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脱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893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脱硫设备属从含氨和硫化氢的气体中脱除硫化氢的设备,特别是从焦炉煤气中脱除硫化氢的设备。该焦炉煤气脱硫设备,其结构为:主要包括使用管线连接在一起的煤气间接冷却器、脱硫塔、再生塔组成,各设备间连接关系为:煤气间接冷却器的煤气出口连接脱硫塔底部的煤气进口,脱硫塔顶部设有脱硫液喷头,脱硫塔上部设有净化煤气出口,脱硫塔底部的脱硫废液出口经溶液循环槽和泵连接再生塔,再生塔上部设有再生脱硫液出口经脱硫液循环管线与脱硫塔相连,再生塔顶部设有内部装有硫泡沫分离装置的塔帽,塔帽底部设有硫泡沫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脱硫前采用煤气间接冷却器将煤气冷却至20-22℃,改进了脱硫塔结构提高了脱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从含氨和硫化氢的气体中脱除硫化氢的设备,特别是从焦炉煤气中脱除硫化氢的设备。
技术介绍
从焦炉煤气中脱除硫化氢的传统技术之一,是以氨作碱源湿式氧化法脱硫技术。焦炉煤气中氨的质量浓度仅5-7g/m3,而硫化氢的质量浓度大多在5-10g/m3。由于氨的质量浓度较低,导致脱硫效率降低,一般仅92-95%。脱后气体中硫化氢含量一般250-400mg/m3。在2012年10月I日开始实施的《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现有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规定,焦炉烟囱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限值在lOOmg/m3 ;对于新建企业规定其限值在50mg/m3 ;对于在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大气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大气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措施的地区内的企业,其焦炉烟囱二氧化硫排放限值为30mg/m3。针对适应上述三种企业以焦炉煤气加热焦炉时焦炉烟囱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限值的焦炉煤气硫化氢允许浓度应分别为< 200mg/m3、^ 50mg/m^P< 10mg/m3。目前炼焦化学工业企业所采用的焦炉煤气脱硫效率较高的脱硫工艺技术为氨作碱源湿式氧化法。现有的工艺是采用直接式煤气冷却器,在冷却器中煤气和冷却用的蒸氨废水直接接触导致了煤气中的氨被冷却液吸收,造成煤气中的氨浓度降低,进而降低了脱硫也中游离氨的浓度,最终造成脱硫率的降低,具多数企业统计其所能达到的脱硫后焦炉煤气硫化氢浓度为250mg/m3—350mg/m3,均远高于硫化氢的允许浓度,这就意味着按GB16171-2012标准要求现有企业焦炉烟 二氧化硫浓度限值,几乎全行业无法达标或接近标准的边缘值排放,说明现行脱硫工艺技术已经不适应现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而对于新建企业和上述特殊地区企业更加不能适应。因此需要采用脱硫效率更高的脱硫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采用直接式煤气冷却器的焦炉煤气脱硫设备造成煤气中的氨被吸收致脱硫效率降低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焦炉煤气脱硫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了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该设备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焦炉煤气脱硫设备,其结构为主要包括使用管线连接在一起的煤气间接冷却器、脱硫塔、再生塔组成,各设备间连接关系为煤气间接冷却器的煤气出口连接脱硫塔底部的煤气进口,脱硫塔顶部设有含脱硫剂的脱硫液喷头,脱硫塔上部设有净化煤气出口,脱硫塔底部的脱硫废液出口经溶液循环槽和泵连接再生塔,再生塔上部设有再生脱硫液出口经脱硫液循环管线与脱硫塔相连,再生塔顶部设有内部装有硫泡沫分离装置的塔帽,塔帽底部设有硫泡沫出口。所述的煤气间接冷却器为横管式煤气冷却器、水平横管式冷却器、立管式换热器、翅片管式冷却器。所述的脱硫塔为两级多效集合式脱硫塔,,即塔内上段为无填料空喷段、下段为填料段。该型脱硫塔更有利于硫化氢的选择吸收,从而排除二氧化碳对脱硫过程的干扰,可以显者提闻脱硫效率。焦炉煤气脱硫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焦炉煤气在煤气间接冷却器中冷却至20-22°C,然后在脱硫塔中喷洒含氨和脱硫剂的脱硫溶液进行脱硫,使脱后煤气中硫化氢浓度能够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即GB16171-2012对企业焦炉烟 二氧化硫排放限值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依据的理论是,脱硫溶液中游离氨的浓度决定脱硫效率,具体可用脱硫后煤气硫化氢质量浓度YH2S=f()加以描述,即脱硫后煤气中硫化氢质量浓度随溶液中游离氨浓度的提高而降低。而脱硫溶液中游离氨浓度与煤气中氨的分压(Pnh3)及 亨利系数(Hra3)有关,即[ΝΗ,]= η'.',因煤气中氨的分压难以改变,而最活跃的因素是亨利系数(HNH3),如氨的亨利系数30°C时为O. 241,而20°C时为O. 00208,即在相同条件下,只要把脱硫溶液温度从30°C降至20°C则脱硫溶液中游离氨浓度也将是30°C时的11倍以上,脱后煤气中硫化氢质量浓度大致为30°C时的;,如以30°C时脱后煤气中硫化氢质浓度为250mg/m33计,则20°C时约为20mg/m3。实践证明,以这种理论指导脱硫工艺技术的设计和运行,已在国内的两套脱硫装置中得到验证,其脱硫后煤气中硫化氢质量浓度均< 10mg/m3,而90%以上的指标均< 5mg/m3。本专利技术设备使用煤气平行管间接冷却器,通过间接冷却有效地解决了直接式煤气冷却设备在冷却器中煤气和含氨较低的冷却水直接接触所导致的煤气中的氨被冷却液吸收,造成煤气中的氨浓度降低,进而降低了脱硫液中游离氨的浓度,最终造成脱硫效率的降低的问题,和采用换热管平行布置的平行管结构,有效地防止了冷却换热管外萘结晶影响换热效率,造成换热管腐蚀等问题。通过上述技术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脱硫塔脱硫效率低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的缺点,对于提高脱硫效率具有良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脱硫塔采用塔内上段为无填料空喷段、下段为填料段的两级多效集合式脱硫塔,可以提高氨与硫化氢的反应速率进而提高脱硫率。在脱硫塔中氨水吸收H2SXO2为化学吸收过程。其主要反应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使用管线连接在一起的煤气间接冷却器、脱硫塔、再生塔组成,各设备间连接关系为:煤气间接冷却器的煤气出口连接脱硫塔底部的煤气进口,脱硫塔顶部设有脱硫液喷头,脱硫塔上部设有净化煤气出口,脱硫塔底部的脱硫废液出口经溶液循环槽和泵连接再生塔,再生塔上部设有再生脱硫液出口经脱硫液循环管线与脱硫塔相连,再生塔顶部设有内部装有硫泡沫分离装置的塔帽,塔帽底部设有硫泡沫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煤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使用管线连接在一起的煤气间接冷却器、脱硫塔、再生塔组成, 各设备间连接关系为煤气间接冷却器的煤气出口连接脱硫塔底部的煤气进口,脱硫塔顶部设有脱硫液喷头,脱硫塔上部设有净化煤气出口,脱硫塔底部的脱硫废液出口经溶液循环槽和泵连接再生塔,再生塔上部设有再生脱硫液出口经脱硫液循环管线与脱硫塔相连,再生塔顶部设有内部装有硫泡沫分离装置的塔帽,塔帽底部设有硫泡沫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焦炉煤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气间接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富姜爱国季广祥温燕明汤志刚康春清陈善龙孙兆俊李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