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包括若干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包括反射区和透射区;液晶层为蓝相液晶层;反射区和透射区的液晶盒厚相等;第二基板对应于透射区的部分设置有多个等间距交替排布的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一像素电极;第一基板对应于反射区的部分设置有一对应于整个反射区设置的第二公共电极,第二基板对应于反射区的部分设置有一对应于反射区设置的第二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中心形成空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去取向层;并通过对透射区和反射区的电极结构的设计扩大了显示视角,提高了对比度,实现单盒厚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指一种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一般由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对盒形成,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装有液晶层。由于液晶分子自身不发光,所以显示器需要光源以便显示图像,根据采用光源类型的不同,液晶显示器可分为透射式、反射式和透反式。其中,透射式的液晶显示器主要以背光源作为光源,在液晶面板后面设置有背光源,阵列基板上的像素电极为透明电极作为透射区,有利于背光源的光线透射穿过液晶层来显示图像;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主要是以前光源或者外界光源作为光源,其阵列基板采用金属或者其他具有良好反射特性材料的反射电极作为反射区,适于将前光源或者外界光源的光线反射;透反式液晶显示器则可视为透射式与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结合,在阵列基板上既设置有反射区,又设置有透射区,可以同时利用背光源以及前光源或者外界光源以进行显示。透射式液晶显示器的优点是可以在暗的环境下显示明亮的图像,但缺点是能透过的光线占背光源发射光线的比例较小,背光源利用率不高,为提高显示亮度就需要大幅度提高背光源的亮度,因此能耗高。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优点是能利用阳光或者前光源作为光源,功耗相对较低,但缺点是由于对外部光源的依赖而无法在暗处显示图像。透反式液晶显示器兼具透射式和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优点,既可以在暗的环境下显示明亮的图像,在室内使用,也可以在室外使用。因此,它被广泛用于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的显示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掌上电脑,GPRS等移动产品。此外,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实现更高的对比度,更快的响应时间以及更宽的观看视角,具有快速应答特性的蓝相液晶材料逐渐受到重视。蓝相是一种介于各相同性态与胆甾相之间的一种液晶相,其存在的温度范围非常狭窄,大约只有1℃的温度区间。但是,近年来发现经过高分子稳定化以后的蓝相液晶存在温度范围会大大拓宽,基本可以满足作为液晶显示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蓝相液晶显示器作为最具有潜能的下一代显示器,具有以下的革命性特征:(1)在不加电压的情况下,蓝相液晶是各相同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具有视野角大,暗态好的特点;(2)蓝相液晶显示器的理论响应时间可达到毫秒级以下,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响应时间;(3)由于蓝相液晶的高分子稳定性,在不加电压的情况下是各相同性的,使得它不需要其他的各种液晶显示模式所必须的取向层,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制造工艺。现有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器,一般都是采用正性液晶,需要取向层,且反射区与透射区盒厚不等,显示视角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实现单盒厚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结构,其采用新的电极结构,实现半透半反的显示效果。同时,反射区所采用的电极结构设计扩大了显示视角,提高了对比度。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若干子像素,每一所述子像素包括反射区和透射区;所述液晶层为蓝相液晶层;所述反射区和所述透射区的液晶盒厚相等;所述第二基板对应于透射区的部分设置有多个等间距交替排布的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基板对应于反射区的部分设置有一对应于整个反射区设置的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对应于反射区的部分设置有一对应于反射区设置的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中心形成有空孔。优选的,所述空孔为圆形的空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对应于整个所述反射区设置的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优选的,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并对应于整个反射区设置的反射层;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反射层之上,且对应于整个反射区和透射区设置的绝缘层;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形成于所述绝缘层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并对应于所述透射区设置;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形成于所述绝缘层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并对应于所述反射区设置。优选的,所述液晶盒厚为3~6μm;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宽度为1~3μm;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间距为4~8μm;所述空孔的直径为10~25μm;所述空孔至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边缘之间形成的区域的最小宽度为2~6μm。优选的,所述液晶盒厚为4.4μm;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宽度为2μm;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间距为6μm。所述空孔的直径为18μm;所述空孔至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边缘之间形成的区域的最小宽度为4μm。优选的,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的电压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优选的,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对应于所述反射区和透射区设置的第一偏光片;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并对应于所述反射区和透射区设置的第二偏光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由于采用蓝相液晶层,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可不需要取向层,简化制作工艺;并通过对透射区和反射区的电极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半透半反的显示效果;同时,反射区所采用的电极结构设计扩大了显示视角,提高了对比度。此外,实现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的单盒厚结构,简化工艺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不加电压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加电压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不加电压时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不加电压时俯视示意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基板上的电极结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上的电极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0、与第一基板100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00、以及设置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的液晶层,液晶层为蓝相液晶层;其中,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包括若干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包括反射区和透射区;反射区和透射区的液晶盒厚相等;第二基板200对应于透射区的部分设置有多个等间距交替排布的第一公共电极101和第一像素电极102;第一基板100对应于反射区的部分设置有一对应于整个反射区设置的第二公共电极201,第二基板200对应于反射区的部分设置有一对应于反射区设置的第二像素电极202,第二像素电极202中心形成有空孔202a(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其液晶层采用蓝相液晶,蓝相液晶在不加电压的情况下,蓝相液晶是各相同性的,具有视野角大,暗态好的特点;且由于蓝相液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若干子像素,每一所述子像素包括反射区和透射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为蓝相液晶层;所述反射区和所述透射区的液晶盒厚相等;所述第二基板对应于透射区的部分设置有多个等间距交替排布的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基板对应于反射区的部分设置有一对应于整个反射区设置的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对应于反射区的部分设置有一对应于反射区设置的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中心形成有空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若干子像素,每一所述子像素包括反射区和透射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为蓝相液晶层;所述反射区和所述透射区的液晶盒厚相等;所述第二基板对应于透射区的部分设置有多个等间距交替排布的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基板对应于反射区的部分设置有一对应于整个反射区设置的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对应于反射区的部分设置有一对应于反射区设置的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中心形成有空孔;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的电压相等;所述空孔为圆形的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对应于整个所述反射区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并对应于整个反射区设置的反射层;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反射层之上,且对应于整个反射区和透射区设置的绝缘层;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形成于所述绝缘层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畅,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