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惯性滤膜及其粒子分级采样装置,该粒子分级采样装置包括有粗颗粒物分级器和惯性滤膜;该粗颗粒物分级器包括有一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中的采样通道,沿该采样通道两端分别于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沿该采样通道中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级粗颗粒冲撞采集组;该惯性滤膜设置于前述粗颗粒物分级器的出气口下方,包括有阻挡板,该阻挡板上开设有导流孔,该阻挡板上的导流孔内填充有若干层上下叠置于一起的金属网,相邻两层金属网上的网孔错开设置,且相邻两层金属网之间形成有间隙;藉此,很好地实现了对气体中更微细颗粒的采样,以更精确地检测分析气体中的颗粒物,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及采样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气中的微生物或颗粒采样的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惯性滤膜及其粒子分级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 程度不断增加,这些颗粒污染物会吸附空气中能损害神经系统和致癌等各种有害物质,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而如何对大气中的颗粒物进行粒度分级与标定,是研究和解决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首要问题。人们采用粒子采样系统来获取空气中相应级别的颗粒物,以对大气质量或污染指数等进行有效检测和分析。通常,采用撞击式采样器来进行粒度分级采样,目前的分级冲撞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中的采样通道,沿该采样通道中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级冲撞采集组,气体进入采样通道后依次流经多级冲撞采集组,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物(例如PM10、PM2. 5,PMl及PM0. I等纳米颗粒物)被分离开来,将这些在分级的微粒称量、分析,就可获得反映空气质量或污染指数的数据。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现有技术的分级冲撞器仍存在有诸多不足,例如,利用传统技术中的冲撞采集组,很难采集到更为微小的颗粒物,导致很难精确地检测空气质量或污染指数。因此,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惯性滤膜,其能够采集到更为微小的颗粒物,以更精确地检测分析气体中的颗粒物;其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有惯性滤膜的粒子分级采样装置,其能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依次分级采集,并能采集到十分微小的颗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惯性滤膜,包括有阻挡板,该阻挡板上开设有导流孔,该阻挡板上的导流孔内填充有若干层上下叠置于一起的金属网,相邻两层金属网上的网孔错开设置,且相邻两层金属网之间形成有间隙。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孔开设于阻挡板的中心位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挡板上于中心导流孔外围均布式环设有多个导流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网嵌入式安置于固定板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网设置于固定板的中心位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上于中心金属网外围均布式环设有多个金属网。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挡板上自导流孔内壁面上端斜向上形成有引流斜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包括有粗颗粒物分级器和惯性滤膜;该粗颗粒物分级器包括有一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中的采样通道,沿该采样通道两端分别于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沿该采样通道中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级粗颗粒冲撞采集组,每个冲撞采集组均包括有一导流板和一阻挡板,该导流板上设置有均布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导流孔,该阻挡板上的通气口开设于正对该导流孔分布之圆周的圆心位置;该惯性滤膜设置于前述粗颗粒物分级器的出气口下方,包括有阻挡板,该阻挡板上开设有导流孔,该阻挡板上的导流孔内填充有若干层上下叠置于一起的金属网,相邻两层金属网上的网孔错开设置,且相邻两层金属网之间形成有间隙。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惯性滤膜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该惯性滤膜利用若干层金属网上下叠置于一起,并相邻的两层金属网上的网孔错开设置,且相邻两层金属网之间形成有间隙,如此,很好地实现了对气体中更微细颗粒 的采样,以更精确地检测分析气体中的颗粒物。二、前述导流孔开设于阻挡板的中心位置,或者其周围还均布式环设有多个导流孔,如此结构设计,使得气流更为均匀,更利于采集颗粒物;同时,多个导流孔的设计,相当于该惯性滤膜的同一级颗粒有了多个相同采样,这样,对采样颗粒进行不同指标分析时能够使用同一阻拦板上不同导流孔内的采样,给采样分析提供了便利;三、该惯性滤膜可以单独应用或者应用于其它粒子分级器上,可以将惯性滤膜分体设置,需要使用时,将惯性滤膜组装于粒子分级器上即可,使用灵活、方便。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惯性滤膜的主视图;图2是图I中M-M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惯性滤膜中阻挡板上多个导流孔的分布位置示意图;图4是图3中N-N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惯性滤膜中固定板上一个金属网的布置位置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结构叠加后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惯性滤膜中固定板上多个金属网的布置位置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结构叠加后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前述惯性滤膜的应用实例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1、惯性滤膜111、金属金属网112、阻挡板1121、导流孔113、引流斜面114、细孔115、固定板20、壳体21、采样通道30、第一冲撞米集组31、第一导流板32、第一阻挡板40、第二冲撞采集组41、第二导流板42、第二阻挡板50、第三冲撞采集组51、第三导流板52、第三阻挡板60、真 空泵70、分流通道81、气流间隙82、气流间隙83、气流间隙84、气流间隙85、气流间隙86、气流间隙90、过滤网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I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惯性滤膜11包括有阻挡板112,该阻挡板112中心开设有导流孔1121,该导流孔1121内设置有若干层金属金属网111,该若干层金属金属网111上下叠置于一起(如图2与图8所示),相邻的两层金属金属网111上的细孔114错开设置,且相邻两层金属网111之间形成有间隙。如图I至图4所示,前述阻挡板112上的导流孔1121的分布位置可以有多种,例如,如图I和图2所示,该导流孔为一个,其位于阻挡板112的中心位置;如图3和图4所示,导流孔为多个,其阻挡板11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导流孔1121,其余导流孔1121均布式环设于中心导流孔1121外围,具体导流孔大小及数量在此并不作任何限定;多个导流孔的设计,相当于同一级颗粒有了多个相同采样,这样,对采样颗粒进行不同指标分析时能够使用同一阻拦板上不同导流孔内的采样,给采样分析提供了便利。以及,该阻挡板112上自导流孔内壁面上端斜向上形成有引流斜面113 (结合图2和图4所示)。如图5至图8所示,前述金属网111可以安装于固定板115上,并至少固定板的上端凸出于金属网111的上表面,如此,直接将多层金属网111叠加即可;金属网111于固定板115上的设置位置可以有多种,例如,如图5所示和图6所示,金属网111布置位置为一个,其设置于固定板115的中心位置;如图7和图8所示,每层金属网包括有水平间距设置的多个金属网111,其中一个金属网111位于固定板115中心位置,其余金属网111均布式环设于中心金属网111外围,如此结构设计,使得气流更为均匀,更利于采集颗粒物。经申请人进行大量实验测试得知,利用该惯性滤膜11可以采集到很微小的颗粒,例如PM0. 5的颗粒;当然,该惯性滤膜的级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调整,例如,于前述惯性滤膜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一级可以阻留更细颗粒物的惯性滤膜,例如如PM0. I等。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惯性滤膜11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将其设计应用至例如粒子分级采样装置中。当其单独应用时,其壳体、入气口、出气口、采样通道等均可采用常规设计,其创新技术在于其阻挡板、导流孔及金属网的设计。而应用于其它粒子分级采样装置中时,在此以一个实施例作说明如图9所示,该粒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惯性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阻挡板,该阻挡板上开设有导流孔,该阻挡板上的导流孔内填充有若干层上下叠置于一起的金属网,相邻两层金属网上的网孔错开设置,且相邻两层金属网之间形成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惯性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阻挡板,该阻挡板上开设有导流孔,该阻挡板上的导流孔内填充有若干层上下叠置于一起的金属网,相邻两层金属网上的网孔错开设置,且相邻两层金属网之间形成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惯性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开设于阻挡板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惯性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上于中心导流孔外围均布式环设有多个导流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惯性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嵌入式安置于固定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惯性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设置于固定板的中心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惯性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于中心金属网外围均布式环设有多个金属网。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惯性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上自导流孔内壁面上端斜向上形成有引流斜面。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鹤,段广亮,范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汇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