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吊装用夹具及吊装用夹具组件,属钢结构施工领域。该夹具包括:U型夹套、紧固螺栓和耳板;U型夹套由上夹板和下夹板连接而成,上、下夹板之间形成能穿过钢梁的翼缘的夹槽;U型夹套的上夹板上设有紧固孔,紧固孔内设有紧固螺栓,能固定U型夹套的夹槽内设置的钢梁的翼缘;U型夹套的上夹板上设置耳板,耳板上设有连接孔。该夹具拆方便快捷,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H型或工字型钢梁的吊装,能够有效地提高吊装速度。该夹具解决了钢结构施工吊装钢梁中,要在钢梁上焊接临时吊耳或开设吊装孔等方式设置吊点,避免对原钢梁因焊接、切割或钻孔等造成的破坏,保障钢梁的安全及吊装施工,减少了材料、人工投入,节约施工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装用夹具及吊装用夹具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的越来越多,构成结构层的钢梁的截面主要采用H型或“工”字型,而且钢梁的数量一般都很大,要进行钢梁的吊装,就要在钢梁上设置吊点,既要保证吊装的安全,又要保证有一定的吊装效率。目前有一种现有技术如图1、2所示,采用在钢梁的上翼缘焊接临时吊耳2的方法对钢梁I进行吊装,吊耳2可以在加工厂焊接,也可以在现场焊接到钢梁I上,吊耳2上开设吊装孔,用卡环4穿过吊耳2上的吊装孔形成临时吊点,通过吊绳3实现对钢梁的吊装。采用这种方式对钢梁进行吊装,需要在每个钢梁上都焊接吊耳,增加了人工、材料和设备的投入,提高了施工的成本;由于在吊装过程中整个钢梁的自重只由两个吊耳承担,所以对吊耳与钢梁翼缘之间焊缝的质量要求很高,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对焊缝进行探伤,使吊装工作变得繁琐;而在钢梁吊装完成后,还需要将吊耳割除才能铺设楼层板,增加了高空作业的工作量,带来了安全隐患;同时,吊耳的焊接与割除还会对钢梁造成破坏。目前还有另一种现有技术如图3、4所示,采用直接在钢梁11的上翼缘开设吊装孔12的方法进行吊装。吊装孔12直接在加工厂用磁力钻在钢梁11上开设完成,用卡环14穿过钢梁上翼缘上的吊装孔12形成临时吊点,通过吊绳13实现对钢梁的吊装。采用这种方式对钢梁进行吊装,需要在每根钢梁上都开设吊装孔,增加的构件制作的工序,延长的构件制作的周期;同时还增加了人工、材料和设备的投入,提高了构件的制作成本;而且,在钢梁上开孔还会对钢梁造成破坏,在孔周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改变了钢梁的应力状态,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从上述现有技术对钢梁吊装施工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现有对钢梁的吊装技术至少存在下述问题(I)增加了大量的人工、材料和设备的投入,提高了施工成本;(2)增加了施工工序,影响了施工的效率;(3)需要在钢梁上进行焊接、切割或钻孔等处理,会对钢梁造成破坏,影响了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装用夹具及吊装用夹具组件,用在钢结构施工中对钢梁进行吊装,能方便设置在钢梁上形成易拆卸可重复使用的临时吊点,避免了在每根钢梁上都焊接临时吊耳或开设吊装孔才能进行吊装,而造成的工序繁琐、增加成本及损坏钢梁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吊装用夹具,包括U型夹套、紧固螺栓和耳板;U型夹套由上夹板和下夹板连接而成,上、下夹板之间形成能穿过钢梁的翼缘的夹槽;U型夹套的上夹板上设有紧固孔,紧固孔内设有紧固螺栓,能固定U型夹套的夹槽内设置的钢梁的翼缘;U型夹套的上夹板上设置耳板,耳板上设有连接孔。本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吊装用夹具组件,包括两个吊装用夹具,其中,每个吊装用夹具均采用上述的吊装用夹具;两个吊用夹具的U型夹套的夹槽的开口相对设置能夹设固定在H型或工字型钢梁的翼缘形成吊点。从上述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通过上、下夹板连接形成夹槽的U型夹套,在U型夹套的上夹板上设置紧固螺栓,可通过夹槽来穿过钢梁的翼缘,并由紧固螺栓对夹槽内钢梁的翼缘固定,从而使吊装用夹具方便的设置在钢梁上形成吊点。该夹具结构简单,能够牢固的套在钢梁的翼缘上,吊装过程中不会在钢梁上发生滑动,吊装完成后可以方便快速的拆卸下来重复使用。该夹具解决了在钢结构施工吊装钢梁过程中,要在钢梁上焊接临时吊耳或开设吊装孔等方式设置吊点,避免了对原钢梁结构因焊接、切割或钻孔等造成的破坏,使钢梁结构安全及吊装施工安全得到保障,同时减少了材料、人工的投入,节约了施工成本,而且该夹具装卸方便灵活,易于操作人员掌握,也提高了吊装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一提供的吊装钢梁设置的吊点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一提供的利用设置的吊点吊装钢梁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二提供的吊装钢梁设置的吊点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二提供的利用设置的吊点吊装钢梁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吊装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吊装用夹具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吊装用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装用夹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装用夹具组件吊装钢梁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不的部件为1-钢梁;2_吊耳;3_吊绳;4-卡环;11-钢梁;12_吊装孔;13-吊绳;14_卡环;21-U型夹套;211-上夹板;212_下夹板;213_夹槽;22、23_C型加劲板;24、25_紧固孔;26、27_紧固螺栓;28_耳板;281_耳板的连接孔;31_吊装用夹具一;311-吊装用夹具一的夹槽;41_吊装用夹具二 ;411-吊装用夹具二的夹槽;51_连接部件;61-钢梁;611-钢梁的上翼缘;612_钢梁的腹板;71_吊装用夹具组件;81_吊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I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吊装用夹具,用在钢结构施工中,能固定设置在H型或工字型钢梁的翼缘形成临时吊点,方便对钢梁的吊运安装,如图5、6所示,该吊装用夹具包括U型夹套21、紧固螺栓26、27和耳板28 ;其中,U型夹套21由上夹板211和下夹板212连接而成,U型夹套21的上、下夹板211、212连接后为一体结构,上、下夹板211、212之间形成夹槽213,夹槽213可用于穿过H型或工字型钢梁的翼缘;U型夹套的上夹板上设置的紧固孔至少为两个,分别设置在U型夹套的两侧,各紧固孔均为螺纹孔,各紧固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U型夹套21的上夹板211上设有紧固孔24、25,可在上夹板21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紧固孔24、25,各紧固孔24、25均可采用螺纹孔,各紧固孔24、25内均设有紧固螺栓26、27,紧固螺栓26、27的前端伸入到U型夹套21的夹槽213内,拧紧紧固螺栓26、27能固定U型夹套21的夹槽213内设置的钢梁的翼缘。U型夹套21的上夹板211上设置耳板28,耳板28可设置在U型夹套21的上夹板211中间部位,耳板28上设有连接孔281,连接孔281可设置在耳板28的中间部位。上述吊装用夹具中还可以设置C型加劲板22、23,C型加劲板22、23可采用两个,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U型夹套21外面,可分别固定设置在U型夹套21外面的两侧,起到加强U型夹套21强度的作用。耳板28的左、右两边分别与U型夹套21外面两侧设置的C型加劲板22、23的上边固定连接,这样耳板28、U型夹套21和两个C型加劲板22、23均固定连接,加强了该吊装用夹具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装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夹套、紧固螺栓和耳板;U型夹套由上夹板和下夹板连接而成,上、下夹板之间形成能穿过钢梁的翼缘的夹槽;U型夹套的上夹板上设有紧固孔,紧固孔内设有紧固螺栓,能固定U型夹套的夹槽内设置的钢梁的翼缘;U型夹套的上夹板上设置耳板,耳板上设有连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洋,徐大洲,乐永钰,徐坤,方春生,向纪才,陈爱东,高勇刚,罗琴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