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刀和可转位切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45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排屑机加工的铣刀,所述铣刀包括铣刀主体(1),所述铣刀主体(1)带有与所述铣刀主体(1)的端部相连的若干刀片槽,其中在轴向方向(C-C),铣刀主体(1)的相对的端部被成形以与工具附件协作,所述可转位切削刀片(3)被固定在切削刀片座中。切削刀片在端表面(13)之间具有高度(H),并且每个主表面(11、11A)包括相关的支撑表面(17、17A)。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其用于被设置在依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铣刀中。依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铣刀的区别在于,各主切削刃(15)到与背离主切削刃的支撑表面(17A)重合的平面的垂直距离在从切削角部(14)到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半高度区域中的峰顶(18)的方向上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附加的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 排屑机加工的铣刀和可转位切削刀片。以前已知一种大体上长方形的铣削刀片,其具有两个起作用的切 削刀片角部,所述切削刀片角部对角地设置在切削刀片的主表面上。 主切削刃沿切削刀片的长边延伸,而副切削刃沿着铣削刀片的短边延 伸。由于铣削刀片具有两个起作用的切削刀片角部,所以其可转位两 次。以前还已知一种铣刀,其包括铣刀主体,铣刀主体设有若干可转 位切削刀片。各可转位切削刀片包括四个主切削刃和一个与每个主切 削刃相连的副切削刃。在铣刀主体的安装位置,可转位切削刀片具有 正轴向前角和正径向前角。可转位切削刀片沿着主切削刃的延伸大体 上成螺旋形状。专利技术目的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标题限定类型的铣刀和适用于 此的可转位切削刀片,所述铣刀能够较大切削深度地机加工工件的直 角角部。本专利技术的附加目标是开发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可转位切削刀片,这是以 其寿命期间可以转位四次的方式开发的。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个目标是开发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可转位切削刀片,使 得可转位切削刀片在铣刀主体中稳定定位成为可能。至少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借助于具有附带的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特 征的铣刀和可转位切削刀片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被限定在从 属权利要求中。附图简要说明下面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参照公开的附图,其中 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的铣刀的透视图;图2显示了从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可转位切削刀片的前部稍微倾斜的第 一透视图,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铣刀设有若干这样的可转位切削刀片;图3显示了依照图2的可转位切削刀片的另一个透视图,从长边 显示了所述切削刀片;和图4从其短边显示了切削刀片的透视图。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铣刀包括铣刀主体1,所述铣刀主体1 在图1中的下端具有若干切削刀片槽,其中接收有相应数目的可转位 切削刀片3。各可转位切削刀片3具有中心孔4,并且各可转位切削片 3借助于由中心孔4接收的中心螺钉(未显示)被夹紧在切削刀片槽中。 在图1中,画出了铣刀的中心轴线C-C,所述中心轴线C-C还限定了 铣刀的旋转轴线及其轴向方向。铣刀的旋转方向R由图1中的箭头描 绘出。铣刀主体1被形成以与位于图1中的上端的工具附件或类似物相 连接。在图2-4中显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可转位切削刀片的不同透视图。 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可转位切削刀片3在平面图中大体上为长方形。可转位 切削刀片3由直接压制的硬质合金制成。这里的"硬质合金"指的是 与金属粘结剂例如Co或Ni烧结组合的WC、 TiC、 TaC、 NbC等等。切削刀片优选至少部分地涂敷有至少一层例如A1203、 TiN和/或TiCN。 在有些情况下,切削刃由钎焊的超硬材料例如CBN或PCD制成,这有根据的。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高度在图2中表示为H。可转位切削刀片3 的宽度在图2中表示为W。在所示的实施例中,H大于W,优选至少 比W大30%。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可转位切削刀片3包括两个大体上相同的主表面 11、 IIA。中心孔4在两个主表面11、 IIA之间延伸。可转位切削刀片 3还包括两个长边或侧表面12和两个短边或端表面13。侧表面12和 端表面13在切削刀片角部14处相交。而且,主表面11、 IIA的一部 分连接到各切削刀片角部14。正如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平面图所示, 坐落在同一主表面上的两个切削刀片角部14对角地相对。在一侧上的 其余两个角部不具有任何切削功能。如图l所示,在可转位切削刀片3 所包括的四个切削刀片角部14中,在这时只有一个起作用。主切削刃15开始于各切削刀片角部14,其在可转位切削刀片3 的高度方向上并大体上沿着整个相关的侧表面12延伸。而且, 一副切 削刃16开始于各切削刀片角部14,其在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宽度方向 上并大体上沿着相关的端表面13的一部分延伸。连接于主切削刃15 和副切削刃16的主表面11、 11A的那部分形成断屑槽。正如从图3中显而易见,当可转位切削刀片被安装在铣削刀体1 的切削刀片座中时,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起作用的主切削刃15具有从 切削角部14到可转位切削刀片3在高度方向上的伸出长度的大约一半 的增加的负轴向角。主切削刃15的这个部分由15'描绘。负轴向角由切 削角部14附近的cd以及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半高度区域中的必描绘。 从图3中还显而易见,在图3中坐落于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半高度上 方的主切削刃15部分由15"描绘。该部分15"具有正轴向角,该正轴向角在从半高度的方向向上变小。在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半高度区域中, 正轴向角被表示为o3,在图3中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上端区域中,正 轴向角被表示为a4。为了例证但不作为限制目的,可以提及,cd和a4 的合适值大约为7°,而o2和a3的合适值大约为18°。所以,对于图 2-4所示的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实施例,负轴向角从大约7。增大到大约 18°,而正轴向角从大约18°减小至大约7°。主切削刃15包括设置在主 切削刃的部分15'和15"彼此相连的地方的峰顶18。峰顶18相对于至少 在三个点触及相关的侧表面12的平面P1被压印(indented)。主切削刃15的轴向角的上述设计必然要求各主切削刃15到坐 落于相对支撑表面17A中的平面的垂直距离在从切削角部14到可转位 切削刀片3的半高度的区域的方向上增大。各主切削刃15到坐落于相 对的支撑表面17A中的平面的垂直距离从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半高度 的区域以及从切削角部14朝着不起作用的角部的方向减小。因而,所 述距离与被设置在距离当前或起作用的主切削刃15最远处的支撑表面 17、 17A有关,所以在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措辞"背离主切削刃的支 撑表面"和"相对的"。各支撑表面17、 17A被设置成远离可转位切削 刀片的周边,以免干扰切削刃区域。在图3中,主切削刃由15A描绘,其与主表面IIA相关,见图4。 主切削刃15A包括主切削刃15'A和15"A的两部分。正如在图2中可清楚地看到的,在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高度方向 上,至少在连接到主切削刃15的侧表面12的那部分中,侧表面12具 有一定凹度。该设计的原因是,图2中的右主切削刃15在所示的透视 图中必须完全是直的。正如在图4中可清楚地看到的,主表面11和11A分别设置有支撑 表面17和17A。各支撑表面17、 17A大体上在其对角线方向上逐渐倾斜于可转位 切削刀片3的高度方向,使得支撑表面17和主切削刃15之间的距离 在切削角部14区域、即在主切削刃的下部分15'区域比在主切削刃15 的上部分15"区域大。支撑表面17在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高度方向上 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原因是,这样,可以使到主切削刃15的距离在切削 角部区域减小。这也可以通过观察图2而认识到。坐落于相对侧的支 撑表面17A,在图2中看不到,其具有一定的倾斜,当支撑表面17A 靠近各自的切削刀片角部14时,该倾斜使得支撑表面17A逐渐靠近主 切削刃15。在安装位置,支撑表面17A与刀片槽中的相应升高部分协 作,由此实现可转位切削刀片3在刀片槽中的出色的刚性固定。本专利技术决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在附带的权利要求的限定内 可以自由地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排屑机加工的铣刀,所述铣刀包括铣刀主体(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排屑机加工的铣刀,所述铣刀包括铣刀主体(1),所述铣刀主体(1)带有与所述铣刀主体(1)的端部相连的若干刀片槽,其中在轴向方向(C-C),所述铣刀主体(1)的相对的端部被成形以与工具附件协作,所述可转位切削刀片(3)被固定在切削刀片座中,其中各可转位切削刀片(3)具有两个大体上相同的主表面(11、11A),所述两个侧表面(12)和两个端表面(13)在所述主表面(11、11A)之间延伸,每个所述主表面(11、11A)包括两个切削刀片角部(14),每个所述切削刀片角部(14)包括主切削刃(15)和副切削刃(16),其中各主表面(11、11A)的若干部分构成前刀面,其中各侧表面(12)和各端表面(13)的若干部分构成余隙表面,所述切削刀片在所述端表面(13)之间具有高度(H),各所述主表面(11、11A)包括相关的支撑表面(17、17A),其特征在于,各主切削刃(15)到与背离所述主切削刃(15)的所述支撑表面(17A)重合的平面的垂直距离在从所述切削角部(14)到所述可转位切削刀片(3)的半高度(H)的区域中的峰顶(18)的方向上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蒂卡罗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高刀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