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要用于机床的气动夹头,它包括外壳、活塞、活塞杆和夹爪,活塞装在外壳内,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活塞后部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活塞前部与外壳的盖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盖板上具有开孔,活塞杆穿出开孔且与开孔滑动配合,活塞杆外端与夹爪装连,外壳或盖板上固定有环套,环套上具有带锥面的滑槽,夹爪背部与滑槽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夹持范围较大,通用性高;更换夹爪操作方便,还具有夹紧力大、夹持精度高、安全可靠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用气动夹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动卡盘,存在夹爪的夹持范围较小以及更换夹爪操作比,烦的缺点。例如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0720033188.5、名为气动卡盘的申请就 公开了一种类似结构的气动卡盘,其卡爪与动力楔块装连,夹爪移动范围较 小,通用性不高;更换夹爪时,需要从动力楔块上逐一拆卸、然后装上并调 整好位置、再柠紧夹爪,操作比4^N: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范围较大,更换夹爪方便的气动夹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动夹头,包括夕卜 壳、活塞、活塞杆和夹爪,活塞装在外壳内,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活塞 后部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活塞前部与盖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盖;felJi 具有开孔,活塞杆穿出开孔且与开孔滑动配合,活塞杆外端与夹爪装连,外 壳或盖板上固定有环套,环套上具有带锥面的滑槽,夹爪背部与滑槽滑动配 合。釆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活塞杆直接带动夹爪沿环套的锥面滑槽往复移动, 夹爪移动范围广,所以夹持范围较大,通用性高;更换夹爪时,可以从活塞 杆上一次拆卸4^P夹爪,然后再紅飾夹爪,无需逐一调整和柠紧,操作 很方便。此外,本技术还具有夹紧力大、夹持精度高、安全可靠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气动夹头的正面结构示意图2是图l沿A-A线的剖视图,也即本技术在夹;M^开时的状态图3 ^^技术在夹爪夹紧时的状态图4是本技术中的夹爪的结构示意图5是图4的俯视图6是图4的左一见图7是本技术中的拉块的结构示意图8是图7的左^L图;图9是本技术中的环套的结构示意图,也是附图说明图11沿B-B线的剖视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图9的右浮见图12是本技术中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图13沿OC线的剖视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i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2、 3、 12、 13所示,本技术的气动夹头,包括外壳l、活 塞2、活塞杆4和夹爪8,活塞2 M外壳1内,活塞2与活塞杆4固定连接, 活塞2后部与外壳1之间形成第一腔室12,活塞2前部与盖板10之间形成 第二腔室11,盖板IO上具有开孔10-l,活l^t4穿出开孔10-1且与开孔10-1 滑动S己合,活塞杆4外端与夹爪8装连,外壳1或盖板10上固定有环套5, 环套5上具有带锥面的滑槽5-2,夹爪8背部与滑槽5-2滑动g己合。如图2、 3、 4、 7、 8所示,夹爪8具有卡槽8-l,活塞杆4上螺紋连接 有拉块9,拉块9上具有挡台9-l,挡台9-l插进夹爪8的卡槽8-l。如图7、 8、 4所示,为了便于装卸夹爪8并防JOi块9松动,拉块9具 有若千挡台9-1且沿周向断续分布,^挡台9-1分别与每一夹爪8的卡槽 8-1相对应,M 9上还设有径向孑L且径向孔中装有紧定螺钉15。如图2、 3、 9、 10、 5、 6所示,为了保证夹爪8与环套5的带锥面的滑 槽5-2紧贴移动,以保证夹持精度,环套5上具有条形孔5-3,条形孔5-3与 滑槽(5-2)相贯通,套置有弹簧6的螺钉7插入条形孔5-3并与夹爪8背部 的螺紋孔8-2螺紋连接,弹黃6两端分别通过垫围16与螺钉7的头部和, 孔5-3的沉肩或外端面相抵。如图2、 3、 9、 10所示,为了防止切屑阻碍夹爪8运动,环套5上具有 排屑孔5-l,排屑孔5-l位于滑槽5-2尾部,且与环套5外部及滑槽5-2相贯 通。如图9、 11所示,环套》上具有三个法兰孔54,法兰孔54为弧形长孔。 这样,在需M卸夹爪8时,参见l、 2、 3、所示,可以柠松并柠下几个螺 钉14,然后转动环套5—定的角度,使每一夹爪8的卡槽8-l脱离拉块9上 的挡台9-1限制,即可一次卸下全部夹爪8,这样*比较方便。当然,法 兰孔5-4也可改为3 6个螺钉孔,只不过拆卸时要柠下4^P螺钉14,比较 费事一些而已。如图2、 3、 12、 13所示,为了防止活塞2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动而使夹爪8脱落,活塞2上装有防转销3,盖板10上具有对应的限位孔10-3或限 位槽,防转销3插7vA板10上的限位孔10-3或限位槽。如图2、 3所示,为了使活塞杆4移动更稳定,外壳l上固定连接有定位 轴13,活塞杆4具有轴向通孔4"1,定位轴13穿过活塞杆4的轴向通孔4-1 并与轴向通孔44滑动密封配合。如图2、 3所示,为了在加工较长棒料时,棒料能穿越气缸,从而完成自 动送料,定位轴13具有轴向通孔13-1。如果不加工长^^料,则定位轴13可 以制成实心的。如图2、 3所示,外壳l后部设有第一气道l-l和第二气道2-2,第一气 道1-1通往第一腔室12,第二气道2-2经盖板10的气道10-2通往第二腔室 11。第一气道1-1和第二^i2-2也可以设在定位轴13上。如图2、 3所示,本技术使用时,当外壳1的第一气道1-1处于进气 状态时,气体i^v第一腔室12,推动活塞2及活塞杆4向右运动,使活塞杆 4通过拉块9推动夹爪8向右运动,夹爪8沿环套5的带锥面的滑槽5-2向 右移动,从而松开工件;当外壳1的第二气道l-2处于进气状态时,气体进 入第二腔室ll,推动活塞2及活塞杆4向左运动,使活塞杆4通过拉块9拉 动夹爪8向左运动,夹爪8沿环套5的带锥面的滑槽5-2向左移动,从而夹 紧工件。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夹头,包括外壳(1)、活塞(2)、活塞杆(4)和夹爪(8),活塞(2)装在外壳(1)内,活塞(2)与活塞杆(4)固定连接,活塞(2)后部与外壳(1)之间形成第一腔室(12),活塞(2)前部与盖板(10)之间形成第二腔室(11),其特征在于a、盖板(10)上具有开孔(10-1),活塞杆(4)穿出开孔(10-1)且与开孔(10-1)滑动配合,b、活塞杆(4)外端与夹爪(8)装连,c、外壳(1)或盖板(10)上固定有环套(5),环套(5)上具有带锥面的滑槽(5-2),d、夹爪(8)背部与滑槽(5-2)滑动配合。2、 根据4又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夹头,其特4i^于夹爪(8)具有卡槽 (8-1),活塞杆(4)上螺纟丈连接有拉块(9),拉块(9)上具有挡台(9-1),挡台(9-1)插进夹爪(8)的卡槽(8-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夹头,其特4碌于4缺(9)具有若干 挡台(9-1)且沿周向断续分布,每一挡台(9-1)分别与每一夹爪(8)的卡 槽(8-1)相对应,4诚(9)上还设有径向孑L且径向孔中装有紧定螺钉(1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夹头,其特征在于环套(5)上具有条 形孔(5-3),条形孔(5-3)与滑槽(5-2)相贯通,套置有弹簧(6)的螺钉(7)插入条形孔(5-3)并与夹爪(8)背部的螺乡丈孔(8-2)螺紋连接,弹 簧(6)两端分别通过垫圈(16)与螺4丁 (7)的头部和条形孔(5-3 )的沉肩 或外端面相才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夹头,其特征在于环套(5)上具有排 屑孔(5-1 ),排屑孔(5-1)位于滑槽(5-2)尾部,且与环套(5)外部及滑 槽(5-2 )相贯通。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夹头,其特征在于环套(5)上具有三 个法兰孔(5-4),法兰孔(5-4)为弧形长孔。7、 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夹头,包括外壳(1)、活塞(2)、活塞杆(4)和夹爪(8),活塞(2)装在外壳(1)内,活塞(2)与活塞杆(4)固定连接,活塞(2)后部与外壳(1)之间形成第一腔室(12),活塞(2)前部与盖板(10)之间形成第二腔室(11),其特征在于: a、盖板(10)上具有开孔(10-1),活塞杆(4)穿出开孔(10-1)且与开孔(10-1)滑动配合, b、活塞杆(4)外端与夹爪(8)装连, c、外壳(1)或盖板(10)上固定有环套(5),环套(5)上具有带锥 面的滑槽(5-2), d、夹爪(8)背部与滑槽(5-2)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学华,
申请(专利权)人:牟燕云,牟燕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