虽然目前已有发展出导光板的厚度与发光二极管的高度相同的背光模块,以缩小整体背光模块的厚度,但发光二极管的部分光线仍无法射入导光板中,而导致光利用率下降。由此可知,导光板的厚度是受到发光二极管的高度的限制,而无法缩小。为了使发光二极管的光线可射入导光板,以达到较佳的光利用率,另有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被发展出。然而,由于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的上表面并非为平整表面,而具有一部分倾斜表面,因此从倾斜表面射出的光线会朝部分平整表面的方向聚集,进而造成使用者会观看到一部分区块较其它区块亮。为了解决此问题,虽然有利用遮盖层遮盖此部分区块,以避免观看到此缺陷,但却限制了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有鉴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部,具有彼此相互平行一第一上表面与一第一下表面;以及一第一喇叭形状部,具有一第二上表面,该第一喇叭形状部连接于该主体部的一侧,且该第一喇叭形状部的厚度随着与该主体部的距离越远而越大,使该第一喇叭形状部的该第二上表面为一倾斜表面,其中该第一喇叭形状部的该第二上表面具有复数个第一微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部,具有彼此相互平行一第一上表面与一第一下表面;以及 一第一喇叭形状部,具有一第二上表面,该第一喇叭形状部连接于该主体部的ー侧,且该第一喇叭形状部的厚度随着与该主体部的距离越远而越大,使该第一喇叭形状部的该第ニ上表面为ー倾斜表面,其中该第一喇叭形状部的该第二上表面具有复数个第一微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微结构包括复数个彼此相互平行的棱柱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干,该等棱柱状结构垂直于该第二上表面与该主体部相连接的一侧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干,该等棱柱状结构平行于该第二上表面与该主体部相连接的一侧边。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微结构包括复数个彼此相互平行的圆弧柱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干,该等圆弧柱状结构垂直于该第二上表面与该主体部相连接的一侧边。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干,该等圆弧柱状结构平行于该第二上表面与该主体部相连接的一侧边。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喇叭形状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另包括一第二喇叭形状部,具有一第三上表面,该第二喇叭形状部连接于该主体部的另ー侧,且该第二喇叭形状部的厚度随着与该主体部的距离越远而越大,使该第二喇叭形状部的该第三上表面为ー倾斜表面,其中该第二喇叭形状部的该第三上表面具有复数个第二微结构。9.ー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导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