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永建专利>正文

摩托车后平叉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8170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37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防盗锁,摩托车后平叉外壳内设置有电机驱动机构;丝杆一端与电机轴联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轴套上,由直流电机驱动的丝杆上旋接有驱动块,锁杆与滑道滑动配合,连杆铰接在驱动块与锁杆之间,丝杆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锁定、开启限位开关;由外部伸入钥匙开启的机械锁芯上固联的拉杆的上端伸入应急螺杆上的孔中,应急螺杆内端从外向内旋接在轴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技术开锁和防暴力开锁,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防盗性能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具体来说是摩托车后平叉与锁具合一的摩托车防盗锁。
技术介绍
目前摩托车所用的防盗锁一般有机械型和电子型,机械型主要是以硬质金属与锁芯结合组成,有U型锁、链锁、钢丝锁,由于它们整个锁体全部外露,盗车人可用简单的方式如,技术开锁或暴力开锁方式对锁体破坏而盗走摩托车。电子型防盗锁是将防盗锁的主电源接入摩托车的供电电源上,对摩托车的点火系统进行控制,如果有人接触摩托车时,发出音频信号,这种防盗锁的缺陷是,只要将主供电电源剪断 ,它的防盗功能以及音频信号全部失效。所以以上两大类型的防盗锁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防盗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平叉与锁具合二为一,通过后平叉锁对后轮实现牢固锁定,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摩托车后平叉防盗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防盗锁,包括电子遥控发射器、电子遥控接收器,摩托车后平叉外壳内设置有电机驱动机构和所述电子遥控接收器;电机驱动机构为直流电机安装在支架右侧,丝杠右端与电机轴联接,且丝杠左端面上设置有改刀口,丝杠左端可转动地插入轴套内,轴套固定在支架的左侧板上,驱动块旋接在丝杠上,呈圆弧形的锁杆由导向板下端焊接锁定杆构成,且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滑轮,锁杆位于圆弧形的滑道内,锁杆上的导向滑轮与滑道的侧面滑动配合,连杆铰接在驱动块与锁杆上端之间。所述支架左侧设置有锁定限位开关,锁定限位开关设置在直流电机的正转供电回路中;支架右侧设置有开启限位开关,开启限位开关设置在直流电机的反转供电回路中。所述锁杆的圆弧的圆心角小于180°,所述导向滑轮为3个导向板上端和下端的两个导向滑轮与滑道右侧面滑动接触,导向板中部的一个导向滑轮与滑道的左侧面滑动接触。所述直流电机为12V直流电机。所述电子遥控接收器内还设置有继电器J3,继电器J3设置在摩托车电门锁供电回路中,继电器J3的常闭触头J3-1设置在电子遥控接收器的工作电源回路中。所述电子遥控接收器内还设置有继电器Jl以及继电器J2,继电器Jl的常开触头Jl-I设置在直流电机的正转供电回路中,继电器J2的常开触头J2-1设置在直流电机的反转供电回路中。所述直流电机的工作电源采用摩托车上12V蓄电池。摩托车后平叉外壳下部设有供固定在接杆上的钥匙伸入的开启孔;所述摩托车后平叉外壳内设置有应急机械锁,应急机械锁结构为应急螺杆右端从外向内穿入摩托车后平叉外壳后旋接在轴套左端上;拉杆下端固定在机械锁芯上,当机械锁芯锁定时,拉杆上端从应急螺杆上的孔中穿出,且机械锁芯的锁舌伸出并卡在挡块上,挡块固定在摩托车后平叉外壳内壁上,当机械锁芯经钥匙开启后,锁舌回缩至机械锁芯内,机械锁芯能够随接杆下行,并使拉杆从应急螺杆的孔中脱出。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在摩托车后平叉外壳内部的驱动电机的电子遥控系统,对电机实现正、反转,从而通过锁杆实现开启与锁定控制。电子遥控接收器的工作电源由摩托车自身蓄电池(如12V)提供,锁定、开启限位开关接入电子遥控接收器内,对直流电机的正、反转电路实现断电控制,电子遥控接收器对直流电机的工作供电通过手控板发出的信号来控制,从而对锁杆实现开启与锁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由于本防盗锁的电子遥控接收器,直流电机,锁杆以及相关连接部 件全部密封内置于摩托车后平叉外壳内部,只有锁杆向外伸出对摩托车后轮锁定时才有极短部份外露,消除了技术开锁和暴力开锁的可能性,盗车人极难将其破坏,提高了该锁的自身防盗功能。2、本防盗锁是由电子遥控系统(电子遥控发射器和电子遥控接收器均为外购产品,二者之间由密码控制)对锁杆的开启与锁定进行控制,盗车人在没有手控板的情况下极难盗走摩托车,大大提高了摩托车的防盗效果。3、本防盗锁还设置了应急系统,在电子部件出现故障时,就可以用应急措施开启锁杆,弥补了单一开锁的缺陷。4、本防盗锁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原材料经济易得,适合工业化制造,安全可靠,美观大方。5、三个导向滑轮的设计使锁杆运行平稳,不晃动,能准确对位(详见具体实施方式)。6、电子遥控接收器与电门锁实现电气联锁,保证了行车安全。行车时,能使接收器始终处于断电状态(停车时,能使前者始终处于供电状态),锁杆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不会由于发射器误操作使接收器工作而使锁杆进行锁定而造成事故。附图说明图I是摩托车后平叉防盗锁锁定状态剖视结构图。图2是摩托车后平叉防盗锁开启状态剖视结构图。图3是锁定状态时驱动电机,丝杠,限位开关与支架结构图。图4是开启状态时,驱动电机,丝杆,限位开关与支架结构图。图5是丝杠与轴套的主视图。图5-1是图5的右视图。图6是锁杆与导向板结构图。图7是图I所示滑道的立体图。图8是图I所示机械锁芯仰视图。图9是图I所示应急螺杆的结构图。图10是电子遥控发射器的主视图。图11是图I所示电子遥控接收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图2示出,摩托车后平叉防盗锁,电子遥控发射器22与电子遥控接收器14组成电子遥控装置。摩托车后平叉外壳9内设置有电机驱动机构和应急机械锁以及所述电子遥控接收器14 ;电机驱动机构为直流电机18安装在支架I右侧,丝杠17右端与电机轴联接,且丝杠左端面上设置有改刀口,丝杠左端可转动地插入轴套25内,轴套25固定在支架的左侧板上,驱动块3旋接在丝杠17上,呈圆弧形的锁杆由导向板6下端焊接锁定杆13构成,且导向板6上设置有导向滑轮7,锁杆位于圆弧形的滑道21内,锁杆上的导向滑轮7与滑道21的侧面滑动配合,连杆5铰接在驱动块3与锁杆上端之间;应急机械锁结构为应急螺杆2右端从外向内穿入摩托车后平叉外壳后旋接在轴套25左端上; 拉杆8下端固定在机械锁芯10上,当机械锁芯锁定时,拉杆8上端从应急螺杆2上的孔中穿出,且机械锁芯10的锁舌24伸出并卡在挡块23上,挡块固定在摩托车后平叉外壳9内壁上,当机械锁芯经钥匙11开启后,锁舌24回缩至机械锁芯内,机械锁芯能够随接杆12下行,并使拉杆8从应急螺杆2的孔中脱出;摩托车后平叉外壳下部设有供固定在接杆12 上的钥匙11伸入的开启孔(前、后、左、右方位以图I为准)。上述直流电机18采用12V直流电机。直流电机18的工作电源采用摩托车上12V蓄电池。参见图5、图5-1,丝杠左端面上有改刀口,供机械开锁使用,丝杠右端上有条孔,供电机轴连接。支架经螺钉固定在后平叉外壳内。应急螺杆2从外向内伸入后平叉外壳,其螺帽位于后平叉外壳(以下简称外壳)外。支架I左侧设置有锁定限位开关4,锁定限位开关4设置在直流电机18的正转供电回路中;支架I右侧设置有开启限位开关16,开启限位开关16设置在直流电机18的反转供电回路中。锁定、开启限位开关均为压触式断电开关。图I示出,摩托车后平叉防盗锁在锁定状态时,套装在丝杆17上的驱动块3与锁定限位开关4碰触而断电,锁杆停止锁定运动。图2示出,摩托车后平叉防盗锁在开启状态时,套装在丝杆17上的驱动块3与开启限位开关16碰触而断电,锁杆停止开启运动。参见图7,滑道由主要内、外侧面和底面组成。参见图6,锁杆呈圆弧形(圆心角小于180° ),所述导向滑轮7为3个导向板6上端和下端的两个导向滑轮与滑道21右侧面滑动接触,导向板中部的一个导向滑轮与滑道的左侧面滑动接触。锁杆呈圆弧形,其弧长略小于半圆,直径约20cm。锁杆由呈主板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防盗锁,包括,电子遥控发射器(22)、电子遥控接收器(14),其特征是,摩托车后平叉外壳(9)内设置有电机驱动机构和所述电子遥控接收器(14);电机驱动机构为:直流电机(18)安装在支架(1)右侧,丝杠(17)右端与电机轴联接,且丝杠左端面上设置有改刀口,丝杠左端可转动地插入轴套(25)内,轴套(25)固定在支架的左侧板上,驱动块(3)旋接在丝杠(17)上,呈圆弧形的锁杆由导向板(6)下端焊接锁定杆(13)构成,且导向板(6)上设置有导向滑轮(7),锁杆位于圆弧形的滑道(21)内,锁杆上的导向滑轮(7)与滑道(21)的侧面滑动配合,连杆(5)铰接在驱动块(3)与锁杆上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建曾存寿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