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689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箱装置,它包括上、下吸盘,上、下吸盘分别连接在上、下运动机构上;上、下运动机构均为多根连杆构成的连杆机构,上运动机构驱动上吸盘做第一环形运动,且在第一环形运动路径的底部具有一段水平段、一段接在水平段后的向前上升段,下运动机构驱动下吸盘做第二环形运动,且在第二环形运动路径的顶部具有一段水平段、一段接在水平段后的向前下降段,下吸盘运动的水平段长度长于上吸盘运动的水平段,上吸盘运动的向前上升段开始的一段和下吸盘运动的水平段末尾的一段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与包装箱坯的输送线配合性好,可在包装箱坯被输送线输送的位移过程中同步进行开箱,输送线不必暂停等待开箱,速度快,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生产线上成形包装箱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开箱装置
技术介绍
包装箱,比如纸箱在制造完成后一般呈折叠的片状箱坯,包装箱成形即为将包装箱从片状折叠状撑开为适于物体装箱的立体形状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开箱装置用于将箱坯从片状折叠状打开至平行四边形的开箱过程。传统的开箱装置,大多在开箱过程中需要生产线暂停,以便其用上下吸盘运动来开箱,降低了生产线的速度;也有的开箱装置可以不需要生产线暂停,但其上下吸盘的运动机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速度快、结构简单的开箱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针对包装箱坯的上片的上吸盘和针对包装箱坯的下片的下吸盘,上吸盘连接在上运动机构上,下吸盘连接在下运动机构上;上运动机构和下运动机构均为多根连杆构成的连杆机构,上运动机构驱动上吸盘做第一环形运动,且在第一环形运动路径的底部具有一段沿着包装箱坯输送方向的水平段、一段接在水平段后的向前上升段,下运动机构驱动下吸盘做第二环形运动,且在第二环形运动路径的顶部具有一段沿着包装箱坯输送方向的水平段、一段接在水平段后的向前下降段,下吸盘运动的水平段长度长于上吸盘运动的水平段,上吸盘运动的向前上升段开始的一段和下吸盘运动的水平段末尾的一段重合。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吸盘的安装基础部件连接在第一可转动连杆的延长段上,所述第一可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可转动连杆、第三可转动连杆铰接,使第一可转动连杆的两个转动支点均不被固定;所述下吸盘的安装基础部件连接在第五可转动连杆的延长段上,所述第五可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可转动连杆、第七可转动连杆铰接,使第五可转动连杆的两个转动支点均不被固定。所述上运动机构的连杆机构为四连杆机构,所述上吸盘的安装基础部件连接在第一可转动连杆的延长段上,所述第一可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可转动连杆、第三可转动连杆的转动端铰接,该四连杆机构的余下一杆为固定杆,第二可转动连杆、第三可转动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杆铰接;所述下运动机构的连杆机构为四连杆机构,所述下吸盘的安装基础部件连接在第五可转动连杆的延长段上,所述第五可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可转动连杆、第七可转动连杆的转动端铰接,该四连杆机构的余下一杆为固定杆,第六可转动连杆、第可转动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杆铰接。所述上运动机构中,第二可转动连杆和第一可转动连杆的尾部铰接,第三可转动连杆和第一可转动连杆的头部铰接,所述第一可转动连杆的延长段从第一可转动连杆的头部延伸;所述上运动机构的动力源驱动第二可转动连杆转动;所述下运动机构中,第六可转动连杆和第五可转动连杆的尾部铰接,第七可转动连杆和第五可转动连杆的头部铰接,所述第五可转动连杆的延长段从第五可转动连杆的头部延伸;所述下运动机构的动力源驱动第六可转动连杆转动。所述动力源均为电机;第二可转动连杆的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其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六可转动连杆连接在带传动机构或链条传动机构的从动轮轴上,所述带传动机构或链条传动机构由电机驱动。本专利技术设有对称且同步的左右两套上运动机构,两套上运动机构分别连接有所述上吸盘;本专利技术设有对称且同步的左右两套下运动机构,两套下运动机构分别连接有所述下吸盘。由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与包装箱坯的输送线配合性好,可在包装箱坯被输送线输送的位移过程中同步进行开箱,输送线不必暂停等待开箱,速度快,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安装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箱成形机械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运动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下运动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包装箱成形过程中的示意图;其中,从A至B的过程为本专利技术所完成的工作;在图5中,处于上层的过程图为从侧视角度观察的视图;处于下层的过程图为从俯视的角度观察的视图,其中的圆圈代表上吸盘吸住包装箱坯的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包括针对包装箱坯100的上片101的上吸盘I和针对包装箱坯100的下片102的下吸盘2,上吸盘I连接在上运动机构上,下吸盘2连接在下运动机构上;上运动机构和下运动机构均为多根连杆构成的连杆机构,上运动机构驱动上吸盘I做第一环形运动,附图标号200为其运动路径,在第一环形运动路径200的底部具有一段沿着包装箱坯输送方向400的水平段201、一段接在水平段201后的向前上升段202,下运动机构驱动下吸盘2做第二环形运动,附图标号300为其运动路径,在第二环形运动路径300的顶部具有一段沿着包装箱坯输送方向400的水平段301、一段接在水平段301后的向前下降段302,下吸盘2运动的水平段301长度长于上吸盘2运动的水平段201,上吸盘I运动的向前上升段202开始的一段和下吸盘2运动的水平段301末尾的一段重合,这样,上吸盘的运动的水平段201和向前上升段202都能够和下吸盘2运动的水平段301有重合,使得其能与包装箱坯的输送线配合性,在包装箱坯被输送线输送的位移过程中同步进行开箱,输送线不必暂停等待开箱。所述上吸盘I的安装基础部件10连接在第一可转动连杆31的延长段310上,所述第一可转动连杆3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可转动连杆32、第三可转动连杆33铰接,使第一可转动连杆的两个转动支点311、312均不被固定;所述下吸盘2的安装基础部件20连接在第五可转动连杆35的延长段350上,所述第五可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可转动连杆36、第七可转动连杆37铰接,使第五可转动连杆35的两个转动支点351、352均不被固定。所述上运动机构的连杆机构可为四连杆机构,除了上述第一可转动连杆31、第二可转动连杆32和第三可转动连杆33之外的第四杆为固定杆,固定杆可利用固定的上机架34来充当。所述第一可转动连杆3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可转动连杆32、第三可转动连杆33的转动端铰接,第二可转动连杆32、第三可转动连杆33的另一端与固定杆铰接。所述下运动机构的连杆机构也可为四连杆机构,除了上述第五可转动连杆35、第六可转动连杆36和第七可转动连杆37之外的第四杆为固定杆,固定杆可利用固定的下机架38来充当。所述第五可转动连杆35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可转动连杆36、第七可转动连杆37的转动端铰接,第六可转动连杆36、第七可转动连杆37的另一端与固定杆铰接。所述上运动机构中,第二可转动连杆32和第一可转动连杆31的尾部铰接,第三可转动连杆33和第一可转动连杆31的头部铰接,所述第一可转动连杆31的延长段310从第一可转动连杆31的头部延伸;所述上运动机构的动力源驱动第二可转动连杆32转动;所述下运动机构中,第六可转动连杆36和第五可转动连杆35的尾部铰接,第七可转动连杆37和第五可转动连杆35的头部铰接,所述第五可转动连杆35的延长段350从第五可转动连杆35的头部延伸;所述下运动机构的动力源驱动第六可转动连杆36转动。本专利技术设有对称且同步的左右两套上运动机构,两套上运动机构分别连接有所述上吸盘;本专利技术设有对称且同步的左右两套下运动机构,两套下运动机构分别连接有所述下吸盘。所述动力源均为电机;第二可转动连杆32的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其驱动电机320连接;所述第六可转动连杆36连接在带传动机构或链条传动机构的从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箱装置,它包括针对包装箱坯的上片的上吸盘和针对包装箱坯的下片的下吸盘,上吸盘连接在上运动机构上,下吸盘连接在下运动机构上;其特征在于上运动机构和下运动机构均为多根连杆构成的连杆机构,上运动机构驱动上吸盘做第一环形运动,且在第一环形运动路径的底部具有一段沿着包装箱坯输送方向的水平段、一段接在水平段后的向前上升段,下运动机构驱动下吸盘做第二环形运动,且在第二环形运动路径的顶部具有一段沿着包装箱坯输送方向的水平段、一段接在水平段后的向前下降段,下吸盘运动的水平段长度长于上吸盘运动的水平段,上吸盘运动的向前上升段开始的一段和下吸盘运动的水平段末尾的一段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29 CN 201220562147.61.一种开箱装置,它包括针对包装箱坯的上片的上吸盘和针对包装箱坯的下片的下吸盘,上吸盘连接在上运动机构上,下吸盘连接在下运动机构上;其特征在于上运动机构和下运动机构均为多根连杆构成的连杆机构,上运动机构驱动上吸盘做第一环形运动,且在第一环形运动路径的底部具有一段沿着包装箱坯输送方向的水平段、一段接在水平段后的向前上升段,下运动机构驱动下吸盘做第二环形运动,且在第二环形运动路径的顶部具有一段沿着包装箱坯输送方向的水平段、一段接在水平段后的向前下降段,下吸盘运动的水平段长度长于上吸盘运动的水平段,上吸盘运动的向前上升段开始的一段和下吸盘运动的水平段末尾的一段重合。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开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盘的安装基础部件连接在第一可转动连杆的延长段上,所述第一可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可转动连杆、第三可转动连杆铰接,使第一可转动连杆的两个转动支点均不被固定; 所述下吸盘的安装基础部件连接在第五可转动连杆的延长段上,所述第五可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可转动连杆、第七可转动连杆铰接,使第五可转动连杆的两个转动支点均不被固定。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开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运动机构的连杆机构为四连杆机构,所述上吸盘的安装基础部件连接在第一可转动连杆的延长段上,所述第一可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可转动连杆、第三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邦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