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镍锌系铁氧体,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包括,3-5%的氧化镍、10-15%的氧化锌、5-10%的氧化镁、5-10%的碳酸锰、0.1-0.5%的氧化硅、0.1-0.5%的碳酸钙及余量的氧化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锌系铁氧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性材料领域,特别是指用于制作抗干扰磁芯的镍锌系铁氧体材料。技术背景在信息产业领域中,磁性铁氧体材料是制作电子元器件的必需材料。随着电子设备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磁性铁氧体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于截止使用频率范围宽的磁性材料的需求也起来越多,镍锌系铁氧体以其截止使用频率高达IMHz的使用范围应用的最为广泛,但是镍锌系铁氧体的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影响最终产品的价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镍锌系铁氧体,它能够在降低镍元素的使用量的同时, 具有更宽的截止使用频率,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镍锌系铁氧体,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包括,3-5 %的氧化镍、10-15 %的氧化锌、5-10%的氧化镁、5-10%的碳酸锰、O. 1-0. 5%的氧化硅、O. 1_0. 5 %的碳酸钙及余量的氧化铁。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同现使用的镍锌系铁氧体相比,减少了大量的镍的使用,但所得到的新的磁性材料的截止使用频率范围在O. 5MHz-20MHz之间,为现有电子设备最常用的使用范围。具体实施方式将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包括,所需要的铁、3-5 %的氧化镍、10-15 %的氧化锌、 5-10%的氧化镁依次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后在1000-1100°c预烧40-60分钟;将得到的预烧混合料粉碎,得到100 μ m以下的粉末,为A产品;将A产品加入5-10%的碳酸锰、O. 1-0. 5%的氧化硅、O. 1-0. 5 %的碳酸钙后进行二次粉碎,得到平均粒径为50-100 μ m的粉末,为B产品;将B产品加入按B产品质量百分含量5-10%的醇类溶剂进行混合,然后再球磨机内研磨2_4小时,得到平均粒径为1-30 μ m的粉末,为C广品;将C产品在100_120°C的烘炉中烘干3-5小时;加入粘结剂充分混合2_4小时;粘结剂的用量为C产品量的5-10%,粘结剂为常用的聚乙烯醇类;将混合好的物料用模具在 450-500MPa压力下压制成坯,并用400°C左右温度预烧处理2_4小时,然后修整;将修整后的坯料在1250_1350°C下烧结2-4小时,降温。实施例I将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包括,所需要的铁、3 %的氧化镍、10 %的氧化锌、10 %的氧化镁依次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后在1000-1100°c预烧60分钟;将得到的预烧混合料粉碎,得到100 μ m以下的粉末,为A产品;将A产品加入5%的碳酸锰、O. I %的氧化硅、O. I %的碳酸钙后进行二次粉碎,得到平均粒径为50-100 μ m的粉末,为B产品;将B产品加入按B产品质量百分含量5 %的醇类溶剂进行混合,然后再球磨机内研磨3小时,得到平均粒径为1-30 μ m的粉末,为C产品;将C产品在100_120°C的烘炉中烘干3小时;加入粘结剂充分混合2小时;粘结剂的用量为C产品量的8%,粘结剂为常用的聚乙烯醇类;将混合好的物料用模具在500MPa 压力下压制成坯,并用400°C左右温度预烧处理2小时,然后修整;将修整后的坯料在1250_1350°C下烧结2小时,降温。实施例2将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包括,所需要的铁、5%的氧化镍、15%的氧化锌、5%的氧化镁依次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后在1000-1100°c预烧60分钟;将得到的预烧混合料粉碎,得到100 μ m以下的粉末,为A产品;将A产品加入10%的碳酸锰、O. 5%的氧化硅、O. 5%的碳酸钙后进行二次粉碎,得到平均粒径为50-100 μ m的粉末,为B产品;将B产品加入按B产品质量百分含量5 %的醇类溶剂进行混合,然后再球磨机内研磨3小时,得到平均粒径为1-30 μ m的粉末,为C产品;将C产品在100_120°C的烘炉中烘干3小时;加入粘结剂充分混合2小时;粘结剂的用量为C产品量的8%,粘结剂为常用的聚乙烯醇类;将混合好的物料用模具在500MPa 压力下压制成坯,并用400°C左右温度预烧处理2小时,然后修整;将修整后的坯料在1250_1350°C下烧结2小时,降温。实施例3将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包括,所需要的铁、4 %的氧化镍、12 %的氧化锌、8 %的氧化镁依次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后在1000-1100°c预烧60分钟;将得到的预烧混合料粉碎,得到100 μ m以下的粉末,为A产品;将A产品加入6%的碳酸锰、O. 5%的氧化硅、O. 3%的碳酸钙后进行二次粉碎,得到平均粒径为50-100 μ m的粉末,为B产品;将B产品加入按B产品质量百分含量5 %的醇类溶剂进行混合,然后再球磨机内研磨3小时,得到平均粒径为1-30 μ m的粉末,为C产品;将C产品在100_120°C的烘炉中烘干3小时;加入粘结剂充分混合2小时;粘结剂的用量为C产品量的8%,粘结剂为常用的聚乙烯醇类;将混合好的物料用模具在500MPa 压力下压制成坯,并用400°C左右温度预烧处理2小时,然后修整;将修整后的坯料在1250_1350°C下烧结2小时,降温。制得的铁氧体的气孔率平均为I. 1% -I. 5%,居里温度大于135°C,电阻率大于 115欧/厘米,25摄氏度的饱和磁通密度大于2430m/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锌系铁氧体,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包括,3?5%的氧化镍、10?15%的氧化锌、5?10%的氧化镁、5?10%的碳酸锰、0.1?0.5%的氧化硅、0.1?0.5%的碳酸钙及余量的氧化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锌系铁氧体,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包括,3-5%的氧化镍、10-15%的氧化锌、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道良,陈益明,苏广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