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1447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结构为数根木枋与数块胶合板用铁钉钉在一起形成模板,在模板上按设计计算书间距钻孔,在模板的每个钻孔的水平位置安装两根钢管,每两根钢管上焊接一燕尾卡,且燕尾卡的两个圆弧处分别焊接在两根钢管上,燕尾卡上的中心处设有通孔,螺帽焊接在燕尾卡的外侧通孔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稳定可靠,整体刚度、强度好,保证剪力墙垂直度质量,并可重复使用,成功解决塔楼施工过程中,沉降缝两侧剪力墙施工进度不一致,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沉降缝侧模板因距离狭窄,无法正常安装的施工难题,同时降低成本,有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整体拼接吊装模板体系,具体涉及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
技术介绍
塔楼施工过程中,沉降缝两侧剪力墙施工进度不一致,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沉降缝侧模板因距离狭窄,仅约200mm,无法正常安装。这就需要改进模板体系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本技术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稳定可靠,整体刚度、强度好,保证剪力墙垂直度质量,模板体系可重复使用。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包括数块胶合板、数根木枋、钢管、燕尾卡、螺帽,其特征在于数根木枋与数块胶合板用铁钉钉在一起形成模板,在模板上按设计间距钻孔,在模板的每个钻孔的水平位置安装两根钢管,每两根钢管上焊接一燕尾卡,且燕尾卡的两个圆弧处分别焊接在两根钢管上,燕尾卡上的中心处设有通孔,螺帽焊接在燕尾卡的外侧通孔处。本技术的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还包括吊环,吊环焊接在端部的钢管上,方便塔吊吊装。所述吊环用直径为25mm的钢筋制作而成。所述木枋的横截面为50mmX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包括数块胶合板、数根木枋、钢管、燕尾卡、螺帽,其特征在于:数根木枋与数块胶合板用铁钉钉在一起形成模板,在模板上按设计间距钻孔,在模板的每个钻孔的水平位置安装两根钢管,每两根钢管上焊接一燕尾卡,且燕尾卡的两个圆弧处分别焊接在两根钢管上,燕尾卡上的中心处设有通孔,螺帽焊接在燕尾卡的外侧通孔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华黄安平魏开雄洪琦闫兵田艰坚杨亮亮胡攀冯苛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