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1160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呈梯子状的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水平支架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扶手,该条形支架施工简便并且稳固、强度高,有效的防止了负筋被踩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中,负筋往往被人为踩动、压低,从而加大了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另外还会出现负筋绑扎脱落、弯钩倾斜,甚至于弯钩朝上的现象,导致板内负筋的作用降低,现浇板的承载力减小;现有的防止钢筋负筋踩踏的装置及技术是用钢筋做成马凳,将马凳呈梅花型或条形布置。此项定位的缺点是由于钢筋马凳的不稳定,在被人踩踏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同时浪费钢筋,造成负筋的塌陷。如果不能保证负筋的正确定位,在浇筑混凝土后,楼板中钢筋的有效高度较少,力学性能变差,楼板及其容易发生开裂,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便并且稳固、强度高、可控负筋安装高度的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呈梯子状的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水平支架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扶手。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架包括两长方钢和焊接在两长方钢间的若干短方钢,所述支撑腿为焊接在水平支架下方的方钢。进一步的,所述方钢的规格为20*20mm。进一步的,所述扶手为焊接在短方钢上的弧形钢筋。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架顶部设置有一对扶手。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焊接在位于短方钢两端部的长方钢下方。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方钢组合焊接而成的构件能很好防止负筋被踩踏,稳定牢固,强度高,同时能够重复利用,使用寿命长;设置的扶手具有较强的移动能力,同时也方便了操作;而且在浇筑混凝土时,负筋可绑于支架上,可控制负筋安装高度,进而控制负筋保护层厚度的作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附图说明I 一水平支架 2 —支撑腿 3 —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考图例,一种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呈梯子状的水平支架I,水平支架下方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水平支架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扶手3。所述水平支架包括两长方钢和焊接在两长方钢间的若干短方钢,所述支撑腿为焊接在水平支架下方的方钢。 所述方钢的规格为20*20mm。所述扶手为焊接在短方钢上的弧形钢筋。所述水平支架顶部设置有一对扶手。所述支撑腿焊接在位于短方钢两端部的长方钢下方。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在两长方钢间均匀焊接有4条短方钢,而且有两条短方钢是位于两长方钢的两端部;扶手位于中间两短方钢的上方。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情况为在进行钢筋负筋绑扎时,将负筋绑扎于条形支架的下侧,浇筑混凝土时,不仅可以保证负筋不被踩踏,同时保证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呈梯子状的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水平支架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扶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包括两长方钢和焊接在两长方钢间的若干短方钢,所述支撑腿为焊接在水平支架下方的方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的规格为20木20臟。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为焊接在短方钢上的弧形钢筋。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顶部设置有一对扶手。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焊接在位于短方钢两端部的长方钢下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呈梯子状的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水平支架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扶手,该条形支架施工简便并且稳固、强度高,有效的防止了负筋被踩踏。文档编号E04C5/18GK202787671SQ20122035207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应洪, 王和赶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负筋踩踏的条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呈梯子状的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水平支架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扶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洪王和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