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低高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为:由尖晶石结构主晶相和晶界与晶内的掺杂组分组成,其中尖晶石结构主晶相化学成分:其微结构特征:烧结体相对密度为99.2%~99.6%;晶粒平均尺寸2.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性能铁氧体软磁材料先进制备与应用领域,涉及一种截止频率高达 4. 8MHz的超低高频损耗MnZn功率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超低高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材料尤其适用于采用零电流/零电压软开关技术的高频大功率密度模块开关电源,对微电子学器件的小型化与高密度集成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介绍
MnZn铁氧体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现代通讯、计算机、广播电视、汽车电子以及国防科技等领域中的软磁材料。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对磁性功能器件不断提出小型化和集成化的要求,尤其是随着零电流/零电压软开关技术走向成熟,可工作至兆赫兹频率的高转换效率大功率密度模块开关电源和各种高性能电感器件的发展与需求,有力地促进了高频低损耗MnZn功率铁氧体材料研制与应用。在具有高起始磁导率与饱和磁通密度的基础上,用作电源变压器或电感器磁芯的高频低损耗铁氧体不仅可有效提高模块电源的功率密度,同时可大大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国际上,二十世纪末TDK推向市场的 PC50属于典型的高频低损耗功率铁氧体产品,其工作频率在O. 3^1. 0MHz,起始磁导率为 μ 尸1400±20%、功耗 Pev=80mW/cm3@50mT/500kHz。 荷兰 Philips 公司报道的 3F4 铁氧体材料工作频率则可提高到3MHz。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总体上虽产量大,但高性能铁氧体材料发展一直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高频低损耗MnZn铁氧体材料方面,仅有少数厂家能生产供货,但仍存在起始磁导率偏低、或截止频率低和功率损耗大等问题。有公开专利报道,起始磁导率 μ i=1500±20% 时,功耗 Pcvl00mff/cm3(50mTi500kHz/100°C ),或 300mW/ cm3(30mTilMHz/100°C )0当工作频率增加到IMHz以上时,材料功耗将成指数关系上升。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性能开关电源的发展。研究表明,铁氧体材料各项磁性能参数间在物理上存在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且强烈地依赖于材料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制备工艺以及材料的微观结构细节。MnZn铁氧体通过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的调节可实现高的起始磁导率和饱和磁通密度,但起始磁导率与截止频率的Snoke关系却使材料的截止频率随其起始磁导率的增加而降低,导致MnZn铁氧体材料常在 IMHz时就因磁化共振效应而出现磁导率虚部(功率损耗)的陡然增加和功率损耗峰,其峰形特征与铁氧体化学组成、磁晶各向异性系数、晶粒尺寸和磁畴结构等参数及其分散性密切相关。此外,MnZn铁氧体的半导性也可使材料在高频时产生强烈的涡流损耗。因此,高频低损耗MnZn功率铁氧体的实现应在主配方优化的基础上,使材料达到功率铁氧体所应具有的饱和磁通密度,进而根据铁氧体高频损耗的机制着力改善与调控包括晶界组成与结构、晶粒尺寸与磁畴结构等方面在内的材料微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均匀致密细晶微结构特征、截止频率达4. SMHz的超低闻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超低闻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特征在于N2中预烧合成单相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粉料,并进行颗粒尺寸的旋流分选,以实现对铁氧体晶粒尺寸大小及其分散性的调控;同时,引入和优化纳米氧化物颗粒的复合掺杂,在实现对铁氧体晶粒磁晶各向异性系数与磁致伸缩系数、铁氧体中晶粒生长与材料致密化过程调控的同时,对磁畴状态和晶界结构与组分达到了有效调控,实现了提高材料截止频率和减小其功率损耗密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超低高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由尖晶石结构主晶相和晶界与晶内的掺杂组分组成,其中尖晶石结构主晶相化学成分[Aii^ZnylFeIIFe|+O4,其中 O. 70〈χ〈0· 78,O. 12<y<0. 24,O. 05〈 δ〈O. I2;掺杂组分及其各掺杂组份占主晶相质量的百分含量分别为CaO 0. 2(Γ0. 35%、SiO2 O. 10 0· 18%、Nb2O5 0. ΟΓΟ. 10%、ZrO2 :0· ΟΓΟ. 08%、TiO2 0. 08 O. 16%、Bi2O3 0. 0Γ0. 08% ;其微结构特征烧结体相对密度为99. 29Γ99. 6%;晶粒平均尺寸2. O μ m<d<3. 5 μ m, 尺寸偏差16%彡σ彡18% ;其主要性能1)起始磁导率1280 SyiS 1920 ;2)截止频率4. 8彡fro ( 4. 95MHz,磁导率虚部共振峰带宽3. 3彡Δ f ^ 3. 6MHz ;功率损耗58 (( Pcv ( 65mff/cm3i30mT/lMHz/100°C, 145 ( Pcv ( 160mW/cm3@10mT/3MHz/100°C。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超低高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I)以Fe203、MnCO3和ZnO为原料,按照疒O4进行各组分原料的计量配料,经分别研磨与混合过程得到粒度合适与均匀的混合粉料;进而,将混合粉料压成料块,在氮气中进行预烧,合成得到单相尖晶石结构MnZn铁氧体粉料;(2)将预烧合成的物料在乙醇介质中进行碾碎和二次球磨,并通过流体旋流器对二次球磨粉体颗粒进行分选,得到颗粒尺寸均一的铁氧体浆料;进而,将CaO、SiO2, Nb2O5,ZrO2^TiO2和Bi2O3氧化物纳米粉引入铁氧体浆料,并进行混合与均化,通过喷雾干燥过程得到均匀掺杂铁氧体粉料;(3)将掺杂铁氧体粉料装入模具,在单轴压力下压制成铁氧体素坯;(4)将压制成型的铁氧体素坯置于气氛电炉中进行烧结,制得超低高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材料。优选步骤(I)中所述的分别研磨与混合过程为对Fe203、MnCO3和ZnO等原料先进行单独研磨,直至其平均颗粒尺寸达到O. 8 I. O μ m,再进行混和研磨2 4小时;优选将混合粉料压成料块的压制压力为50 lOOMPa,一般压制成块(10x10x10mm)并在纯氮气中预烧,所述的在氮气中预烧温度为80(T90(TC,预烧合成时间2 4小时。上述优化步骤(2)中,对经二次球磨的铁氧体浆料进行颗粒的旋流分选,得到颗粒平均尺寸为O. 7 I. O μ m、偏差16% 18%的铁氧体浆料;将计量的CaO、SiO2, Nb2O5,Zr02、Ti02和Bi2O3氧化物纳米粉料通过搅拌与超声分散配成聚乙二醇PEG-乙醇基悬浮液,其中各组分氧化物纳米晶粒平均尺寸分布在25飞Onm范围,其配入量以铁氧体质量为基准分别为CaO 0. 20 0· 35%、SiO2 :0· 10 0· 18%、Nb2O5 :0· θΓθ. 10%、ZrO2 :0· ΟΓΟ. 08%、TiO2 O. 08 O. 16%、Bi2O3 0. ΟΓΟ. 08% ;PEG加入量为铁氧体质量的O. 5 I. 5% ;上述过程中乙醇用量以满足浆料流变性要求即可;进而,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平均粒径为O. 8 I. 2_的球形颗粒粉料。优选铁氧体素坯成型压力为30(T350Mpa,保压时间为3飞分钟;优选上述步骤(4)中,铁氧体烧结过程气氛与温度调控由三个主要阶段构成1) 升温阶段室温(5 25°C)至28(T320°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低高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由尖晶石结构主晶相和晶界与晶内的掺杂组分组成,其中尖晶石结构主晶相化学成分:其中0.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闻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由尖晶石结构主晶相和晶界与晶内的掺杂组分组成,其中尖晶石结构主晶相化学成分:[MnxZn,dWo4,其中O.70<x<0. 78,O. 12〈y〈0. 24,O. 05< δ〈O. 12 ;掺杂组分及其各掺杂组分占主晶相质量的百分含量分别为CaO 0. 20 0· 35%、SiO2 :0· 10 0· 18%、Nb2O5 :0· θΓθ. 10%、ZrO2 :0· ΟΓΟ. 08%、TiO2 0. 08 O. 16%、Bi2O3 0. θΓθ. 08% ;其微结构特征:烧结体相对密度为99. 2% 99. 6%;晶粒平均尺寸2. 0ym〈d〈3. 5μπι,尺寸偏差16%彡σ彡18% ;其主要性能I)起始磁导率1280彡μ i ^ 1920 ;2)截止频率4. 8彡fM彡4. 95MHz,磁导率虚部共振峰带宽3.3 彡 Af ^ 3. 6MHz ;功率损耗 58 ( Pcv ( 65mff/cm3i30mT/lMHz/100°C,145 ( Pcv ( 160mff/cm3@10mT/3MHz/100°C。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低高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的方法,其具 体步骤如下 (1)以Fe203、MnC03和ZnO为原料,按照进行各组分原料的计量配料,经分别研磨与混合过程得到粒度合适与均匀的混合粉料;进而,将混合粉料压成料块,在氮气中进行预烧,合成得到单相尖晶石结构MnZn铁氧体粉料; (2)将预烧合成的物料在乙醇介质中进行碾碎和二次球磨,并通过流体旋流器对二次球磨粉体颗粒进行分选,得到颗粒尺寸均一的铁氧体衆料;进而,将CaO、Si02、Nb205、ZrO2>TiO2和Bi2O3氧化物纳米粉引入铁氧体浆料,并进行混合与均化,通过喷雾干燥过程得到均匀掺杂铁氧体粉料; (3)将掺杂铁氧体粉料装入模具,在单轴压力下压制成铁氧体素坯; (4)将压制成型的铁氧体素坯置于气氛电炉中进行烧结,制得超低高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分别研磨与混合过程为对Fe203、MnCO3和ZnO原料先进行单独研磨,直至其平均颗粒尺寸达到0. 8^1. O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燕伟,殷文慧,丁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