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带卷收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齿条式预拉紧机构的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预紧齿轮左、右两端的轴分别连接卷簧组件的轴孔和卷带筒内的限力杆的左端;一直线运动的齿条装置设在预紧齿轮旁,所述的齿条装置的一端对应预紧齿轮的啮合处,在齿条装置的运动行程中齿条装置与预紧齿轮啮合,齿条装置的另一端设有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没有离合器组件,不但结构紧凑,而且使气体发生器产生的能量传递到齿条装置上时,可以直接传递到预紧齿轮上;可以减小在预拉紧过程中由于热传递导致的能量损失,而且减少预拉紧时间,从而提高了预拉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全带卷收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齿条式预拉紧机构的安全带卷收器。
技术介绍
普通安全带已经广泛用于各种汽车上,在普通安全带基础上进行改进,而产生了预拉紧式的安全带,这种汽车安全带的特点是在碰撞事故发生的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首先拉紧织带,消除驾驶员和乘员与织带之间的间隙,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织带,使得驾驶员和乘员前倾距离进一步减小,更有效地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现在安全带领域的预拉紧型安全带形式多样,但应用最广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滚珠式预拉紧安全带,另外一种是齿轮齿条式预拉紧安全带。现有的齿条式预紧安全带都带有离合器,其主要原因取决于预拉紧安全带的使用要求,在预拉紧功能没有触发的时候,齿条是不能齿轮接触的,否则会影响卷收器正常的拉出卷收,影响安全带正常情况下的使用。而当预拉紧功能启动的时候,需要把齿条上得到的气体发生器的能量转换到卷轴上,驱动卷轴回卷,收紧织带,实现预拉紧的功能。基于这样的使用需求,就需要设计一个离合器,如图11所示为专利200780013699中所公开的离合器,在预拉紧功能没有启动时,离合器内的棘爪被束缚在离合器圆心周围,离合器与卷轴处于分离状态,卷收器的正常拉出卷收不受影响。当预紧功能启动时,离合器内的棘爪由于离心力作用,克服橡胶圈的束缚,滑出与卷轴啮合,实现离合器和卷轴的连接,离合器和卷轴在齿条的推动下,实现了安全带织带的预紧回转,实现预拉紧功能。作为齿条式预拉紧设计,以下专利中均采用了离合器结构。I、专利一种车用预紧式安全带的预紧离合机构,专利号CN200710030806. 5 ;2、专利用于座椅安全带的预紧器,专利号CN201120221919. 5 ;3、专利安全带卷取装置,专利号CN201110177611.X ;4、专利一种安全带预紧器的离合机构,专利号200910188450. 7 ;5、专利带有齿条预紧器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专利号200780013699. 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中国专利201110388310. I所公开的限力型安全带卷收器的基础上,设计一种齿条式预拉紧机构来取消离合器,且能保证安全带卷收器在预紧功能没有启动前,能实现与预紧齿轮相轴接的卷带筒与齿条装置的分离;并能在预紧功能启动时,防止齿条与预紧齿轮的碰撞。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具有齿条式预拉紧机构的安全带卷收器,包括齿条装置、动力装置、卷簧组件、预紧齿轮、U型架、卷带筒、限力杆,止动轮、锁止爪、复位弹簧、带感组件、车感组件、盖,其特征在于预紧齿轮左、右两端的轴分别连接卷簧组件的轴孔和卷带筒内的限力杆的左端;一直线运动的齿条装置设在预紧齿轮旁,所述的齿条装置的一端对应预紧齿轮的啮合处,在齿条装置的运动行程中齿条装置与预紧齿轮啮合,齿条装置的另一端设有动力装置;所述的齿条装置包括齿条和预齿,所述的齿条的底端中间设凹槽,位于凹槽两侧的齿条的最底下一排齿形成左右分离的左片齿和右片齿,凹槽的槽底面设有齿槽,左片齿和右片齿上分别设有左销孔和右销孔;所述的预齿为采用Y形齿片,Y形齿片的一端设有顶齿和前齿,顶齿与前齿之间呈V形夹角,Y形齿片的另一端设有销孔;预齿嵌入凹槽中并且预齿的顶齿与齿槽啮合,预齿的另一端的销孔与齿条的左、右销孔采用预紧销销接,而预齿的前齿则与齿条的左片齿和右片齿组合成一排齿,预齿的底部与齿条的左片齿和右片齿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如齿的闻度闻于左片齿和右片齿。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歧管帽、气体发生器、进气歧管,进气歧管的上部内设有气体发生器,进气歧管的顶部套设有歧管帽;所述的进气歧管设在预紧齿轮旁,且进气歧管与预紧齿轮之间有间距,齿条装置的另一端从进气歧管底部的齿条管部穿入并位于气体发生器下方,进气歧管的齿条管部的底部对应预紧齿轮侧设为坡口状。所述的齿条的左片齿和右片齿的齿高低于齿条上的其余齿的齿高,齿条上的其余齿的齿高与预齿的前齿的齿高一致。所述的齿条采用一体式齿条或组合式齿条,所述的组合式齿条为从左到右依次销接左齿片、中间齿片、右齿片而成,齿槽位于中间齿片的底端面上。所述的齿条装置的顶端还设有推块,推块设为具有上下平台的阶梯形,推块的上平台的外轮廓小于下平台的外轮廓,密封套套设在推块的上平台上,密封套的外轮廓大小与下平台的外轮廓大小一致。所述的预紧齿轮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牵制支架和预紧座,所述的牵制支架为垂直的板状结构并设有左轴孔,所述的预紧座为左右向具有深度的板槽结构,预紧座的垂直放置的底板的左侧面上对应齿条装置处纵向设有条形槽,预紧座的底板上还设有右轴孔,条形槽前侧的槽边对应右轴孔处设有缺口,缺口的高度大于预紧齿轮的直径,牵制支架上的左轴孔及预紧座上的右轴孔分别套设在预紧齿轮左右两端的轴上,牵制支架的四周与预紧座的四周固定连接在一起,预紧座的右侧面固定在U形架的左侧板上,预紧齿轮的后半部分的齿位于条形槽中。条形槽的前后槽边的上边界低于预紧座的底板的顶部,进气歧管的齿条管部的前侧设有凸片,在齿条管部的左右两侧还设有销杆,销杆的顶部切线与凸片的底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在对应销杆处的牵制支架与预紧座的底板上分别设有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凸片的底部卡接在条形槽的前后槽边的顶边上,进气歧管的齿条管部的左右两个销杆分别销接入牵制支架的左安装孔内及预紧座的右安装孔内。牵制支架上的左轴孔周围设有环形的凸台。所述的推块上设有气孔。所述的推块与齿条装置为一体式。对应气孔处的密封套上设有弱化气孔膜,在密封套的四边上位于气体发生器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孔槽。进气歧管与歧管帽采用螺纹连接,进气歧管与歧管帽之间还设有橡胶圈或胶水层。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没有离合器组件,不但结构紧凑,减小了预拉紧机构的体积,而且使气体发生器产生的能量传递到齿条装置上时,可以直接传递到预紧齿轮上,从而驱动安全带卷收器的卷带筒旋转,实现预拉紧功能;取消了离合器,可以减小在预拉紧过程中由于热传递导致的能量损失,而且减少预拉紧时间,从而提高了预拉紧效率;同时也节省了离合器机构的零件、制造、工艺、仓储、管理和研发等费用;齿条上设计有排气用的小的气孔,使气体发生器点爆产生的气压不会作用在限力机构上,卷收器的限力功能得以正常实施,有效降低乘员在撞车后胸部受到的织带压力,减小伤害值;在密封套上设有弱化结构,使预拉紧结束后能够快速泄压,减小预拉紧功能后的残压值。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齿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动力装置、齿条装置与预紧齿轮组成的预拉紧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图中箭头表不气体运动方向。图4为本技术中预拉紧机构中预齿与预紧齿轮初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体运动方向。图5为本技术中预拉紧机构中预齿的顶齿脱离齿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不气体运动方向。图6为图2中中间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齿条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齿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I中预紧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现有的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设计理念是,在原有的中国专利201110388310. I所公开的限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齿条式预拉紧机构的安全带卷收器,包括齿条装置、动力装置、卷簧组件、预紧齿轮、U型架、卷带筒、限力杆,止动轮、锁止爪、复位弹簧、带感组件、车感组件、盖,其特征在于:预紧齿轮(6)左、右两端的轴分别连接卷簧组件(4)的轴孔和卷带筒(15)内的限力杆(16)的左端;一直线运动的齿条装置设在预紧齿轮(6)旁,所述的齿条装置的一端对应预紧齿轮(6)的啮合处,在齿条装置的运动行程中齿条装置与预紧齿轮(6)啮合,齿条装置的另一端设有动力装置;所述的齿条装置包括齿条和预齿(12),所述的齿条的底端中间设凹槽,位于凹槽两侧的齿条的最底下一排齿形成左右分离的左片齿(8?1)和右片齿(10?1),凹槽的槽底面设有齿槽(11?2),左片齿(8?1)和右片齿(10?1)上分别设有左销孔(8?2)和右销孔(10?2);所述的预齿(12)为采用Y形齿片,Y形齿片的一端设有顶齿(12?1)和前齿(12?2),顶齿(12?1)与前齿(12?2)之间呈V形夹角,Y形齿片的另一端设有销孔(12?3);预齿(12)嵌入凹槽中并且预齿的顶齿(12?1)与齿槽(11?2)啮合,预齿的另一端的销孔(12?3)与齿条的左、右销孔采用预紧销(7)销接,而预齿的前齿(12?2)则与齿条的左片齿(8?1)和右片齿(10?1)组合成一排齿,预齿(12)的底部与齿条的左片齿(8?1)和右片齿(10?1)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前齿(12?2)的高度高于左片齿(8?1)和右片齿(1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春波,徐俊,藤村好市,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