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气管的垫块和炉管。垫块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尾气管的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炉管和尾气管之间设置的垫块,可将尾气管的一端抵靠在垫块的凹部处,从而将尾气管与炉管隔开,以实现将尾气管稳定地放置在炉管内。拆卸尾气管时,只需将尾气管轻轻拔出即可,不会破坏炉管的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炉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尾气管的垫块和炉管。
技术介绍
太阳能领域中的硼扩散工艺需要用到炉管和尾气管。炉管是扩散步骤用于电池片形成P-N结的场所。尾气管是放置在炉管里面的用于抽取反应产生的尾气的石英管。在生 产工作中,由于尾气管的使用寿命为3个月,而炉管的使用寿命为6个月,所以必须要更换尾气管才能保证炉管工作的正常进行。现有技术中的尾气管放置在炉管内时,应将尾气管的一端靠近炉管的端部并抵靠在炉管的内壁上,且应保证尾气管与炉管的内壁存在一微小的夹角,从而便于将尾气管从炉管内拆卸出来。这是因为,在扩散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硼硅玻璃,硼硅玻璃会使炉管和尾气管发生粘连。如果尾气管的一端与炉管的内壁贴合放置,会导致炉管与尾气管粘合紧密,很难将尾气管拆卸下来。如果强行拔出尾气管还会发生炉管断裂的情况,因而缩短了炉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尾气管的垫块和炉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炉管与尾气管粘连而导致在拆卸尾气管时易发生炉管破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尾气管的垫块,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尾气管的凹部。进一步地,垫块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凹部设置在第一端。进一步地,凹部是圆弧形凹槽。进一步地,第一端的端面的面积小于第二端的端面的面积。进一步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侧壁,第一侧壁是斜面。进一步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还具有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凹部沿着从第一侧壁到第二侧壁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二侧壁、和/或第三侧壁、和/或第四侧壁是斜面。进一步地,凹部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分别形成有平台。进一步地,第二端的端面是平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炉管,包括尾气管,炉管还包括上述的垫块,垫块放置在炉管内,且尾气管的一端放置在垫块的凹部上。本技术通过在炉管和尾气管之间设置的垫块,可将尾气管的一端抵靠在垫块的凹部处,从而将尾气管与炉管隔开,以实现将尾气管稳定地放置在炉管内。拆卸尾气管时,只需将尾气管轻轻拔出即可,不会破坏炉管的结构。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垫块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I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作为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尾气管的垫块。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垫块包括本体10,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尾气管的凹部11。使用时,垫块放置在炉管的内部,尾气管从外部由炉管的端部插入炉管的内部,其一端放置在垫块的凹部11处,尾气管的端部直接搭在炉管的端部,从而使尾气管呈一定的角度倾斜地设置。此时,尾气管的上述一端由于受到垫块的支撑而与炉管不接触,因此,减轻了在反应产生的硼硅玻璃的作用下,将尾气管与炉管的内壁粘连的问题。同时,尾气管与炉管的端部的接触面积也很小,因此,其粘连的情况也得到了很大缓解,很容易就可以将尾气管拆卸下来,而不会损坏炉管的结构,因而延长了炉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的垫块包括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凹部11设置在第一端12。凹部11是圆弧形凹槽。因为尾气管的外壁是圆弧形的,所以将凹部11设计成与尾气管的外壁的形状相适应的圆弧形凹槽,以使尾气管可以与凹部11配合得更加稳固,从而防止尾气管在凹部11内来回滚动。优选地,第一端12的端面的面积小于第二端13的端面的面积。进一步地,第一端12的凹部11沿尾气管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小于垂直于尾气管的延伸方向的长度。这样设置凹部11,使得尾气管的上述一端放置在第一端12上的凹部11处后减小了尾气管与凹部11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尾气管与垫块发生粘连的问题。另外,还保证尾气管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垫块上。优选地,第二端13的端面是平面。由于第二端13的端面是平面,所以垫块可以稳定的放置在炉管内而不会由于放置尾气管而使得垫块在炉管内来回移动。优选地,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之间具有第一侧壁14,第一侧壁14是斜面(请参考图2)。这样设置垫块使得在放置尾气管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由于尾气管放置问题而导致垫块向尾气管一侧侧翻的情况发生,使垫块放置得更加稳固。如果第一侧壁14是竖直的平面,当尾气管放置在垫块上时,可能由于尾气管本身的重力作用压迫垫块,使得垫块发生向尾气管一侧侧翻的现象,从而不会造成尾气管从垫块上滑落的问题。优选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之间还具有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5,凹部11沿着从第一侧壁14到第二侧壁15的方向延伸。此延伸方向也就是放置在垫块上的尾气管的长度方向。优选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之间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6和第四侧壁17,第二侧壁15、和/或第三侧壁16、和/或第四侧壁17是斜面。由于本体10的一个或多个侧壁均为斜面,因而进一步地减小了第一端12的端面的面积。本技术中的凹部11与第三侧壁16和第四侧壁17之间分别形成有平台18(请参考图2)。由于在凹部11的圆弧形凹槽的两端设置有平台18,从而使得尾气管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凹部11的圆弧形凹槽内,而不会因为左右晃动而轻易的从垫块上掉落。作为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炉管,包括尾气管,炉管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垫块,垫块放置在炉管内,且尾气管的一端放置在垫块的凹部11上。优选地,垫块是碳化硅制成的。由于碳化硅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质量轻的特点,所以垫块不易于炉管和尾气管发生粘连,从而便于拆卸尾气管。使用炉管和尾气管的过程中,由于尾气管可以拆卸替换,因而在炉管的寿命期内,可以通过更换尾气管的方法延长炉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炉管的内径是310mm、尾气管的外径为17mm,在此实施例中垫块可采用如下的尺寸信息垫块的高度为10mm、第二端13的端面的尺寸为20mm*20mm、第一端12的端面的长度为16mm、凹部11的弧长可以是6. 67mm(即为尾气管的外径的1/4)、 弧的高度是2. 5mm、两个平台18的长度各为2mm。本实施例中的尺寸设计合理,可保证炉管、尾气管、垫块正常工作,且符合实际工作中进桨的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尾气管的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尾气管的凹部(1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包括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所述凹部(11)设置在所述第一端(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11)是圆弧形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12)的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端(13)的端面的面积。5.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气管的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尾气管的凹部(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帅,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