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亲性可交联含氟聚合物及其在制备超双疏表面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8291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亲性可交联含氟聚合物及其在制备超双疏表面中的应用,该两亲性可交联含氟聚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通式,其中,A链段的聚合度为40-1000,B链段的聚合度为10-100,C链段的聚合度为20-400;A链段是由单体a聚合而成,B链段是由单体b聚合而成,C链段是由单体c聚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两亲性可交联含氟聚合物中含有环氧基团,因此可利用环氧基团与绝大部分基材表面具有粘接力的优点,可在绝大部分基材表面的构筑超双疏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选用的氧基硅烷也是一种可与表面接枝有羟基、氨基或羧基等活性基团的基材发生交联反应的基团,因此也可与大多数基材表进行交联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两亲性可交联含氟聚合物克服了现有的含氟聚合物与基材表面之间的粘接力不强以及无法用无毒环保的溶剂做分散剂的缺陷。A-b-(B-r-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双疏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亲性可交联含氟聚合物及其在制备超双疏表面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超双疏表面由于其独特的疏水疏油性能,可应用于很多方面。超双疏表面拥有自清洁功能可用于太阳能电板或者一些需要保持清洁的镜面,比如燃气灶具的表面。再者金属表面形成超双疏表面也可极大地改善金属表面的抗腐蚀性能。另外,如果在电线或者高压电网上构筑超双疏表面,可避免电线在冰暴或者雪暴天气表面形成冰冻层,从而引起短路导致大范围断电工厂停产,甚至导致铁路等交通运输线路的中断。超双疏表面可通过很多方法构筑而成,但最基本的条件是要让表面具有很低的表面能,因此考虑含氟化合物和含氟聚合物,在材料表面镀上一层含氟化合物薄膜就成为制备氟表面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这样还可保持材料内部的组成和性质。含氟化合物在基底表面可形成含氟薄层,甚至可通过化学键合方式结合在基底表面,从而赋予表面超双疏特性,但此薄层由于是单分子层而易于受到污染或者损毁。而含氟聚合物应用于超双疏表面,则可提供表面一层较厚的含氟薄层,在实际使用中不易受到溶剂等腐蚀,同时,较难损毁,但目前所用含氟聚合物形成超双疏表面时,聚合物和基底之间很难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亲性可交联含氟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所示的通式:A?b?(B?r?C)其中,A链段的聚合度为40?1000,B链段的聚合度为10?100,C链段的聚合度为20?400;A链段是由单体a聚合而成,B链段是由单体b聚合而成,C链段是由单体c聚合而成;所述的单体a、b、c的结构依次如式I、式II、式III所示:在式I、式II和式III中,R1、R2、R3为H或CH3,R4为CH2、O、COOCH2或C6H6;n、m、z分别为0?10之间的整数,q为4?10之间的整数;y为1;X为环氧基团或氧基硅烷。FDA000023702477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亲性可交联含氟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所示的通式A-b-(B-r-C) 其中,A链段的聚合度为40-1000,B链段的聚合度为10-100,C链段的聚合度为20-400 ;A链段是由单体a聚合而成,B链段是由单体b聚合而成,C链段是由单体c聚合而成; 所述的单体a、b、c的结构依次如式I、式II、式III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两亲性可交联含氟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a为3_(全氟-5-甲基己基)-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氢全氟己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氢全氟癸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氢全氟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六氟异丙基丙烯酸酯、六氟异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五氟乙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全氟苯乙烯、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全氟己基乙烯、全氟丁基乙烯、全氟十二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全氟癸基乙基丙烯酸酯、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全氟庚基乙基丙烯酸酯、全氟十二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癸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全氟庚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两亲性可交联含氟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b为甲基丙烯酸酸缩水甘油醚、丙烯基缩水甘油醚、1,2-环氧基-5-己烯或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异丙基氧基娃烧。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两亲性可交联含氟聚合物在制备超双疏表面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文邹海良张干伟刘锋侯成敏杨洋李妃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