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再生植株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332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花再生植株的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栽培目的棉花植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去除目的棉花植株的茎尖、枝叶和须根,保留1-2根白色的须根或保留须根基部,得到主干;再沿所述主干靠近根部的第一个节处断开,保留带有根部的主干第一节,得到待继代培养的植株;2)将待继代培养的植株在再生植株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再次继代培养后再生植株;3)将再次继代培养后再生植株经过炼苗、移栽,移栽后棉花植株;所述目的棉花植株为经过组织培养后得到的再生棉花植株。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栽培棉花再生植株的,可大大提高棉花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有助于提高棉花的遗传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棉花是纺织工业、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转基因棉花是最早实现商业化种植的作物之一。2011年,转基因棉花在全球的种植面积达到2470万公顷,占棉花总面积3000万公顷的80%以上。利用生物技术将优良性状基因转入棉花中,可打破物种界限,扩大基因资源。目前,通过生物技术培育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常用的遗传转化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微弹轰击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是借助于天然农杆菌对植物伤口感染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的能力改进而成的一种生物学技术。棉花的遗传转化大都采用改进后的根癌农杆菌(含有Ti质粒),但不同菌株对不同棉花品种的亲和力也不一样,直接影响转化效率。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所适用的外植体非常广泛,包括叶片、茎段、胚轴、叶柄、子叶、幼胚、愈伤组织或成熟种子,但在棉花上最常用的为下胚轴。微弹轰击法又叫基因枪转化法,利用动力将包裹DNA的微粒加速后直接射入受体细胞中,使得外源DNA能与细胞遗传物质相接触,进而整合到基因组中。微弹轰击时常用的受体是茎尖分生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花粉管通道法最早是20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栽培目的棉花植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去除目的棉花植株的茎尖、枝叶和须根,保留1?2根白色的须根或保留须根基部,得到主干;再沿所述主干靠近根部的第一个节处断开,保留带有根部的主干第一节,得到待继代培养的植株;2)将所述待继代培养的植株在再生植株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得到再次继代培养后再生植株;3)将所述再次继代培养后再生植株经过炼苗、移栽,得到移栽后棉花植株;所述目的棉花植株为经过组织培养后得到的再生棉花植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兴唐巧玲王旭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