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粒径ADC发泡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898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细粒径ADC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联二脲加入水中,配成含联二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0-40%的悬浮液,加入硫酸或盐酸使酸度在2-8N,再加入催化剂溴化钾或溴化钠,使其浓度为1-5g/l,搅拌并升温至20-70℃,最后加入联二脲质量0.2-3%的平均分子量4000-10000的预先配制的聚乙二醇溶液;加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温度20-70℃,反应完成后经冷却,过滤,洗涤,烘干,即得到超细粒径的ADC发泡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利用聚乙二醇在联二脲氧化反应体系中能阻碍和抑制ADC发泡剂晶体增长的特点,由此制得超细粒径的ADC发泡剂,可直接在制备过程中获得平均粒径在5-9μm的超细粒径的ADC发泡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ADC发泡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细粒径ADC发泡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ADC发泡剂化学名称偶氮二甲酰胺,具有无毒无味,常温下稳定,发气量大,对制品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目前应用量最大的化学发泡剂,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乙烯一醋酸乙烯等热塑性树脂和天然橡胶、丁基 橡胶、丁苯橡胶、硅橡胶等橡胶的发泡。但现在市场上生产的ADC发泡剂都存在粒径过粗的问题,通常ADC发泡剂原粉的平均粒径都在15 - 25 μ m之间。使用粒径过粗的发泡剂会给发泡工艺造成很多困难发泡剂粒径过大,比表面积小,反应活性弱,导致发泡剂分解温度提高,分解速率减慢,同时由于发泡剂粒径大,造成发泡制品的泡孔大,表面粗糙,颜色泛黄等等严重影响发泡制品的质量。显然这样的发泡剂对大部分的发泡制品生产厂家都是不适合的,无法满足发泡产品的质量要求。目前,发泡剂生产厂家一般是通过物理方法来解决发泡剂原粉粒径过大的问题,比如大部分厂家都采用高速气流粉碎机对ADC发泡剂原粉进行机械粉碎,或采用分级机分级去掉粒径大的部分发泡剂,从而降低ADC发泡剂的粒径,一般平均粒径可以达到5 -10 μ m左右。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细粒径ADC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聚乙二醇溶液:将平均分子量为4000-10000的聚乙二醇溶于水中配成聚乙二醇水溶液;(2)、将联二脲加入水中,配成含联二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0-40%的悬浮液,加入硫酸或盐酸使酸度在2-8N,再加入催化剂溴化钾或溴化钠,使其浓度为1-5g/l,搅拌并升温至20-70℃,最后加入联二脲质量0.2-3%的平均分子量4000-10000的预先配制的聚乙二醇溶液;(3)、加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制备超细粒径ADC发泡剂,反应温度20-7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雪源陈海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