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塑机吹塑成型方法及其吹塑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840769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塑机吹塑成型方法及其吹塑模具,其不同之处在于:其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挤出机挤出型坯后,把型坯送入由左半模具、右半模具构成的合模模腔内,在左半模具、右半模具处于合拢的阶段沿合模接缝周向布置镶块从而使合模模腔形成封闭吹塑空间,然后依次采用预吹、主吹的方法让型坯在合模模腔内成型并且固化为制品,嵌件支架上安装的嵌件焊接固定在制品内部;步骤2)然后制品内部气体向外排出,排气结束后左半模具、右半模具打开,所述镶块、嵌件支架的芯棒均随模具打开的同时退出合模接缝位置,接着左半模具、右半模具重新合拢开始第二次吹塑,把镶块退出后合模接缝处的型坯材料排除在制品的飞边上并封闭消除抽芯孔。该方法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生产出来的制品没有抽芯孔存在,也解决了抽芯孔封闭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塑机吹塑成型方法及其吹塑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的吹塑方法是在挤出机挤出型坯以后,把型坯放入模具内,在模具合拢的阶段采用预吹和主吹的方法让型坯在模具内成型并且固化下来,然后模具打开,取出制品,完成一个产品过程。为了在制品的内部安装嵌件,在模具的下部安装嵌件支架(抽芯)部件,支架上安装嵌件,在模具的合拢的阶段采用预吹和主吹的方法让型坯在模具内成型并且固化下来,并且把嵌件焊接(固定)在制品的内部。模具打开时,在模具的合模缝处的抽芯的部位会留下抽芯孔。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例如汽车油箱,型坯是由多层材料构成,并且在材料中还有很不容易焊接的阻隔材料,那么在制品内部安装嵌件以后,在合模缝处的抽芯部位 留下的抽芯孔的封闭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吹塑机吹塑成型方法及其配套吹塑模具,该方法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生产出来的制品没有抽芯孔存在,也解决了抽芯孔封闭的难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吹塑机吹塑成型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其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当挤出机挤出型坯后,把型坯送入由左半模具、右半模具构成的合模模腔内,在左半模具、右半模具处于合拢的阶段沿合模接缝周向布置镶块从而使合模模腔形成封闭吹塑空间,然后依次采用预吹、主吹的方法让型坯在合模模腔内成型并且固化为制品,嵌件支架上安装的嵌件焊接固定在制品内部; 步骤2)、然后制品内部气体向外排出,排气结束后左半模具、右半模具打开,所述镶块、嵌件支架的芯棒均随模具打开的同时退出合模接缝位置,接着左半模具、右半模具重新合拢开始第二次吹塑,把镶块退出后合模接缝处的型坯材料排除在制品的飞边上并封闭消除抽芯孔。一种吹塑模具,其包括左半模具、右半模具、用于在合模模腔内放置嵌件的嵌件支架,所述嵌件支架包括芯棒及连接在芯棒一端的嵌件,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左半模具、右半模具上均设置有沿合模接缝处周向布置并能使合模模腔形成封闭吹塑空间的镶块,所述镶块随所述芯棒抽芯时一起退出。按以上方案,还包括分别横向放置在左半模具、右半模具内的导杆,所述左半模具、右半模具上均设置有斜铁和油缸,斜铁在油缸驱动下沿与导杆相垂直的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斜铁的侧面与导杆的一端相互接触,所述导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镶块。按以上方案,所述左半模具、右半模具的周部分别设置有转臂及驱动转臂动作的油缸,所述转臂靠近合模接缝的一端连接所述镶块,所述转臂的另外一端铰接在左半模具或右半模具上。按以上方案,所述左半模具、右半模具的周部分别铰接有两两相对的四边形铰链,所述四边形铰链上靠近合模接缝的一侧连接所述镶块。按以上方案,所述左半模具、右半模具的周部沿开模方向横向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指向合模接缝的一端连接所述镶块。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特点如下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二次吹塑的方法在吹塑容器内安装嵌件的吹塑工艺。在左、右半模具周边设置可以退出的镶块,在模具的配合下,完成在吹塑容器内安装嵌件并能不在左、右半模具的合模接缝处的抽芯部位留下抽芯孔的吹塑工艺。该吹塑机吹塑成型冷却方法,采用二步吹塑工艺,冷却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生产出的制品上没有抽芯孔的存在,省却了填孔的步骤,节约了时间以及生产成本;同时还避免了多层材料复杂型坯填孔困难的情况。 附图说明图I为斜铁式吹塑模具结构示意 图2为斜铰链式吹塑模具结构示意 图3为四边形式吹塑模具结构示意 图4为油缸式吹塑模具结构示意 图5为吹塑模具对接面示 图6为斜铁式吹塑模具第一次合拢模具示意 图7为斜铰链式吹塑模具第一次合拢模具示意 图8为四边形式吹塑模具第一次合拢模具示意 图9为油缸式吹塑模具第一次合拢模具示意 图10为斜铁式吹塑模具第二次合拢模具示意 图11为斜铰链式吹塑模具第二次合拢模具示意 图12为四边形式吹塑模具第二次合拢模具示意 图13为油缸式吹塑模具第二次合拢模具示意 其中I一左半模具、2—右半模具、3—镶块、4一嵌件、5—嵌件支架(5-1—芯棒)、6—型还、7—合模模腔、8—制品轮廓、9 一油缸、10—斜铁、11 一导杆、12—转臂、13 —四边形绞链、14活塞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本专利技术一种吹塑机吹塑成型方法,其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当挤出机挤出型坯6后,把型坯6送入由左半模具、右半模具构成的合模模腔7内,在左半模具、右半模具处于合拢的阶段沿合模接缝周向布置镶块3从而使合模模腔7形成封闭吹塑空间,然后依次采用预吹、主吹的方法让型坯6在合模模腔7内成型并且固化为制品,嵌件支架5上安装的嵌件4焊接固定在制品内部;步骤2)、然后制品内部气体向外排出,排气结束后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打开,镶块3、嵌件支架5的芯棒5-1均随模具打开的同时退出合模接缝位置,接着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重新合拢开始第二次吹塑,把镶块3退出后合模接缝处的型坯材料排除在制品的飞边上并封闭消除抽芯孔。请参考图I-图13,一种吹塑模具,其包括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用于在合模模腔内放置嵌件4的嵌件支架5,所述嵌件支架5包括芯棒5-1及连接在芯棒5-1 —端的嵌件4,所述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上均设置有沿合模接缝处周向布置并能使合模模腔7形成封闭吹塑空间的镶块3,所述镶块3随所述芯棒5-1抽芯时一起退出。具体的,请参考图I、图5、图6和图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斜铁式吹塑模具,其包括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油缸9、斜铁10、导杆11、沿着模具对接面边缘设置的镶块3,所述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对接面设置有合模模腔7,所述合模模腔7的腔体面与制品轮廓8相配置,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上均设置有油缸9和斜铁10,斜铁10在油缸9驱动下沿与导 杆11相垂直的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斜铁10的侧面与横向放置在模具内导杆11的一端相互接触,所述导杆11的另一端连接着镶块3。具体的,请参考图2、图5、图7和图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斜铰链式吹塑模具,其包括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的周部分别设置有转臂12及驱动转臂12动作的油缸9,所述转臂12靠近合模接缝的一端连接镶块3,所述转臂12的另外一端铰接在左半模具I或右半模具2上。所述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对接面设置有合模模腔7,所述合模模腔7的腔体面与制品轮廓8相配置。具体的,请参考图3、图5、图8和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边形式吹塑模具,其包括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所述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的周部分别铰接有两两相对的四边形铰链13,所述四边形铰链13上靠近合模接缝的一侧连接镶块3,所述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对接面设置有合模模腔7,所述合模模腔7的腔体面与制品轮廓8相配置。具体的,请参考图4、图5、图9和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油缸式吹塑模具,其包括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所述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的周部沿开模方向横向设置有油缸9,所述油缸9的活塞杆14指向合模接缝的一端连接镶块3,所述左半模具I、右半模具2对接面设置有合模模腔7,所述合模模腔7的腔体面与制品轮廓8相配置。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塑机吹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其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挤出机挤出型坯后,把型坯送入由左半模具、右半模具构成的合模模腔内,在左半模具、右半模具处于合拢的阶段沿合模接缝周向布置镶块从而使合模模腔形成封闭吹塑空间,然后依次采用预吹、主吹的方法让型坯在合模模腔内成型并且固化为制品,将嵌件支架上安装的嵌件焊接固定在制品内部;步骤2)、然后制品内部气体向外排出,排气结束后左半模具、右半模具打开,所述镶块、嵌件支架的芯棒均随模具打开的同时退出合模接缝位置,接着左半模具、右半模具重新合拢开始第二次吹塑,把镶块退出后合模接缝处的型坯材料排除在制品的飞边上并封闭消除抽芯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永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亚普汽车塑料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