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耐药性诊断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7592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菌耐药性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长方形盒体(1)及与其一侧边弯折连体的盒盖(2),而在盒体内放置有试剂架(3),试剂架上形成有分别放置荧光底物瓶(4)、双蒸馏水瓶(5)、非变性细胞裂解缓冲液瓶(6)、样品瓶(7)和空白对照瓶(8)以及相应的5个长方体插孔(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细菌耐药性诊断试剂盒可以检测出市售产品所不能检测的头孢3、4代耐药菌,且可达到105~108个耐药菌的检测值,填补了市场空白,为临床中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了更有效的监测方法和使用向导,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荧光检测细菌耐药性诊断试剂盒,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荧光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的细菌耐药性诊断试剂盒。技术背景 自从人类在上世纪20年代首次发现以青霉素为代表的β_内酰胺类抗生素以来,它们已经成为治疗细菌感染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同其它类别的抗生素相比,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的特性。但是,细菌也在不断的进化各种抗药机制。目前,抗药性细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印度,已经其他一些国家,由于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出现超级抗药性细菌,从而导致无药可治的可能性是不容忽视的。细菌对抗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最主要机制是通过β -内酰胺酶实现的。它们可以有效的分解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抵消这些酶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采取了两种方法。第一,共同使用β_内酰胺类药物和β_内酰胺酶抑制剂。一些处方药利用这一策略,包括(氨苄青霉素+舒巴克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第二是开发不被普通β-内酰胺酶降解的药物,比如许多第三和第四代的广谱头孢菌素。然而,抗生素的发展和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一个矛和盾的关系。目前,许多在临床上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菌耐药性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长方形盒体(1)及与其一侧边弯折连体的盒盖(2),而在盒体内放置有试剂架(3),试剂架上形成有分别放置荧光底物瓶(4)、双蒸馏水瓶(5)、非变性细胞裂解缓冲液瓶(6)、样品瓶(7)和空白对照瓶(8)以及相应的5个长方体插孔(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郁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百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