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117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刚性梁,水平刚性梁设于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下面,水平刚性梁的下部设有垂直桁架,垂直桁架的一端通过吊杆和双槽钢梁与第二水冷壁后墙连接,垂直桁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板和第三手枪板与第二后烟井前墙连接,垂直桁架上设有集箱支座,集箱支座上设有集箱,集箱与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支撑效果好、结构牢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属于锅炉支撑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在超临界锅炉中,为了支撑锅炉第一水平烟道底面墙7Y,一般是在锅炉第一水冷壁后墙6Y与第一后烟井前墙8Y之间沿第一水平烟道底面墙7Y布置折形垂直梁2Y。折形垂直梁Ti由三根工字钢拼接成反“Z”字形,其一端伸至第一水冷壁后墙6Y折烟角弯头位置处,通过链杆3Y悬吊于第一水冷壁后墙6Y上;其另一端焊接一块第一端板4Y,第一端板4Y紧贴第一后烟井前墙8Y,并在第一端板4Y上下设置多块焊接于第一后烟井前墙8Y上的第一手枪板5Y将第一端板4Y卡在第一后烟井前墙8Y上。折形垂直梁Ti与第一水平烟道底面墙7Y之间通过一系列的支座系统IY连接。采用这种结构以后,作用于第一水平烟道底面墙7Y上的载荷(如自重,炉膛压力、积灰重量等)就可以通过支座系统IY传递给折形垂直梁2Y,然后再通过折形垂直梁2Y分别传递到第一水冷壁后墙6Y和第一后烟井前墙8Y。这样,通过沿锅炉宽度方向设置多道图I所示的折形垂直梁2Y结构,整个第一水平烟道底面墙7Y便可以得到有效的支撑,保证了锅炉运行中水平烟道底面墙的安全。但是此种支撑结构只能适用于水平烟道底面墙上的墙管为横向排列的时候,如果水平烟道底面墙上的墙管为纵向排列,且该墙管具有一定的弯度的时候,图I中的支撑结构就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弯形墙管的水平烟道底面墙难以支撑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撑效果好、结构牢固、适用范围广的锅炉支撑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刚性梁,水平刚性梁设于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下面,水平刚性梁的下部设有垂直桁架,垂直桁架的一端通过吊杆和双槽钢梁与第二水冷壁后墙连接,垂直桁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板和第三手枪板与第二后烟井前墙连接,垂直桁架上设有集箱支座,集箱支座上设有集箱,集箱与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水平刚性梁的上翼缘通过手枪板卡接在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上。优选地,所述的垂直桁架包括上弦梁,上弦梁通过腹杆与下弦梁连接。优选地,所述的上弦梁通过第二手枪板与水平刚性梁连接。优选地,所述的下弦梁为折形梁,下弦梁的一端通过吊杆与双槽钢梁连接,双槽钢梁通过支座块设于两根悬吊管上,悬吊管设于第二水冷壁后墙上,下弦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板和第三手枪板与第二后烟井前墙连接。本技术将原有的折形垂直梁替换为垂直桁架,在后拱处设有集箱支座,水平烟道底面墙通过垂直桁架将载荷传递给水冷壁后墙和后烟井前墙,使得水平烟道底面墙更好的得到支撑,结构牢固,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锅炉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锅炉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Y为支座系统,2Y为折形垂直梁,3Y为链杆,4Y为第一端板,5Y为第一手枪板,6Y为第一水冷壁后墙,7Y为第一水平烟道底面墙,8Y为第一后烟井前墙;I为水平刚性梁,2为垂直桁架,2-1为上弦梁,2-2为下弦梁,2-3为腹杆,3为第二手枪板,4为第二端板,5为第三手枪板,6为吊杆,7为双槽钢梁,8为支座块,9为集箱支座,10为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11为第二水冷壁后墙,12为第二后烟井前墙,13为集箱,14为悬吊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I本技术为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如图2所示,为一种锅炉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首先沿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10布置多道水平刚性梁1,水平刚性梁I的上翼缘紧贴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10的下面,并通过第二手枪板3将水平刚性梁I的上翼缘卡在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10上;紧贴水平刚性梁I的下翼缘布置垂直桁架2,垂直桁架2由上弦梁2-1,下弦梁2-2及腹杆2-3组成。上弦梁2-1紧贴水平刚性梁I的下翼缘,并通过第二手枪板3与水平刚性梁I连接;下弦梁2-2为一折形梁,其一端伸至第二水冷壁后墙11位置处,通过吊杆6和双槽钢梁7悬吊在第二水冷壁后墙11上的悬吊管14上,其另一端伸到第二后烟井前墙12,通过第二端板4和第三手枪板5与第二后烟井前墙12连接。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10与集箱13连接,垂直桁架2的下弦梁2-2上设置有集箱支座9,用于支撑集箱13。如图3所示,为图2的A向视图,表示出垂直桁架2端部与第二水冷壁后墙11上的悬吊管14连接。垂直桁架2布置在两根悬吊管14之间,在两根悬吊管14上首先焊接支座块8,然后双槽钢梁7背对背夹着悬吊管布置并支撑在支座块8上(如图4所示,为图3的B-B剖视图)。吊杆6从双槽钢梁7两根槽钢之间穿过,然后通过垫板及螺母吊在双槽钢梁7上,通过这种结构,垂直桁架2端部载荷即可通过吊杆6传递给双槽钢梁7,再通过双槽钢梁7传给第二水冷壁后墙11上的悬吊管14 了。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刚性梁(I),水平刚性梁(I)设于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10)下面,水平刚性梁(I)的下部设有垂直桁架(2),垂直桁架(2)的一端通过吊杆(6)和双槽钢梁(7)与第二水冷壁后墙(11)连接,垂直桁架(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板(4)和第三手枪板(5)与第二后烟井前墙(12)连接,垂直桁架(2)上设有集箱支座(9),集箱支座(9)上设有集箱(13),集箱(13)与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10)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刚性梁(I)的上翼缘通过手枪板(3)卡接在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10)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桁架(2)包括上弦梁(2-1),上弦梁(2-1)通过腹杆(2-3)与下弦梁(2-2)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弦梁(2-1)通过第二手枪板(3)与水平刚性梁(I)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弦梁(2-2)为折形梁,下弦梁(2-2)的一端通过吊杆(6)与双槽钢梁(7)连接,双槽钢梁(7)通过支座块(8)设于两根悬吊管(14)上,悬吊管(14)设于第二水冷壁后墙(11)上,下弦梁(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板(4)和第三手枪板(5)与第二后烟井前墙(12)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刚性梁,水平刚性梁设于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下面,水平刚性梁的下部设有垂直桁架,垂直桁架的一端通过吊杆和双槽钢梁与第二水冷壁后墙连接,垂直桁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板和第三手枪板与第二后烟井前墙连接,垂直桁架上设有集箱支座,集箱支座上设有集箱,集箱与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连接。本技术具有支撑效果好、结构牢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文档编号F22B37/24GK202769632SQ201220344688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杨刚, 徐伟俊, 杨琛刚, 吴海赟 申请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刚性梁(1),水平刚性梁(1)设于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10)下面,水平刚性梁(1)的下部设有垂直桁架(2),垂直桁架(2)的一端通过吊杆(6)和双槽钢梁(7)与第二水冷壁后墙(11)连接,垂直桁架(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板(4)和第三手枪板(5)与第二后烟井前墙(12)连接,垂直桁架(2)上设有集箱支座(9),集箱支座(9)上设有集箱(13),集箱(13)与第二水平烟道底面墙(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徐伟俊杨琛刚吴海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