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锅炉沾污的粉煤灰和灰渣联合再循环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7111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锅炉沾污的粉煤灰和灰渣联合再循环的系统,包括粉煤灰再循环系统和灰渣再循环系统,粉煤灰再循环系统是从除尘器出口引出粉煤灰输送至磨煤机,灰渣再循环系统将锅炉渣池的灰渣收集到干燥机,将干燥后的灰渣进行破碎,经破碎的灰渣输送至灰渣储仓,再从灰渣储仓输送至磨煤机,在磨煤机中将粉煤灰、灰渣及原煤煤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磨制至所需粒度后经过燃烧器喷入炉膛内燃烧;随着烟气的流动,烟气中的活性Na逐渐转变为不溶性Na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固定烟气中的活性Na,使其生成不溶性Na而不会冷凝粘附在对流受热面上,切断了沾污形成的源头,保护对流受热面安全运行,增加了锅炉的运行时间,提高了电厂的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止锅炉沾污技术,特别是一种防止锅炉沾污的粉煤灰和灰渣联合再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发电行业以火力发电为主,火电装机容量超过70%以上。火电动力用煤多采用劣质低品位煤,以至于会造成锅炉炉膛水冷壁结渣、对流受热面沾污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是长期影响电站锅炉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结渣和沾污会降低锅炉的传热效率,影响锅炉出力,使得设备的运行安全性严重降低,结渣严重时可能导致锅炉熄火、爆管、非计划停炉等重大事故。在燃烧高碱性的准东煤时沾污现象尤为严重,只有掺混碱金属含量较低的煤种才能减轻对流受热面的沾污状况。高碱性煤种约占我国煤炭资源保有量的20%,目前该部分煤种还未实现独立应用,只能通过掺烧的模式部分利用。由于煤中含高碱性元素(主要为钠元素)的固有特性,导致燃烧设备受热面结渣及沾污严重,不能实现准东煤的纯烧利用和发挥准东煤储量达、价格低等优势,导致对于我国大量高碱金属含量煤的大规模利用受到限制,从而制约了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的效率。高碱性煤在煤粉锅炉燃烧过程中由于碱金属元素的挥发,容易在锅炉受热面冷凝形成一层打底附着物。打底附着物主要以NaCl或Na2SO4B式存在,上述成分在高温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锅炉沾污的粉煤灰和灰渣联合再循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煤灰再循环系统和灰渣再循环系统,其中:粉煤灰再循环系统包括磨煤机(1)和除尘器(8),磨煤机(1)的出料口与锅炉燃烧器(2)连接,除尘器(8)的进料口与锅炉尾部烟道的空气预热器(7)的出口连接;所述除尘器(8)设置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为输出煤灰出口,一个出口为返回煤灰出口,返回煤灰出口连接至磨煤机(1)的进料口;灰渣再循环系统包括磨煤机(1)、灰渣储仓(13)、灰渣破碎机(11)、灰渣干燥机(10),磨煤机(1)的出料口连接至锅炉的燃烧器(2),灰渣干燥机(10)的进料口与锅炉的渣池出口连通,灰渣干燥机(10)的出料口连接至灰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锅炉沾污的粉煤灰和灰渣联合再循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煤灰再循环系统和灰渣再循环系统,其中 粉煤灰再循环系统包括磨煤机(I)和除尘器(8),磨煤机(I)的出料口与锅炉燃烧器(2)连接,除尘器(8)的进料口与锅炉尾部烟道的空气预热器(7)的出口连接;所述除尘器(8)设置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为输出煤灰出口,一个出口为返回煤灰出口,返回煤灰出口连接至磨煤机(I)的进料口 ; 灰渣再循环系统包括磨煤机(I )、灰渣储仓(13)、灰渣破碎机(11 )、灰渣干燥机(10),磨煤机(I)的出料口连接至锅炉的燃烧器(2),灰渣干燥机(10)的进料口与锅炉的渣池出口连通,灰渣干燥机(10 )的出料口连接至灰渣破碎机(11)的进料口,灰渣破碎机(11)的出料口连接至灰渣储仓(13)的进料口,灰渣储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勇刘正宁郭盼李阳樊伟杜奇张媛张春飞张鑫刘江张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