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炉炉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186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应加热炉炉盖结构,它包括大圈体、小圈体与密封圈,大圈体与小圈体均为平板圆环体,小圈体套接在所述的大圈体内,在小圈体的下表面固定有所述的密封圈,小圈体的内圆直径与所压紧的坩埚的上部内径配合,在大圈体上开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在小圈体上开设有第二螺纹连接孔,在大圈体的内侧底部焊有固定块,在固定块上开设有调节螺纹孔,调节螺纹孔与第二螺纹连接孔呈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节省材料、加工效率高与热量散失小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应加热炉炉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盖结构,尤其是一种感应加热炉炉盖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加热炉的炉盖一般采用铸造成型的炉盖,小圈一般是叠加在大圈上,材料利用率不高,高度调节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节省材料、加工效率高、热量散失小的感应加热炉炉盖结构。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感应加热炉炉盖结构,它包括大圈体、小圈体与密封圈,大圈体与小圈体均为平板圆环体,小圈体套接在所述的大圈体内,在小圈体的下表面固定有所述的密封圈,小圈体的内圆直径与所压紧的坩埚的上部内径配合,在大圈体上开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在小圈体上开设有第二螺纹连接孔,在大圈体的内侧底部焊有固定块,在固定块上开设有调节螺纹孔,调节螺纹孔与第二螺纹连接孔呈同轴设置。所述大圈体的内圆直径与小圈体的外圆直径之差为2、mm。本技术具有可以节省材料、加工效率高与热量散失小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感应加热炉炉盖结构,它包括大圈体I、小圈体2与密封圈3,大圈体 I与小圈体2均为平板圆环体,小圈体2套接在所述的大圈体I内,在小圈体2的下表面固定有所述的密封圈3,小圈体2的内圆直径与所压紧的坩埚的上部内径配合,在大圈体I上开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4,在小圈体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连接孔5,在大圈体I的内侧底部焊有固定块6,在固定块6上开设有调节螺纹孔,调节螺纹孔与第二螺纹连接孔5呈同轴设置。所述大圈体I的内圆直径与小圈体2的外圆直径之差为2 8mm。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炉盖的结构,特别是一种感应加热炉炉盖的结构,由一块整体钢板切割后分成大小两个圆环组成,小圈体2套在大圈体I里面,大圈体I与炉壳上口连接,大圈体I通过一圈密封圈压住坩埚,防止坩埚内高温溶液溢出。本技术中的大圈体I与小圈体2由同一块钢板切割成大小两个圆环;大圈体I上的第一螺纹连接孔4与炉体进行连接,大圈体I的内侧底部焊有固定块6,固定块6上有调节螺纹孔;小圈体2上有第二螺纹连接孔5,第二螺纹连接孔5与大圈体I的内侧底部焊有固定块6的调节螺纹孔同轴,通过调节螺丝,可以调节小圈体2的高度,以达到压紧坩埚上的密封圈3 ;小圈体2的内圆直径与所压紧的坩埚的上部内径一致,或者小圈体2的内圆直径比坩埚上口内径略小。本技术节省材料,大圈体I与小圈体2之间留一个焊割缝,一块钢板割出大小圆环体;大圈体I的内圆与小圈体2的外圆之间间隙小,只有一个割缝大小,保温性好;小圈体2在大圈体I内部可以上下移动,压紧坩埚上密封圈3时调节距离大;加工效率高,一条割缝分割大圈体I与小圈体2 ;热量散失小,坩埚口的高温热量经过密封圈3后,传到小圈体2的热量已经不多, 小圈体2与大圈体I之间的割缝也阻挡了温度进一步外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加热炉炉盖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大圈体(1)、小圈体(2)与密封圈(3),大圈体(1)与小圈体(2)均为平板圆环体,小圈体(2)套接在所述的大圈体(1)内,在小圈体(2)的下表面固定有所述的密封圈(3),小圈体(2)的内圆直径与所压紧的坩埚的上部内径配合,在大圈体(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4),在小圈体(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连接孔(5),在大圈体(1)的内侧底部焊有固定块(6),在固定块(6)上开设有调节螺纹孔,调节螺纹孔与第二螺纹连接孔(5)呈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加热炉炉盖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大圈体(I)、小圈体(2)与密封圈(3),大圈体(I)与小圈体(2)均为平板圆环体,小圈体(2)套接在所述的大圈体(I)内,在小圈体(2)的下表面固定有所述的密封圈(3),小圈体(2)的内圆直径与所压紧的坩埚的上部内径配合,在大圈体(I)上开设有第一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豪特维思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