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器与压缩机的组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734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储液器与压缩机的组装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将外连接管与壳体焊接,再将气缸装入壳体内,内连接管套接于外连接管的内侧,将内连接管的第一端压入气缸的进气口,内连接管为铜管或镀铜钢管,内连接管的外圆与进气口过盈配合,然后将进气管的出气口伸入内连接管的第二端内,将外连接管的第二端与内连接管焊接,外连接管为铜管或第二端经过镀铜处理的钢管,将内连接管的第二端与进气管焊接,进气管为焊接部经过镀铜处理的钢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进气管采用镀铜管,降低了生产成本及生产设备改造的成本,焊接效果好,不易发生泄漏,减少焊材消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液器与压缩机的组装工艺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机的壳体内部设置有气缸,工作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从进气管进入气缸,气缸对其进行压缩后,从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一冷凝一膨胀一蒸发的制冷循环。由于在系统运转过程中,无法保证制冷剂在蒸发阶段能够完 全汽化,为了避免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会有液态的制冷剂进入气缸造成液击,需要在气缸与蒸发器之间设置储液器,气缸与储液器通过进气管连通,然而,由于连接装置的结构、材质及焊接工艺等问题,储液器与压缩机的组装工艺总是存在诸如工序复杂、成本过高、焊接不良导致气体泄漏等多方面的问题,给业界造成极大的困扰。为解决该问题,专利号为200410096520. 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吸入管连接结构”,如图I、图2所示,其包括压缩机的外壳I'、气缸2'、吸入管5'、适配器4'、进气管3',其中,气缸2'设置于外壳I'内,且气缸2'设置有吸入口 21',吸入口21'、吸入管5'、适配器4'均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储液器与压缩机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压缩机的壳体侧面形成一贯穿孔,将外连接管的第一端伸入贯穿孔内,并将外连接管与壳体焊接,将气缸装入壳体内,气缸的进气口与贯穿孔的方向一致,内连接管套接于外连接管的内侧,将内连接管的第一端压入气缸的进气口,内连接管为铜管或镀铜钢管,内连接管的外圆与进气口过盈配合,内连接管的外圆与外连接管的内圆间隙配合,然后将进气管的出气口伸入内连接管的第二端内,进气管的外圆与内连接管的内圆间隙配合,将外连接管的第二端与内连接管焊接,外连接管为铜管或第二端经过镀铜处理的钢管,将内连接管的第二端与进气管焊接,进气管为焊接部经过镀铜处理的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