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钻削领域,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适用于工业机器人的钻孔末 端执行器。
技术介绍
孔加工在航空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文献报道在一条机翼的装配线上每年约要 钻削加工4000万个孔。传统的人工钴孔,工作量大,过程枯燥,钴孔的效率低,孔 的精度和质量难以保证一致性,批量化生产人力和物力成本高。随着机器人的位置精 度,负载能力的提高以及位置和刚度补偿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可作为高效的移动 平台,再配合钻孔末端执行器,就可以构成柔性钴削系统,提高了生产率,并且体现 出了精益系统的理念。末端执行器是钴削机器人系统中直接与工件接触,执行钴孔任 务的关键部分。由于工件的形式不同,再加上钴头的不断磨损,这就需要末端执行器 能实时改变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使得钴头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专利技术 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的钴孔末端执行器,该末端执行器包括有 主轴单元、进给单元、支承单元。主轴单元包括精密主轴头,主轴电机及驱动,《R 弹簧夹头刀柄及刀具,同步带及带轮;进给单元包括直线滚珠导套及专用轴,丝杠螺 母副,进给电机及驱动,同步带及带轮;支承单元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孔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该钻孔末端执行器包括有支承单元(1)、主轴单元(2)和进给单元(3);进给单元(3)的后板(305)上连接有支承单元(1)的A光轴(121)、B光轴(122)、C光轴(123)、D光轴(124)的一端,主轴单元(2)安装在支承单元(1)的主轴头支座(102)上; 支承单元(1)包括有基座(101)、A轴座(111)、B轴座(112)、C轴座(113)、D轴座(114)、A光轴(121)、B光轴(122)、C光轴(123)、D光轴(124)、A气缸支座(103)、B气缸支座(104)、主轴头支座(102)、A连接板(107)、前板(108);A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树生,梁杰,宗光华,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