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循环冷却装置以及水循环装置,所述水箱分为回水区和吸水区两部分,所述吸水区上对应设有进水管,所述回水区上对应设有与圆盘辊装置出水管道连接的回水管,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将水箱中对应的回水区和吸水区连通,所述水循环装置连接吸水区并同时接通圆盘辊装置进水主管。解决了圆盘辊装置冷却水量的不足,分配不均的现象,通过在冷却过程中采用无压回水,解决了闭式循环水系统对回水压力及泵扬程的依赖性,通过在泵入口管路上增加Y型过滤器,解决了进入圆盘辊装置内水中杂质多的现象,通过在水箱上新增加循环冷却系统,解决了进入圆盘辊装置后回水换热不良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来讲是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在热轧不锈带钢连续退火酸洗机组生产中,退火炉炉辊的冷却将直接影响退火酸洗线的稳定生产,以及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对带钢表面的划伤、凹痕等质量缺陷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同类型的退火炉圆盘辊装置存在的弊端如下(1)圆盘辊供水系统水量不足根据国内外同类型的退火炉的经验,其炉辊冷却水一支进水量最大需要10m3/h,而现有原冷却水系统满负荷才65 m3/h,平均水流量严重不足。(2)供水系统冷却效果差冷却系统回水温度高,循环水需要冷却后再供给辊子,但现有设计冷却器换热方式效果不足,导致辊子进水温度偏高,起不到冷却辊子的效果。(3)供水系统无过滤器,回水带来的杂物未清理干净,进入辊子造成通道堵塞,供水进一步不足。(4)供水系统无有效监控,导致运行时不能及时发现水量和水压不足的现象,不能及时对其进行调整。(5)支撑辊结构有问题,导致其内部进水管歪斜进水通道堵塞。(6)支撑辊进水水管管径不足,流量偏小。圆盘辊处主进水管路旋转接头存在进回水窜水,冷却水未完全进入辊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结构简单、供水系统冷却效果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循环冷却装置以及水循环装置,所述水箱分为回水区和吸水区两部分,所述吸水区上对应设有进水管,所述回水区上对应设有与圆盘辊装置出水管道连接的回水管,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将水箱中对应的回水区和吸水区连通,所述水循环装置连接吸水区并同时接通圆盘辊装置进水主管。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有循环冷却泵、板式换热器,循环冷却泵、板式换热器均设置在输水管道上。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水主管连接有进水支管。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装置为两套,所述水循环装置为两套。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口增加Y型过滤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水系通过改进与现有工业化圆盘辊装置上炉辊冷却水系统的比较,具有如下明显优越性(I)解决了圆盘辊装置冷却水量的不足,分配不均的现象。(2)本技术在冷却过程中采用无压回水,解决了闭式循环水系统对回水压力及泵扬程的依赖性。(3)本技术在泵入口管路上增加Y型过滤器,解决了进入圆盘辊装置内水中杂质多的现象。(4)本技术在水箱上新增加循环冷却系统,解决了进入圆盘辊装置后回水换热不良的问题。(5)本技术在水系统上增加在线监控系统,解决了在点检过程中存在的对炉辊水量、压力、温度监控不到位的现象。(5)本技术通过对圆盘辊主进水旋转接头进水管头部结构的改进,解决了圆盘辊主进水旋转接头进水管处存在的旋转接头窜水现象。附图说 明图I是本技术的圆盘辊装置冷却回路图。图2是改造后炉辊冷却水系统原理图。图3是圆盘辊活动式法兰结构改造图。图4是圆盘辊主进水旋转接头进水管头部结构改造图。图中:101、水箱,101a、回水区,101b、吸水区,102、进水管,103、回水管,104、循环冷却装置,104a、循环冷却泵,104b、板式换热器,105、进水主管,106、进水支管,107、Y型过滤器,108、出水管道,109、水循环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水系统在圆盘辊装置上炉辊的冷却不良、旋转接头漏水等现象对退火酸洗机组稳定生产的影响,以及冷却水系统在高温状态下圆盘辊装置冷却不良而导致的对冷却水设备要求高,维护成本高以及维护困难的缺陷,提出一种具有工业可操作性的冷却水系统,并有效的对退火炉炉辊进行冷却,从而减少旋转接头和圆盘大辊各处法兰漏水、炉辊弯曲变形的目的,减少带钢表面产生的划伤、炉内辊压入等质量缺陷,提高炉辊的使用寿命,提高酸洗白皮卷的产品质量。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还具有结构简单、供水系统冷却效果好的优点。其中本系统包括设有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101、循环冷却装置104以及水循环装置109。所述水箱101分为回水区IOla和吸水区IOlb两部分,所述吸水区IOlb上对应设有进水管102,所述回水区IOla上对应设有与圆盘辊装置出水管道108连接的回水管103,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将水箱101中对应的回水区IOla和吸水区IOlb连通,所述水循环装置连接吸水区IOlb并同时接通圆盘辊装置进水主管105。本技术中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有循环冷却泵104a、板式换热器104b,循环冷却泵104a、板式换热器104b均设置在输水管道104c上。进水主管105连接有进水支管106。在本技术中所述循环冷却装置104为两套,所述水循环装置109为两套。在进水管102 口增加Y型过滤器10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圆盘辊装置包括圆盘大辊、支撑辊以及旋转接头和管件,炉辊的冷却腔(如图I所示)与所述冷却系统相连;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水箱101、进水管102、回水管103。进水管102和回水管103的一端与水箱101连接,进水管102和回水管103的另一端分别与炉辊上安装的旋转接头连接,循环冷却装置与水箱连接。所述水循环装置上设有冷却控制系统,该冷却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温度送变器、压力送变器、流量计。进水管102和出水支管上均设有温度送变器、压力送变器,回水支管还设有流量计,控制器与泵、温度送变器、压力送变器以及流量计均为电连接。将进水主管105选为DN200的管子,将进棍子的进水支管106选为DN40的管子。循环冷却装置,将水箱分为两半,分别为回水区和吸水区。保证水箱内吸水区水的温度始终在30-35°C。在供水系统泵吸水口增加Y型过滤器107,保证进入圆盘辊装置的水中没有杂质。将圆盘辊装置上所有活动式法兰焊接为整体,如图3所示。因圆盘辊装置上所有管路连接均为活动式法兰,法兰片处管壁厚为5_,在高温下受热产生热胀冷缩影响易破裂而漏水。增加仪表进行在线监控。在圆盘辊回水管上增设涡街流量计、温度表,用于在线监控经过圆盘辊装置后的冷却水流量和回水温度。在圆盘辊进水管上增加压力表,用于在线监控圆盘辊的进水压力。改造支撑辊内进水管支撑,保证进水通道畅通。圆盘辊主进水·旋转接头进水管上的铜套密封,将原有的铜套改为有密封槽的铜套结构(如图4所示),并装耐高温的O型密封圈,保证进入圆盘辊的水量恒定。本技术技术可以有效的对退火炉炉辊进行冷却,从而减少旋转接头和圆盘大辊各处法兰漏水、炉辊弯曲变形的目的,减少带钢表面产生的划伤、炉内辊压入等质量缺陷,提高炉辊的使用寿命,提高酸洗白皮卷的产品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101 )、循环冷却装置(104)以及水循环装置(109),所述水箱(101)分为回水区(IOla)和吸水区(IOlb)两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101)、循环冷却装置(104)以及水循环装置(109),所述水箱(101)分为回水区(101a)和吸水区(101b)两部分,所述吸水区(101b)上对应设有进水管(102),所述回水区(101a)上对应设有与圆盘辊装置出水管道(108)连接的回水管(103),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将水箱(101)中对应的回水区(101a)和吸水区(101b)连通,所述水循环装置连接吸水区(101b)并同时接通圆盘辊装置进水主管(1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六一,陈敬松,李元才,金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西南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