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的缓震组件和可回收的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6704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的缓震组件和可回收的基座,该缓震组件包括缓震弹性件、缓震支撑、连接部和至少一个夹持部;连接部可与电梯的底端连接;缓震支撑设于连接部的下方,并可与设于电梯下方的基座抵接;缓震弹性件连接于缓震支撑与连接部之间;夹持部的中部与缓震支撑转动连接;夹持部的下部设有钩状件;连接部的下端具有夹持部控制端,夹持部控制端可与夹持部的上部抵接,可驱动夹持部转动,以使钩状件与基座卡接。可有效减缓电梯的震动,从而起到缓震的作用,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在电梯内的舒适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可以防止电梯内的物品发生碰撞,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的缓震组件和可回收的基座


技术介绍

1、在公知的
,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称之为电梯。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用以承载乘坐人员或物资的箱形空间。电梯在停止时,由于惯性会产生震动,该震动可能直接作用于电梯内的乘坐人员或货物,影响电梯内人员乘坐的舒适性,或者是引起货物发生碰撞导致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效缓解电梯在停止时产生的震动,保障乘坐人员安全和舒适性,避免货物遭受损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的缓震组件和可回收的基座。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的缓震组件,包括缓震弹性件、缓震支撑、连接部和至少一个夹持部;

3、所述连接部可与电梯的底端连接;

4、所述缓震支撑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下方,并可与设于所述电梯下方的基座抵接;

5、所述缓震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缓震支撑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6、所述夹持部的中部与所述缓震支撑转动连接;

7、所述夹持部的下部设有钩状件;

8、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具有夹持部控制端,所述夹持部控制端可与所述夹持部的上部抵接,可驱动所述夹持部转动,以使所述钩状件与所述基座卡接。

9、可选的,缓震组件还包括支撑杆;

10、所述支撑杆水平设于所述连接部内;

11、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支撑杆竖直设有滑动槽;

12、所述缓震支撑的上端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延伸至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滑动部的上端设有限位凸沿;

13、所述支撑杆,用于所述电梯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时,卡接所述限位凸沿。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回收的基座,包括支撑组件和第一方面所述的缓震组件;

15、所述支撑组件设于电梯的下方;

16、电梯可停靠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且连接部可与所述支撑组件抵接,钩状件可与所述支撑组件卡接。

17、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多个第二支撑件和多个连接件;

18、各所述第一支撑件沿纵向间隔设置;

19、各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横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件穿过所述多个第一支撑件;

20、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至少一端设有安装板;

21、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至少一个限位翼和螺母;

22、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所述限位翼,且所述连接杆的后端设有螺纹;

23、所述连接杆可穿过所述安装板以及与所述安装板抵接的第一支撑件,所述限位翼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或所述安装板卡接,对应的,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母与所述安装板或所述第一支撑件抵接。

24、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设有容纳槽;

25、所述限位翼可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限位翼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26、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限位翼抵接的开合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限位翼转动至预设角度。

27、可选的,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限位件;

28、所述限位翼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弹性件;

29、所述限位件设于靠近所述限位翼的一端的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30、当所述限位翼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转动至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翼抵接。

31、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外杆和连接内杆;

32、所述连接外杆的前端设有所述容纳槽,所述连接外杆的后端设有所述螺纹;

33、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外杆连接;

34、所述连接外杆设有内腔,所述连接内杆部分容纳于所述内腔,所述限位翼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内杆转动连接;

35、所述连接内杆可在所述内腔内沿其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限位翼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或转动至预设角度。

36、可选的,所述内腔内还设有弹性件容纳腔;

37、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容纳于所述弹性件容纳腔的弹性件连接件和第二弹性件;

38、所述弹性件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内杆连接;

39、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连接内杆,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可分别与所述弹性件连接件和所述弹性件容纳腔的前端的内侧壁抵接。

40、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传力板;

41、所述传力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上方;

42、所述电梯可停靠于所述传力板的上方,且所述连接部可与所述传力板抵接,所述钩状件可与所述传力板卡接。

4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44、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的缓震组件,通过设置缓震弹性件和夹持部,当电梯停靠在基座上时,电梯会由于惯性产生震动,缓震弹性件可有效减缓电梯的震动,从而起到缓震的作用。同时,在电梯的惯性下,连接部带动夹持部控制端一起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夹持部控制端驱动夹持部转动,以使钩状件与支撑组件卡接,可以对电梯进行限位,起到一定的缓震作用。从而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在电梯内的舒适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可以防止电梯内的物品发生碰撞,导致损坏。

45、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4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梯的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震弹性件、缓震支撑、连接部和至少一个夹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弹性件;

4.一种可回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缓震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回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多个第二支撑件和多个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回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设有容纳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回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限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回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外杆和连接内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回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还设有弹性件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回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传力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梯的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震弹性件、缓震支撑、连接部和至少一个夹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弹性件;

4.一种可回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缓震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回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多个第二支撑件和多个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慎杰雷理理胡攀胡远航申伟姜彬彬李千禧吕新华文熙贤黄忠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