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换挡面板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591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换挡面板装配结构,包括:副仪表板;与换挡杆连接的换挡手球;套设在换挡杆上的换挡防尘套;换挡装饰板,其上设有与所述换挡防尘套相适配的安装孔;与所述换挡防尘套连接的换挡面板,设置在所述换挡装饰板的底部,且与所述副仪表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换挡面板与换挡机构主体连接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挡面板与换挡机构主体分离,利于装配,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换挡面板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自动换挡面板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换挡面板集成到换挡机构主体上,由于空间限制,上述结构连接形式为换挡机构主体、换挡面板的安装带来一定的难度,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换挡面板装配结构,换挡面板与换挡机构主体分离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达到上 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换挡面板装配结构, 包括副仪表板;与换挡杆连接的换挡手球;套设在换挡杆上的换挡防尘套;换挡装饰板,其上设有与所述换挡防尘套相适配的安装孔;与所述换挡防尘套连接的换挡面板,设置在所述换挡装饰板的底部,且与所述副仪表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换挡面板与所述换挡防尘套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换挡防尘套的一端设有内卡圈,所述换挡面板上设有与所述内卡圈相配合将所述换挡防尘套与所述换挡面板卡接在一起的第一卡钩。进一步的,所述内卡圈与所述换挡防尘套为一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换挡面板上设置有报警灯开关,其中,所述报警灯开关包括,第一按压部,设置在所述换挡装饰板上;固定在所述换挡面板上的报警灯开关本体,与所述第一按压部之间通过一弹性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换挡面板上设有楔形卡槽,所述报警灯开关上设有与所述楔形卡槽相配合将所述换挡面板与所述报警灯开关卡接在一起的第二卡钩。进一步的,所述换挡面板上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报警灯开关与所述换挡面板卡接的导向槽。进一步的,所述换挡面板上还包括,挡位显示灯,用于设置所述挡位显示灯的LED板,设有用于与车身控制设备连接的线束接插件;用于容纳所述LED板的LED卡槽,通过一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换挡面板上;设置在所述换挡装饰板上的安装孔中的安装板,设有可供所述线束接插件穿过的孔,并设有可供所述挡位显示灯的光透过的透光部。进一步的,所述换挡面板上还连接有雪地模式按键,所述雪地模式按键包括,第二按压部,设置在所述换挡装饰板上;固定在所述换挡面板上的雪地模式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二按压部之间通过一弹性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雪地模式按键和所述挡位显示灯集成设置在所述LED板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可供所述第二按压部穿过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LED板上还集成设置有雪地模式按键显示灯。进一步的,所述换挡面板与副仪表板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换挡面板与换挡机构主体连接结构形式,本技术换挡面板与换挡机构主体分离,利于装配,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表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换挡面板与换挡防尘套连接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换挡面板与换挡防尘套连接示意图;图4表不图3的局部放大不意图;图5表示本技术换挡面板与报警灯开关连接示意图;图6表示本技术换挡面板与雪地按键、挡位显示灯连接分解示意图;图7表示本技术LED板结构示意图;图8表示本技术换挡面板与副仪表板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保护范围。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换挡面板、换挡机构主体安装受空间限制、不易装配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换挡面板装配结构,包括副仪表板;与换挡杆连接的换挡手球I ;套设在换挡杆上的换挡防尘套2 ;换挡装饰板3,其上设有与所述换挡防尘套2相适配的安装孔;与所述换挡防尘套2连接的换挡面板4,设置在所述换挡装饰板3的底部,并与所述副仪表板固定连接。换挡面板4与换挡机构主体分离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换挡面板4与所述换挡防尘套2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所述换挡防尘套2的一端设有内卡圈21,所述换挡面板4上设有与所述内卡圈21 相配合将所述换挡防尘套2与所述换挡面板4卡接在一起的第一卡钩41。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换挡防尘套2通过激光热塑或卡钉铆接的方式与所述内卡圈21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换挡面板4上设有6个所述第一卡钩41,所述换挡面板4上设有与所述换挡防尘套2相适配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2个所述第一卡钩41,与所述两侧壁相邻的侧壁上分别设有I个所述第一卡钩41。所述换挡面板4与所述换挡防尘套2之间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除上述卡接结构形式以外的其他卡接结构形式,在此不一一赘述。所述内卡圈21与所述换挡防尘套2为一体结构。保证所述换挡防尘套2与所述换挡面板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图I和图5所示,为了方便用户的操作,所述换挡面板上设置有报警灯开关,其中,所述报警灯开关包括,第一按压部51,设置在所述换挡装饰板上;固定在所述换挡面板上的报警灯开关本体52,与所述第一按压部51之间通过一弹性件连接。使用时,按下所述第一按压部51,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即可触发所述报警灯开关本体52。所述换挡面板4上设有楔形卡槽,所述报警灯开关本体52上设有与所述楔形卡槽相配合将所述换挡面板4与所述报警灯开关本体52卡接在一起的第二卡钩53。所述换挡面板4上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报警灯开关本体52与所述换挡面板4卡接的 导向槽,利于所述报警灯开关本体52的安装。如图I、图6和图7所示,所述换挡面板上还包括,挡位显示灯14,LED板12,设有所述挡位显示灯,以及用于与车身控制设备连接的线束接插件13 ;用于容纳所述LED板12的LED卡槽8,通过一安装板9固定在所述换挡面板4上;设置在所述换挡装饰板3上的安装孔中的安装板9,设有可供所述线束接插件13 穿过的孔,并设有可供所述挡位显示灯14的光透过的透光部7。所述透光部7的形状即为挡位字母形状,如P、N、D、M。所述换挡面板4上还连接有雪地模式按键,所述雪地模式按键包括,第二按压部61,设置在所述换挡装饰板3上;固定在所述换挡面板4上的雪地模式开关元件62,与所述第二按压部61之间通过一弹性件连接。使用时,按下所述第二按压部61,通过弹性件的作用触发雪地模式开关元件62。所述雪地模式按键和所述挡位显示灯14集成设置在所述LED板12上,所述安装板9上设有可供所述第二按压部61穿过的通孔。为了方便用户在夜间可视能力差的环境下,顺利的按下雪地模式按键,所述LED 板12上还集成设置有雪地模式按键显示灯63,所述安装板9上设有与所述雪地模式按键显示灯63相对应的透光部。如图8所示,所述换挡面板4还与副仪表板10卡接。所述副仪表板10上设有卡孔,所述换挡面板4上设有与所述卡孔相配合将所述副仪表板10与所述换挡面板4相卡接的第三卡钩。本实 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副仪表板10与所述换挡面板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三卡钩设置有9个,相应的,所述换挡面板4上设有9个与所述第三卡钩相配合的卡孔。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换挡面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仪表板;与换挡杆连接的换挡手球;套设在换挡杆上的换挡防尘套;换挡装饰板,其上设有与所述换挡防尘套相适配的安装孔;与所述换挡防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换挡面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仪表板;与换挡杆连接的换挡手球;套设在换挡杆上的换挡防尘套;换挡装饰板,其上设有与所述换挡防尘套相适配的安装孔;与所述换挡防尘套连接的换挡面板,设置在所述换挡装饰板的底部,且与所述副仪表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李若松张玲唐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