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气监控,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排放废气中金属元素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大气环境污染中的颗粒物通常可以细分为一次颗粒物(Primary Particles)和二次颗粒物(Secondary Particles)。一次颗粒物主要来源污染源直接排出的颗粒物,如工业炉窑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粉尘等;二次颗粒物主要是气态污染物在环境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生成的新的污染物。当前的研究表明不同粒径大气气溶胶污染物中的金属元素成分对人体危害极大,其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针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金属元素的测定,有几项国家标准。如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64. 1-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63. 1-2001),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测定《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这些方法的共性在于采用玻璃纤维滤筒对污染源排放颗粒物进行采样,采样后的滤筒采用酸性加热消解进行长时间消解,消解液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试。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的金属元素常见Zn、Cr、Ni、Cu、Pb、Cd、Mo等元素,这些元素的测试结果在环境监测与评价、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污染物来源解析与成分谱的建立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行业内的现行的监测标准主要是针对污染源排气中单一金属元素的测试。这些元素逐一测试,影响测试效率。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的监测主要采用价格低廉、机械性能较好的玻璃纤维滤筒采样,但空白玻璃纤维滤筒金属本底含量较高,单个滤筒各金属元素含量基本在O. 01-0. 05mg之间,对固定污染源排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金属元素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滤筒洗脱,将原始空白玻璃纤维滤筒在90℃的水浴条件下用1:1的HNO3浸泡1.5小时,浸泡后的滤筒在纯水中浸泡三次,每次10分钟,最后在105℃下干燥烘干,制成低金属本底滤筒备用;步骤二,滤筒消解,采用微波密闭消解,将经步骤一制得的滤筒用于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金属采样,采样后的滤筒剪碎,置于消解罐中,加入10:1的浓硝酸?高氯酸混合液10mL,在115℃下密闭消解30分钟;冷却后用布氏漏斗过滤掉残渣,滤液在电热板上加热微沸至剩1?3mL左右,再加入1:1的HNO3?1mL,加热使残渣溶解,定容转移至50?mL的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标线;步骤三,重复步骤二中的消解过程,制备二只未经采样的低金属本底空白滤筒消解液;步骤四,配置含Zn、Cr、Ni、Cu、Pb、Cd、Mo的标准溶液系列,标准系列中含1%的硝酸;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试标准系列和滤筒消解液中的上述金属元素:?某金属元素(μg?/m3)=???????????????????????????????????????????????C(μg/mL)???滤筒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向宏,黄企周,彭庭辉,季小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