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变速器箱体专用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74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变速箱体专用铰刀,刀体上焊接有硬质合金刀片,刀片在刀头圆周上呈四等分均匀分布,其特征在于:刀头工作尺寸的直径Φ↓[1]为13.018↓[-0.005]↑[0]mm,倒锥小端直径Φ↓[2]为13.013↓[-0.005]↑[0]mm;刀片的工作长度b为12mm,刀片的引导锥度为1×45°,螺旋角β为3°;刀片的齿背宽度c为0.1~0.2mm,刀片的前角γ为3-5°;刀片的后角α为12~15°,背后角λ为20°。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上述问题,使加工的孔径符合工艺要求,有加工效果好,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专用于加工镁合金变速器箱体的铰刀。
技术介绍
变速器箱体为薄壁、异型件产品,外形较大,产品精度要求较高,目前变速器箱体的材质采用压铸铝合金,其装配定位销孔的直径小φ130+0.018(两个),通常采用铰刀加工。镁合金具有高的强度比、刚度比、减振性、导热性、可切削加工性和可回收性,因而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由于镁合金有以上优点,进入90年代美国、德国、西欧等几大汽车制造厂,相继用镁合金替代铝合金和钢材,来提高汽车性能。将变速器箱体的材质改为镁合金后,可减轻箱体的重量,且致密性好。若采用上述铝合金材料加工方法,由于镁合金变速器箱体在加工后要进行表面维护氧化,而镁合金材质的硬度低于铝合金,机械强度又大于铝合金,铰孔后极易产生回弹,孔径偏小,导致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镁合金变速箱体专用铰刀。它能解决上述问题,使加工的孔径符合工艺要求,有加工效果好,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镁合金变速箱体专用铰刀,刀体上焊接有硬质合金刀片,刀片在刀头圆周上呈四等分均匀分布,刀头工作尺寸的直径Φ1为13.018-0.0050mm,,倒锥小端直径Φ2为13.013-0.0050mm,刀头工作部分的倒锥为每100mm长度0.04mm,刀片的工作长度b为12mm,刀片的引导锥度为1×45°,螺旋角β为3°;刀片的齿槽截形夹角θ为90°,齿背宽度c为0.1~0.2mm,刀片的前角γ为3-5°,刀刃的后角α为12~15°,背后角λ为20°。刀刃的后角α12~15°,刀刃的前角γ为3-5°,加工效果较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铰刀刀刃的后角加大,齿背宽度减小,可以减少变形,加工的孔径的回弹小;另外,该铰刀的工作尺寸直径Φ1为13.018-0.0050mm,铰刀的上限为加工产品的孔径的上限,可以弥补一部分回弹。因此,采用该铰刀,产品合格率高。后角加大,前角加大,螺旋角β为3°,切削层变形减小,摩擦力减小,有利于镁屑的排出,减少积屑瘤的产生,还有利于加工过程中的散热,也有利于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保证。本专利技术能满足镁合金箱体孔径加工的工艺要求,解决了用铰刀加工镁合金变速器箱体定位销孔产生回弹,孔径偏小,产品不合格的问题,经长安公司使用,产品合格率达到10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镁合金变速箱体专用铰刀的结构简图;图2为图1中A-A旋向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沿B-B向的剖视图; 图4时图1中C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镶合金机用锥柄铰刀为例说明。本镁合金变速箱体专用铰刀的刀体和刀片焊接而成,刀片部分采用硬质合金材料YG6X,刀体采用9SiCr,刀体硬度为38~43HRC,刀片在刀头圆周上呈四等分均匀分布。参见图1、2、3、4。本镁合金变速箱体专用铰刀,刀片的长度a为15mm,宽度c为1.3mm,工作长度b为12mm,以增加刀片的切屑工作部分。刀头工作尺寸的直径Φ1为13.018-0.0050mm,刀头倒锥小端直径Φ2为13.013-0.0050mm,刀头工作部分的倒锥为每100mm长度0.04mm,刀片的螺旋角β为3°,使刀头呈锥形,便于铰刀在切削加工时减少刀体与已加工面之间的摩擦,从而保证孔径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刀片的引导锥度为1×45°,刀片的后角α为15°,背后角λ为20°,后角的表面粗糙度为0.4。刀片的齿槽截形夹角θ为90°,齿背宽度d为0.1~0.2mm,前刀体伸出的高度H为2.5mm,前刀面的高度h为1.0~1.5mm,前角的粗糙度为0.8,刀片的前角γ为5°。后角加大,齿背宽度减小,可以减少变形,加工的孔径的回弹小。工作时,将本铰刀用通常安装铰刀的方法,安装在钻床上,开动钻床,按照通常的方法加工镁合金变速器箱体上的孔径即可。该铰刀主要用于加工发动机变速器箱体上孔径为φ130+0.018,深度为7.5mm,孔壁厚为5mm的台阶孔,台阶孔的基孔直径为φ9.5mm,在加工时不能采用较长的引导锥,故采用刀片的引导锥度为1×45°。本专利技术铰刀可以用于镁合金变速器箱体其它孔径的加工刀具,适用于所有镁合金材质且要进行表面维护氧化处理的产品孔的加工,效果同样如上所述。权利要求1.一种镁合金变速箱体专用铰刀,刀体上焊接有硬质合金刀片,刀片在刀头圆周上呈四等分均匀分布,其特征在于刀头工作尺寸的直径Φ1为13.0180-0.005mm,倒锥小端直径Φ2为13.00130-0.005mm;刀片的工作长度b为12mm,刀片的引导锥度为1×45°,螺旋角β为3°;刀片的齿背宽度c为0.1~0.2mm,刀片的前角γ为3-5°;刀片的后角α为12~15°,背后角λ为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变速箱体专用铰刀,其特征在于刀片的齿槽截形夹角θ为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变速箱体专用铰刀,其特征在于刀头工作部分的倒锥为每100mm长度0.04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变速箱体专用铰刀,刀体上焊接有硬质合金刀片,刀片在刀头圆周上呈四等分均匀分布,其特征在于刀头工作尺寸的直径Φ文档编号B23D77/12GK1872472SQ20061005440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伍永红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变速箱体专用铰刀,刀体上焊接有硬质合金刀片,刀片在刀头圆周上呈四等分均匀分布,其特征在于:刀头工作尺寸的直径Φ↓[1]为13.018↓[-0.005]↑[0]mm,倒锥小端直径Φ↓[2]为13.013↓[-0.005]↑[0]mm;刀片的工作长度b为12mm,刀片的引导锥度为1×45°,螺旋角β为3°;刀片的齿背宽度c为0.1~0.2mm,刀片的前角γ为3-5°;刀片的后角α为12~15°,背后角λ为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