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恒力弹簧(3)、拉杆(4);恒力弹簧(3)竖直设置,上端连接第一支架(1),下端连接拉杆(4),拉杆(4)竖直设置,下端连接第二支架(2),第一支架嵌入竖直热风道壁上,或固定在竖直热风道壁的外侧,第二支架设置在热风分配箱上,嵌入热风分配箱壁内部或固定在热风分配箱壁外侧。将热风道下方的管道、热风分配箱和燃烧器的荷载,传递到热风道的支架上,简化了热风道的支撑方式,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并降低了工程造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吊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长呈现高于经济 增长速度的态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电力工程尤其是火力发电厂的建设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目前,大型电厂锅炉汽包及水冷壁均采用悬吊型式,即水冷壁本身及其所属炉墙,均通过水管系统吊挂装置悬吊在顶板上,向下自由膨胀。燃烧器固定在水冷壁上,在机组运行过程中,燃烧器及热风分配箱随水冷壁一起向下膨胀。而与风箱连接的热风道,一般采用刚性吊架或者支架将热风道重量传递到锅炉钢价或者其他支架上,因此,热风道不能随着燃烧器及热风分配箱向下移动,其膨胀量之差一般采用非金属补偿器或者多波补偿器承担。在电厂设计中,有时热风分配箱作为锅炉供货范围,其支吊架由锅炉厂负责,锅炉厂一般通过恒力吊架将燃烧器及分配箱吊装在锅炉钢梁或者钢柱上。但有时热风分配箱锅炉厂不负责供应,同时设定了燃烧器附加荷载值较小,在此情况下,热风箱的支吊比较困难。如果膨胀补偿器设置不合理,就会出现热风分配箱与燃烧器连接处出现拉裂情况,给电站安全运行埋下隐患。燃烧器布置区域空间有限,一次风道、热风道(二次风道)管道、风门、风门执行机构、支吊架等布置复杂,为热风分配箱及部分热风道设置独立的支吊架非常困难。同时锅炉出力为1060t/h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在运行时,燃烧器区域的膨胀量约为180mm左右,如果热风分配箱与热风道之间的布置不当,会引起管道补偿器的拉裂等问题,给机组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如果支吊架布置不合理,会对操作平台或者通道造成通行不通畅,给运行人员的通行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热风箱与燃烧器连接处变形拉裂及一定情况下没有生根的缺点,本技术设计了用来支吊热风分配箱的一种支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I)、第二支架、恒力弹簧、拉杆;所述恒力弹簧竖直设置,上端连接第一支架,下端连接拉杆,拉杆竖直设置,下端连接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嵌入竖直热风道壁上,或固定在竖直热风道壁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热风分配箱上,嵌入热风分配箱壁内部或固定在热风分配箱壁外侧。所述第一支架为由加强板和水平支撑板垂直连接而成的L型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为由加强板和水平支撑板垂直连接而成的L型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加劲肋,所述加劲肋为直角三角形板材,两直角边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架的加强板和水平支撑板上,所述加劲肋为两个,并列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加劲肋,所述加劲肋为直角三角形板材,两直角边分别连接在加强板和水平支撑板上,所述加劲肋为两个,并列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所述恒力弹簧的上端以螺栓连接在第一支架的水平支撑板下方。所述拉杆的上端以起链接承重作用的花兰螺丝连接在恒力弹簧下端。所述拉杆下端设置有耳子,耳子下端同样以螺栓连接在第二支架的水平支撑板上。通过使用本技术的一种支吊架装置,将竖直热风道、热风分配箱的荷载一同转移到了主热风道的支架上,在膨胀下沉过程中,减少膨胀下沉量,避免了热风分配箱和加热器连接处的拉裂情况。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的支吊架装置正面图;图2 :本技术的支吊架装置侧面图;I、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恒力弹簧,4、拉杆,5、加强板,6、水平支撑板7、加劲肋,8、加强板,9、水平支撑板,10、螺栓,11花兰螺丝,12、耳子。具体实施方式为解决竖直热风道、热风分配箱相对位移及生根问题,专利技术人将本装置设置在竖直热风道两端,分别连接在主热风道和热风分配箱上,竖直热风道与热风分配箱的连接处设置有非金属补偿器,补偿热风分配箱和热风道的膨胀量。本技术的一种支吊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I、第二支架2、恒力弹簧3、拉杆4 ;恒力弹簧3竖直设置,上端连接第一支架1,下端连接拉杆4,拉杆4竖直设置,下端连接第二支架2。第一支架I嵌入竖直热风道壁上,或固定在竖直热风道壁的外侧。第二支架2设置在热风分配箱上,嵌入热风分配箱壁内部或固定在热风分配箱壁外侧。第一支架I是由加强板5和水平支撑板6垂直连接而成的L型支架,设置有两个直角三角形板材的加劲肋7,每个加劲肋7的两直角边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架I的加强板5和水平支撑板6上,加劲肋7起加固第一支架的作用,同时保护内部零件,延长本技术的支吊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二支架2同样是由加强板8和水平支撑板9垂直连接而成的L型支架,设置有角三角形板材的加劲肋7,每个加劲肋7的两直角边分别连接在加强板8和水平支撑板9上,加劲肋7起加固第一支架的作用,同时保护内部零件,延长本技术的支吊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一支架I嵌入竖直热风道壁上,或固定在竖直热风道壁的外侧,优选加强板5固定在竖直热风道壁外侧。恒力弹簧3的上端以螺栓10连接在第一支架I的水平支撑板6下方。拉杆4的上端以起链接承重作用的花兰螺丝11连接在恒力弹簧3下端。拉杆4下端设置有耳子12,耳子12下端同样以螺栓9连接在第二支架2的水平支撑板9上。所述第二支架2设置在热风分配箱上,嵌入热风分配箱壁内部或固定在热风分配箱壁外侧,优选加强板8固定在热风分配箱上。工作时,热风分配箱膨胀下沉,恒力弹簧3和拉杆4受力增强,拉杆4下端拉紧第二支架2的水平支撑板9,将热风分配箱的荷载转移到第一支架I的水平支撑板6上,由于第一支架I的水平支撑板6与第一支架I的加强板5相连接,而加强板5连接在竖直风道上,因此,将热风分配箱的荷载通过本支吊架装置转移到了竖直热风道上,同时竖直热风道连接在主热风道下端,所以竖直热风道、热风分配箱等的荷载都被转移到了主热风道上,又 因电厂内设置有专门用来支撑主热风道的支架,所以,通过本技术的一种支吊架装置,将竖直热风道、热风分配箱的荷载一同转移到了主热风道的支架上并解决了竖直热风道、热风分配箱的生根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支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I)、第二支架(2)、恒力弹簧(3)、拉杆(4);所述恒力弹簧(3)竖直设置,上端连接第一支架(I),下端连接拉杆(4),拉杆(4)竖直设置,下端连接第二支架(2), 所述第一支架(I)嵌入竖直热风道壁上,或固定在竖直热风道壁的外侧, 所述第二支架(2)设置在热风分配箱上,嵌入热风分配箱壁内部或固定在热风分配箱壁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支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I)为由加强板(5)和水平支撑板(6)垂直连接而成的L型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支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为由加强板(8)和水平支撑板(9)垂直连接而成的L型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I)上设置有加劲肋(7),所述加劲肋(7)为直角三角形板材,两直角边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架(I)的加强板(5 )和水平支撑板(6 )上,所述加劲肋(7 )为两个,并列设置在第一支架(I)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上设置有加劲肋(7),所述加劲肋(7)为直角三角形板材,两直角边分别连接在加强板(8)和水平支撑板(9 )上,所述加劲肋(7 )为两个,并列设置在第二支架(2 )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力弹簧(3)的上端以螺栓(10)连接在第一支架(I)的水平支撑板(6)下方。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恒力弹簧(3)、拉杆(4);所述恒力弹簧(3)竖直设置,上端连接第一支架(1),下端连接拉杆(4),拉杆(4)竖直设置,下端连接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嵌入竖直热风道壁上,或固定在竖直热风道壁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架(2)设置在热风分配箱上,嵌入热风分配箱壁内部或固定在热风分配箱壁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荣,王宽,温大为,程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