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太平专利>正文

一种马铃薯和玉米的立体套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320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1:56
一种马铃薯和玉米的立体套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立体栽培技术,解决现有种植方法不能充分利用马铃薯和玉米生长的条件,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步骤如下:①整地施肥肥;②划行起垄:按东西行向,以140厘米为一个种植带划沟;③播种马铃薯:宽65厘米马铃薯种植带内种植两行,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复盖地膜;④播种玉米:在75厘米宽的玉米种植带内,种两行早熟玉米,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复盖地膜;⑤收获整地。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马铃薯和玉米的立体套种,具有早熟、高产、高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立体栽培技术,尤其涉及马铃薯、玉米两种作物立体套种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马铃薯是春种,夏秋收。因马铃薯属于短日照的冷凉植物,产量易受温度、 光照的影响,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北方的大田春玉米,通常是窄行匀播,行距70厘米, 株距40厘米,亩留苗3000株左右。因玉米属于高杆大株行植物,传统的种植方法不利于玉米生长必须的通风、透光条件,造成个体优势受田间高温、强光照的相互制约,不能科学的发挥个体的最大化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解决现有种植方法不能充分利用马铃薯和玉米生长的条件,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整地施肥在冬前或早春垄地前,一次性施入农家肥;②划行起垄早春3月中旬,按东西行向,以140厘米为一个种植带,用划行器划沟,140厘米种植带内,种两行马铃薯,两行玉米;③播种马铃薯马铃薯种植带占地65厘米,先在种植带内亩施10公斤硝酸磷和5 公斤草木灰或20公斤硫酸钾(有效钾肥含量50%以上),然后在宽65厘米马铃薯种植带内种植两行马铃薯,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春播下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和玉米的立体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和玉米的立体套种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整地施肥:在冬前或早春垄地前,一次性施入农家肥;②划行起垄:早春3月中旬,按东西行向,以140厘米为一个种植带,用划行器划沟,140厘米种植带内,种两行马铃薯,两行玉米;③播种马铃薯:马铃薯种植带占地65厘米,先在种植带内亩施10公斤硝酸磷和5公斤草木灰或20公斤硫酸钾,然后在宽65厘米马铃薯种植带内种植两行马铃薯,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春播下种后及时复盖地膜,待马铃薯出苗时可破膜放苗,用沟内土盖严封实;④播种玉米:在马铃薯边、占地75厘米的玉米种植带内,按亩施20公斤硝酸磷肥施肥,并在75厘米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太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太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