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1447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结构为数根木枋与数块胶合板用铁钉钉在一起形成模板,在模板上按设计计算书间距钻孔,在模板的每个钻孔的水平位置安装两根钢管,每两根钢管上焊接一燕尾卡,且燕尾卡的两个圆弧处分别焊接在两根钢管上,燕尾卡上的中心处设有通孔,螺帽焊接在燕尾卡的外侧通孔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稳定可靠,整体刚度、强度好,保证剪力墙垂直度质量,并可重复使用,成功解决塔楼施工过程中,沉降缝两侧剪力墙施工进度不一致,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沉降缝侧模板因距离狭窄,无法正常安装的施工难题,同时降低成本,有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整体拼接吊装模板体系,具体涉及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
技术介绍
塔楼施工过程中,沉降缝两侧剪力墙施工进度不一致,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沉降缝侧模板因距离狭窄,仅约200mm,无法正常安装。这就需要改进模板体系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本技术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稳定可靠,整体刚度、强度好,保证剪力墙垂直度质量,模板体系可重复使用。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包括数块胶合板、数根木枋、钢管、燕尾卡、螺帽,其特征在于数根木枋与数块胶合板用铁钉钉在一起形成模板,在模板上按设计间距钻孔,在模板的每个钻孔的水平位置安装两根钢管,每两根钢管上焊接一燕尾卡,且燕尾卡的两个圆弧处分别焊接在两根钢管上,燕尾卡上的中心处设有通孔,螺帽焊接在燕尾卡的外侧通孔处。本技术的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还包括吊环,吊环焊接在端部的钢管上,方便塔吊吊装。所述吊环用直径为25mm的钢筋制作而成。所述木枋的横截面为50mmX 100mm,所述胶合板厚为18 mm。所述钢管直径为48 mm,壁厚为3. 5mm。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I)、剪力墙钢筋已绑扎完成,剪力墙内侧模板已就位,用塔吊将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吊装就位,在剪力墙内侧模板与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之间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为PVC套管;(2)、将对拉螺杆从剪力墙室内一侧模板穿过套管和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的预留孔并与螺帽相连,并顺时针拧紧,所述对拉螺杆直径为14mm ;( 3 )、清理,封模,浇筑剪力墙混凝土 ;(4)、拆模先拆剪力墙内侧模板,将对拉螺杆从室内反时针拧松,取出,再拆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5)、用塔吊将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调走,清理模板。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I)传力明确,使用本技术并利用对拉螺杆连接,受力合理,整体刚度、强度好。(2)安装、拆卸操作方便,工效高,施工快,并可做成标准化。(3)本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大大降低成本。(4)拆卸对拉螺杆后,在套管内注入发泡剂,杜绝了外墙渗漏的维修难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拼接吊装安装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吊装安装立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数块胶合板I、数根木枋2、钢管5、燕尾卡6、螺帽7、吊环8,其特征在于数根木枋2与数块胶合板I用铁钉钉在一起形成模板,在模板上按设计间距钻孔,在模板的每个钻孔的水平位置安装两根钢管5,每两根钢管5上焊接一燕尾卡6,且燕尾卡6的两个圆弧处分别焊接在两根钢管5上,燕尾卡6上的中心处设有通孔,螺帽7焊接在燕尾卡6的外侧通孔处。吊环8焊接在上部的钢管5上,方便塔吊吊装;所述吊环8用直径为25mm的钢筋制作而成。所述木枋的横截面为50mmX 100mm,所述胶合板厚为18 mm。所述钢管直径为48 mm,壁厚为3. 5mm。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I)、剪力墙钢筋已绑扎完成,剪力墙内侧模板已就位,用塔吊将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吊装就位,在剪力墙内侧模板与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之间放置有套管4,所述套管4为PVC套管;(2)、将对拉螺杆3从剪力墙室内一侧模板穿过套管4和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的预留孔并与螺帽7相连,并顺时针拧紧,所述对拉螺杆直径为14mm ;( 3 )、清理,封模,浇筑剪力墙混凝土 ;(4)、拆模先拆剪力墙内侧模板,将对拉螺杆3从室内反时针拧松,取出,再拆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5)、用塔吊将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调走,清理模板。权利要求1.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包括数块胶合板、数根木枋、钢管、燕尾卡、螺帽,其特征在于数根木枋与数块胶合板用铁钉钉在一起形成模板,在模板上按设计间距钻孔,在模板的每个钻孔的水平位置安装两根钢管,每两根钢管上焊接一燕尾卡,且燕尾卡的两个圆弧处分别焊接在两根钢管上,燕尾卡上的中心处设有通孔,螺帽焊接在燕尾卡的外侧通孔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环,吊环焊接在端部的钢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用直径为25_的钢筋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枋的横截面为50mmX IOOmm,所述胶合板厚为18 mm。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直径为48 mm,壁厚为3. 5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结构为数根木枋与数块胶合板用铁钉钉在一起形成模板,在模板上按设计计算书间距钻孔,在模板的每个钻孔的水平位置安装两根钢管,每两根钢管上焊接一燕尾卡,且燕尾卡的两个圆弧处分别焊接在两根钢管上,燕尾卡上的中心处设有通孔,螺帽焊接在燕尾卡的外侧通孔处。本技术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稳定可靠,整体刚度、强度好,保证剪力墙垂直度质量,并可重复使用,成功解决塔楼施工过程中,沉降缝两侧剪力墙施工进度不一致,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沉降缝侧模板因距离狭窄,无法正常安装的施工难题,同时降低成本,有好的应用前景。文档编号E04G11/12GK202787958SQ201220221729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韩建华, 黄安平, 魏开雄, 洪琦, 闫兵, 田艰坚, 杨亮亮, 胡攀, 冯苛钊 申请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塔楼沉降缝处后施工一侧剪力墙模板,包括数块胶合板、数根木枋、钢管、燕尾卡、螺帽,其特征在于:数根木枋与数块胶合板用铁钉钉在一起形成模板,在模板上按设计间距钻孔,在模板的每个钻孔的水平位置安装两根钢管,每两根钢管上焊接一燕尾卡,且燕尾卡的两个圆弧处分别焊接在两根钢管上,燕尾卡上的中心处设有通孔,螺帽焊接在燕尾卡的外侧通孔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华黄安平魏开雄洪琦闫兵田艰坚杨亮亮胡攀冯苛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