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车的乘员室外倾式踏脚板结构,属于消防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和乘员室,乘员室具有乘员室门,外倾式踏脚板结构包括梯斗、用于驱使梯斗展出或回复到乘员室的底部并且在梯斗展出时使梯斗保持于向外倾斜状态的梯斗致动作用缸、控制开关和开关触头,梯斗枢轴连接在乘员室朝向地坪的一侧的底壁上,梯斗致动作用缸固定在底盘上,与消防车的控制装置连接,且梯斗致动作用缸的作用缸柱与梯斗连接,控制开关设置在乘员室上,且与消防车的控制装置连接,开关触头设置在乘员室门上,与控制开关相对应。优点:保障消防人员出入乘员室时的安全性;在车辆行驶途中确保梯斗处于隐蔽状态而免遭损坏;节约消防人员的宝贵的救灾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消防车的乘员室外倾式踏脚板结构。
技术介绍
消防车乘员室通常位于驾驶室与用于承载储液罐(储液罐内灌注有水或灭火泡沫)的厢体之间,在乘员室上配有乘员室门,以供消防人员进出。由于消防车的车辆底盘较高,因此在乘员室上并且在对应于乘员室门的门沿下方的部位安装有梯级状的踏脚板,所谓的梯级状的踏脚板是指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台阶的踏脚板。 已有技术通常将乘员室踏脚板以焊接或借助于紧固件固定在车辆上,并且对应于乘员室门的下方,这种结构的乘员室踏脚板虽然能够满足消防人员上下车的要求,但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乘员室踏脚板一经安装于消防车上,便始终如一地犹如一枚翅膀展出于车身的侧部,具体地讲,即使在非启用状态下,乘员室踏脚板仍以待机状态展开在车身侧部,因而易造成不必要的阻碍;其二,容易遭到损坏;其三,不利于保障车辆的整洁及观瞻效果。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有消防车的踏脚板结构,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0973933Y推荐有“消防车踏脚板结构”,该专利虽然是针对消防车的器材厢设置的,即为了便于消防人员站在踏脚板上从器材厢的厢腔提取所需的消防器材而设置的,并且在非启用状态下可将整个踏脚板折展到消防车的对应于器材厢的外底部,从而可以消除前述的三点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1214801A提供有“联动踏脚板结构”,该专利也是针对于器材厢设计的,与前述CN200973933Y具有异曲同功之效;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480936B揭示有“消防车的活动踏脚板装置”,该专利方案依然是针对器材厢设计的并且同样可以体现前述CN200973933Y的技术效果;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480935B介绍有“消防车的活动踏脚板结构”以及CN101973233B披露有“消防车用的联动式踏脚板结构”,由于这两项专利方案既可以应用于器材厢,也可以配置于乘员室门的部位,因而同样能够消除前述的三点不利因素。并非限于上述文献公开的消防车的踏脚板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在启用状态下由消防人员以手动方式将踏脚板展出车体,而在非使用状态下使其处于隐蔽状态。但是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需要通过消防人员人为的两次手动才能完成踏脚板展出车辆侧部和隐藏于车辆底部的过程,因此在乘员室门的部位不宜配置,因为当消防人员登车进入乘员室后便无法使踏脚板收藏到车辆底部,除非在救灾完毕并随车辆返回至目的地并且在所有消防人员下车后才得以将踏脚板处于隐蔽状态,而在消防车的行驶途中,踏脚板依然展现于车辆侧部;其二,由于踏脚板展出车辆侧部以及返回到车辆底部的状态均由手工操作完成,因此使用不便并且不利于最大限度地节省消防人员的每一分哪怕是每一秒的时间,因为对于抢险救灾而言,节约消防队员的每一秒种便可赢取宝贵的时间而藉以减轻灾害损失。其三,由于踏脚板不具有合理的向外倾斜的倾斜度,因此梯级较为陡峭,从而不利于消防人员安全踩踏。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仅在驻车状态下并且在开启乘员室门的状态下消防人员出入乘员室的时段内展出车辆侧部而在关闭乘员室门的状态下自动展入车辆底部而藉以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踏脚板遭损坏、无需由消防人员直接与踏脚板接触而使踏脚板展入或展出车辆而藉以节约消防人员的宝贵的救灾时间和有助于体现合理的向外倾斜程度而藉以保障消防人员出入乘员室安全的消防车的乘员室外倾式踏脚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消防车的乘员室外倾式踏脚板结构,所述的消防车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和乘员室,该乘员室具有用于供消防人员出入乘员室的乘 员室门,所述的外倾式踏脚板结构包括梯斗、用于驱使梯斗展出或回复到所述乘员室的底部并且在梯斗展出时使梯斗保持于向外倾斜状态的梯斗致动作用缸、控制开关和用于对控制开关作用的开关触头,梯斗枢轴连接在所述乘员室朝向地坪的一侧的底壁上,梯斗致动作用缸固定在所述的底盘上,与消防车的控制装置控制连接,并且该梯斗致动作用缸的作用缸柱与梯斗连接,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乘员室上,并且与消防车的控制装置电气控制连接,开关触头设置在所述的乘员室门上,并且与控制开关相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梯斗包括第一、第二侧板、背板和一线梯级,第一侧板构成于背板的高度方向的一侧,第二侧板构成于背板的高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第一、第二侧板彼此并行,一组梯级彼此间隔并且以水平状态设置,各梯级的一端与第一侧板朝向第二侧板的一侧固定,而另一端与第二侧板朝向第一侧板的一侧固定,并且各梯级朝向背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背板固定,背板的上沿与所述乘员室朝向地坪的一侧的底壁枢轴连接,所述梯斗致动作用缸的作用缸柱与背板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乘员室朝向地坪的一侧固定有一对轴座,在各轴座上配设有一销轴,在所述背板的上沿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对轴座的位置固定有一对轴套,轴套与轴座相配合并且由所述销轴枢转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侧板以及梯级的宽度彼此相坐寸O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背板背对所述梯级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梯斗致动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位置固设有缸柱连接柱,作用缸柱与缸柱连接柱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缸柱连接柱构成有一销轴座,所述的梯斗致动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末端构成有一缸柱连接头,该缸柱连接头通过缸柱连接销与销轴座枢轴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梯斗致动作用缸朝向所述底盘的一端设有一作用缸座,该作用缸座与底盘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梯斗致动作用缸为气缸。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乘员室门上设置有透明视窗。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透明视窗为透明防爆玻璃或透明有机玻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梯斗与乘员室的底部朝向地坪的一侧枢轴连接,由固定在底盘上的梯斗致动作用缸与梯斗连接并且由梯斗致动作用缸使梯斗在展出时保持向外倾斜,因而可保障消防人员出入乘员室时的安全性;由于在开启或关闭乘员室门时通过开关触头作用于控制开关,进而由控制开关将信号反馈给消防车的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梯斗致动作用缸,使梯斗展出或回复,从而保障了乘员室门与梯斗之间的动作一致,在车辆行驶途中确保梯斗处于隐蔽状态而免遭损坏;由于梯斗的动作受控于安装在乘员室门上的开关触头,因此消防人员无需直接与梯斗接触而使梯斗展入或展出车辆,从而可以节约消防人员的宝贵的救灾时间。附图说明 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见图I,给出了消防车的底盘I和乘员室2,乘员室2安顿在底盘I上,即与底盘I固定,在乘员室2上配设有乘员室门21,具体是通过门铰链212将乘员室门21与乘员室2枢轴连接。在乘员室门21上还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防车的乘员室外倾式踏脚板结构,所述的消防车包括底盘(1)和设置在底盘(1)上和乘员室(2),该乘员室(2)具有用于供消防人员出入乘员室(2)的乘员室门(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倾式踏脚板结构包括梯斗(3)、用于驱使梯斗(3)展出或回复到所述乘员室(2)的底部并且在梯斗(3)展出时使梯斗(3)保持于向外倾斜状态的梯斗致动作用缸(4)、控制开关(5)和用于对控制开关作用的开关触头(6),梯斗(3)枢轴连接在所述乘员室(2)朝向地坪的一侧的底壁上,梯斗致动作用缸(4)固定在所述的底盘(1)上,与消防车的控制装置控制连接,并且该梯斗致动作用缸(4)的作用缸柱(41)与梯斗(3)连接,控制开关(5)设置在所述乘员室(2)上,并且与消防车的控制装置电气控制连接,开关触头(6)设置在所述的乘员室门(21)上,并且与控制开关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捷达消防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