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芳烃齐聚沥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890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间相沥青前驱体合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芳烃齐聚沥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制备高纯芳烃齐聚沥青的方法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对设备腐蚀强、成本高、提纯困难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纯芳烃齐聚沥青的制备方法,将芳烃化合物通入第一级反应器中,再将催化剂通入催化剂进料系统,混合均匀后通过进料系统将催化剂输入第一级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反应1~50hr,再将第一级反应器中的物料通入第二级反应器中反应,然后将第二级反应器中的物料通过齿轮计量泵输送至耐腐蚀膜蒸发器脱除残余催化剂后制成芳烃齐聚沥青。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反应可控性好、低温高效反应、催化剂循环利用、沥青性能优良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间相浙青前驱体合成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高纯芳烃齐聚浙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间相浙青是制备高性能浙青基炭纤维、针状焦、C/C复合等高级炭材料的前驱原料。高性能的炭材料,一般要求浙青具有杂原子少、灰分含量低、芳香度高、缩合度低以及整齐的分子排列、高的碳收率、较好的流动性等特点。然而,一般石油浙青、煤浙青很难达到以上要求,这主要是由于地质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无论从化学组成还是分子结构都受到其产地的极大影响,尤其是其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杂元素,需要对原料进行进一步的净化等尤其是灰分的脱除。为了得到性能稳定的炭材料产品,对浙青分子结构的调整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对原料浙青进行一系列烦琐的处理过程,如催化裂化——蒸馏分割、加氢、萃取等。以目前的认识,较好的中间相结构的形成还需要有较好的平面度,这是中间相结构的基础;需要芳烃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分子量,以提供足够大的范德华力使分子定向排列形成中间相球晶;需要有较低的体系粘度,保证中间相球晶的长大、流动和相溶,并且为了保证反应过程中粘度不会过大,尤其是避免形成过大的不熔浙青分子,需要体系缩合反应缓和进行。对于制备高性能炭纤维,对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纯芳烃齐聚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芳烃化合物通入第一级反应器中,再将催化剂无水氟化氢和三氟化硼络合物或三氟化硼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30:1的比例通入催化剂进料系统,混合均匀后通过进料系统按照催化剂与高纯芳烃质量比为0.1~50:1的比例将催化剂输入第一级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60~120℃,压力为0.4~1.4MPa条件下反应1~50hr,再将第一级反应器中的物料通入第二级反应器,在100~200℃,压力为?0.1~0.5MPa条件下反应1~50hr,然后将第二级反应器中的物料通过齿轮计量泵输送至耐腐蚀膜蒸发器脱除残余催化剂后制成芳烃齐聚沥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纯芳烃齐聚浙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芳烃化合物通入第一级反应器中,再将催化剂无水氟化氢和三氟化硼络合物或三氟化硼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I 30:1的比例通入催化剂进料系统,混合均匀后通过进料系统按照催化剂与高纯芳烃质量比为O.I 50:1的比例将催化剂输入第一级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60 120°C,压力为O. 4 I. 4MPa条件下反应I 50hr,再将第一级反应器中的物料通入第二级反应器,在100 200°C,压力为-O. I O. 5MPa条件下反应I 50hr,然后将第二级反应器中的物料通过齿轮计量泵输送至耐腐蚀膜蒸发器脱除残余催化剂后制成芳烃齐聚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孝余洋林源永学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创越炭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