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包括:萃取容器,所述萃取容器上设置有进样口,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上端的横截面积;光源和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的检测器,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一侧,所述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另一侧。其中,检测器是用于检测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层的吸光度,来判断萃取层中含有的萃取成分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能够完成整个萃取分离检测过程,并且整个过程能够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的情况,避免了对人体的毒害。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萃取分离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萃取是指两个完全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相接触后,一个相中的溶质经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另一个相,或在两相中重新分配的过程。由于萃取具备物质分离、提取、浓缩等功能,萃取分光光度法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度高,在分析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验室分析中,一般先采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再人工把萃取层分离进行检测,萃取过程繁琐,同时使用者接触有毒有害试剂,容易造成对身体的毒害。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以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以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包括萃取容器,所述萃取容器上设置有进样口,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上端的横截面积;光源和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的检测器,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一侧,所述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另一侧。优选的,上述光源和所述检测器可移动的分别设置在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两侧。优选的,上述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通道和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开闭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萃取容器的底端。优选的,上述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从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向所述萃取容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的延伸端垂直连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形成连通器,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三通道开闭的第二开关。优选的,上述第四通道的上端设置有溢流管。优选的,上述萃取容器中设置有搅拌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方法,包括步骤I)通过进样口将萃取剂和待萃取的溶液放置在萃取容器中;步骤2)将光源和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的检测器分别放置在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两侧,所述检测器检测穿透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后的光线,测得所述萃取成分的浓度。优选的,上述步骤2)还包括,在所述萃取容器的底端设置与所述萃取容器的底端连通的第三通道和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且垂直的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萃取容器的底端形成连通器。优选的,上述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方法还包括步骤4)通过位于所述第四通道的上端的溢流管将萃取后的溶液排出。优选的,上述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方法还包括步骤5)通过重力作用将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从所述萃取容器的底端排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包括萃取容器,所述萃取容器上设置有进样口,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上端的横截面积;光源和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的检测器,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一侧,所述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的另一侧。其中,检测器是用于检测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层的吸光度,来判断萃取层中含有的萃取成分的浓度。使用时,将萃取剂和待萃取的溶液通过进样口放入到萃取容器中,待萃取剂萃取完成后,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和萃取后的溶液在重力作用下,位于萃取容器的下端,此时,将光源和检测器放置到萃取容器的下端,光源照射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照射后的光线被检测器接收,检测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层的吸光度,判断萃取剂中萃取成分的浓度,从而完成整个萃取分离检测过程。整个过程能够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的情况,避免了对人体的毒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I和图2中搅拌器I、进样口 2、萃取容器3、搅拌叶轮4、检测器5、光源6、第一开关7、第一通道8、第二开关9、第三通道10、第四通道11。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能够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的情况,避免了对人体的毒害。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包括萃取容器3,萃取容器3上设置有进样口 2,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上端的横截面积;光源6和用于接收光源6的光线的检测器5,光源6设置在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一侧,检测器5设置在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另一侧。其中,检测器5是用于检测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层的吸光度,来判断萃取层中含有的萃取成分的浓度。使用时,将萃取剂和待萃取的溶液通过进样口放入到萃取容器3中,待萃取剂萃取完成后,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和萃取后的溶液在重力作用下,位于萃取容器3的下端,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上端的横截面积,便于光源的照射,萃取剂和溶液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当萃取剂的密度大于溶液的密度时,萃取剂位于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下方,溶液位于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上方,此时,将光源6和检测器5放置到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下方,光源6照射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照射后的光线被检测器5接收,检测器5检测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层的吸光度,判断萃取剂中萃取成分的浓度,从而完成整个萃取分离检测过程。整个过程能够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的情况,避免了对人体的毒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能够完成使用重型萃取剂时的自动萃取分离及检测过程,重型萃取剂就是萃取剂的密度大于待检测的溶液的密度。同时,可以控制萃取剂和待萃取的溶液的体积,以及萃取容器3的下端,其横截面积小于上端的横截面积的部分的体积,使得位于萃取容器3的下端中的萃取剂和待萃取溶液的位置分布恰当,当萃取完成后,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正好能够被光源6照射,进行检测过程。并且,在检测的过程中保持住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和萃取后的溶液两者的液位,即可保证检测过程的完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简易、可靠,能实现自动化,并且能自动实现萃取、分离、检测一体化功能。具体的,上述光源6和检测器5可移动的分别设置在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两侧。那么就可以控制光源6与检测器5的检测位置,便于对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的检测,当然,萃取容器3本身也可以是能够移动的。具体的,上述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通道8和控制第一通道8开闭的第一开关7,第一通道8设置在萃取容器3的底端。萃取容器3的底端可以认为是萃取容器3的底面,也就是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底面,当检测完成后,开启第一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萃取容器(3),所述萃取容器(3)上设置有进样口(2),所述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上端的横截面积;光源(6)和用于接收所述光源(6)的光线的检测器(5),所述光源(6)设置在所述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一侧,所述检测器(5)设置在所述萃取容器(3)的下端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雄伟,童设华,杨军,文立群,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