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4259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包括两根板负筋本体,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的同一端通过“凵”字型的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凵”字型的支架实现了自有的支撑能力,解决了施工中板负筋支撑的难题,解决了由于板负筋遭到踩踏等因素变形的危害,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多层或高层建筑工程中,经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悬臂板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板内的负筋(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多采用钢筋支架固定,然后钢筋支架固定后容易松动失去作用,导致钢筋混凝土板的承载能力降低,严重的会导致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解决了由于板负筋遭到踩踏等因素变形的危害。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包括两根板负筋本体,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的同一端通过“ U ”字型的支架连接。 所述板负筋本体与“U”字型的支架采用相同的钢筋材料制成。 所述板负筋本体与“U”字型的支架为一体结构。 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中未相连的一端均设有“L”型的支脚;所述支脚的高度与所述支架的高度相同。 所述“L”型的支脚的短边垂直于所述“L”型的支脚的长边与所述板负筋本体组成的平面,并且所述“L”型的支脚的短边位于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的外侧。 所述“L”型的支脚与板负筋本体采用相同的钢筋材料制成。 所述“L”型的支脚与板负筋本体为一体结构。 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中未相连的一端均设有悬臂,所述悬臂的长度长于所述支架的高度。 所述悬臂与板负筋本体采用相同的钢筋材料制成。 所述悬臂与板负筋本体为一体结构。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利用“U”字型的支架实现了自有的支撑能力,解决了施工中板负筋支撑的难题,解决了由于板负筋遭到踩踏等因素变形的危害,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该装置制作容易,安装方便,针对性强,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梁板结构的负筋自支撑装置示意图; 图2是梁板结构的负筋自支撑装置使用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用于悬臂板结构的负筋自支撑装置示意图; 图5是悬臂板结构的负筋自支撑装置使用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包括两根板负筋本体,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的同一端通过“U”字型的支架连接。其中,所述板负筋本体与“U”字型的支架采用相同的钢筋材料制成。所述板负筋本体与“U”字型的支架为一体结构,也就是说,板负筋本体与“U”字型的支架可通过一根钢筋弯折而成。 本技术利用相同材料钢筋制成的“U”字型的支架实现了自有的支撑能力,解决了施工中板负筋支撑的难题,解决了由于板负筋遭到踩踏等因素变形的危害,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如图1所示,用于梁板结构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包括两根板负筋本体1,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I的同一端通过“u”字型的支架2连接。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I中未相连的一端均设有“L”型的支脚3 ;所述支脚3的高度与所述支架2的高度相同。其中,所述“L”型的支脚3的短边31垂直于所述“L”型的支脚3的长边32与所述板负筋本体I组成的平面,并且所述“L”型的支脚3的短边31位于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I的外侧。通过短边31向外的垂直结构能够提升负筋自支撑装置支撑作用。其中,所述“L”型的支脚3与板负筋本体I采用相同的钢筋材料制成。所述“L”型的支脚3与板负筋本体I为一体结构。 在传统梁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在板梁钢筋骨架5上要设置板负筋6,板负筋6上部设有分布钢筋将所有板负筋6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本装置在梁板结构使用时是按照负筋自支撑装置和板负筋以一定间隔的方式排列(如两根板负筋、一个负筋自支撑装置的间隔方式排列),利用该负筋自支撑装置所具备的支架式功能,施工中板负筋不宜变形。 如图4所示,用于悬臂板结构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包括两根板负筋本体1,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I的同一端通过“U”字型的支架2连接。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I中未相连的一端均设有悬臂4,所述悬臂4的长度长于所述支架2的高度。其中,所述悬臂4与板负筋本体I采用相同的钢筋材料制成。所述悬臂4与板负筋本体I为一体结构。 在传统悬臂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在悬臂板梁钢筋骨架7上要设置悬臂板负筋8,悬臂板负筋8上部设有分布钢筋将所有悬臂板负筋8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本装置在悬臂板结构使用时是按照悬臂板负筋和负筋支撑装置以一定的间隔的方式排列(如两根悬臂板负筋、一个负筋自支撑装置的间隔方式排列),利用自支撑式悬臂板负筋所具备的支架式功能,施工中板负筋不宜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包括两根板负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1)的同一端通过“凵”字型的支架(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包括两根板负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I)的同一端通过“U”字型的支架(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负筋本体(I)与“ U”字型的支架(2 )采用相同的钢筋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负筋本体(I)与“ U ”字型的支架(2 )为一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板负筋本体(I)中未相连的一端均设有“L”型的支脚(3);所述支脚(3)的高度与所述支架(2)的高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负筋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的支脚(3)的短边(31)垂直于所述“L”型的支脚(3)的长边(32)与所述板负筋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勇尉东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