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人工脱毒种子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3325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子参人工脱毒种子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太子参外植体脱毒后,诱导微球形种根,种根在生物反应器内扩繁后用海藻酸钠包埋成人工种子,土壤发芽试验发现,发芽率达90%以上。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的太子参人工种子,可以在4℃下,存放一年以上,生产上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太子参是一味珍贵的滋补类中草药,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健脾,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近年来太子参在医疗、保健、化妆品等方面的价值被全面开发,由于用量巨大,造成对野生植物资源的超量采挖,目前市场上的太子参主要来源于大田种植。太子参多采用无性繁殖,“种根”在繁殖过程中很容易感染植物病毒,一经染毒很难去除而且会越来越严重,极大降低了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吴朝峰等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太子参脱毒与增产效果” 一文中指出, 脱毒太子参的增产效果达到102. 7%,但脱毒品种大田培养3-5年后,有很大的概率再次感染病毒。大规模种植时,需要反复脱毒、诱导种根,造成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用氯气对太子参种子表面进行消毒,然后将太子参种子接种到种子萌发培养基中暗培养;步骤二,种子萌发后切取胚尖生长点进行脱毒处理,然后将胚尖生长点接种到成苗培养基中成苗;步骤三,胚尖生长点成苗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子参人工脱毒种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用氯气对太子参种子表面进行消毒,然后将太子参种子接种到种子萌发培养基中暗培养;步骤二,种子萌发后切取胚尖生长点进行脱毒处理,然后将胚尖生长点接种到成苗培养基中成苗;步骤三,胚尖生长点成苗后进行病毒检测,选择不带病毒的植株,转入诱导培养基中培养,生产微球型根;步骤四,将微球型根接种到生物反应器内扩繁;步骤五,将扩繁后的微球型根用海藻酸钠包埋,形成微球型根的海藻酸钠包埋丸;步骤六,将包埋丸捞出来,放入无菌水中浸泡10分钟后捞出,于4℃保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荣唐克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